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慕少微怎么知道。
她只知道蛇段加上灵芝片掺点水,再佐以姜片红枣枸杞等物,放入盅中小火慢炖一个时辰,就成了蛇肉灵芝汤。
其有滋补活血、延年益寿、可祛风湿等功效,实乃武者食补的首选,大善。
只是蛇肉常有,灵芝难寻,寻到了也得孝敬庙堂之上的人上人。因此,饶是一般的达官贵人想喝这道汤也得掂掂自己的福分和运气。没有,就莫强求。
但她喝过,还不止一次,只因她曾是哪里都去得的宗师。
千年灵芝轮不到她,百年灵芝总能得手。届时揣一株往苗疆一走,往蛇窟一闯,要什么大蛇没有,越毒越狠的往往炖起来越香。
唉,这么一想更饿了。
左右是“药膳搭子”,应该是能吃的吧?
就算蛇不能吃,人总能吃,尤其像她这种非人非蛇、亦人亦蛇、蛇中有人、人中有蛇的妖物,吃点不能吃的也不至于死。
既然死不了,那就往死里吃,总之值得一试。
于是她毫无顾忌地拆灵芝肉下肚,一口接一口,很快让肚子鼓了起来,凸出不规则的形状。
无法,她的蛇牙虽多,但普遍弯曲内勾,少有穿插交错的兽齿。平日吃肉只能靠撕,撕了也难嚼,仍得囫囵吞下。
所以,她每次用饭所花的时间都比较长,这并不利于她的生存。
但“细嚼慢咽”也有好处,吞一口就缓一会,看蛇身有无不适。有,说明吃不得;没有,那就可劲儿造。
一如当下,灵芝入口的灵气一化,她就晓得能吃。
也是通过吃她明确了一件事,那就是野物成精必须先修体魄,体魄不成难蓄灵气。
这株灵芝所含的灵气虽少,但落肚后怎么游走的路线却被她感知得一清二楚。
先灌顶头颅,后填补脏腑,再滋养骨血,最后润泽鳞片。末了,只剩失了灵气的残块经过一顿消化,进入肠中。
只是,寻常的蛇应是吃不了灵芝的……她后知后觉地发现。
待灵芝的灵气一散,蛇身的消食就变得有些艰难。
大概灵芝长在腐木上,也算是块木头吧,木属克土性,她的脾胃委实不能碾碎它,只能泡着它,吸食它,再任由它穿过肠道,把残渣排出体外,拿它没办法。
这般食用颇为费劲,可她没得选,凡间的地宝又不多,吃一株是少一株。
她愣是在榆树上挂了三天,也硬是啃了灵芝三天。每一顿的第一口都无比鲜美,但吃完后的历程又让蛇心累。
所幸她把它吃干抹净,一丝灵气也没浪费,不枉她吹了三夜冷风,还为了不被吹下去把蛇身打了个结。
是时候回去了。
蛇果然是吃肉的东西,只是吃了几天素菜就有点想念老鼠的味道了。
可问题来了,她该怎么上去,或者说该怎么下去?
榆树长在悬崖半中的位置,离崖顶有十来丈,离崖底也是十来丈。按理说下去总比上来难些,可崖底怪石嶙峋,又有奔腾的水流,她一条小蛇下去真有命游出暗流吗?
上不得下不得,那只能……
慕少微爬到树的顶端,朝晴空晃起蛇尾,发出嘶嘶的声响,一点也不遮掩身形。
半晌,一只鹰从此处飞过,眼尖地发现了她,大喜,遂一爪子将她带走。即使鹰爪抓得她生疼,可当她看到崖顶的平地和远处的野林时,她明白自己脱困了。
啊,多谢鹰兄仗义相助!
她干脆利落地捅了鹰一剑,之后在鹰的爆鸣声中安详地乘风坠落,砸进树冠里。
*
回村时已是深夜,闲来无事,她又干起了猫的活。
捕鼠、捉蜈蚣、打麻雀、赶椋鸟。
随着她捕食的技法愈发娴熟,村中的“四害”也是愈发少了。虽然村人很奇怪为什么今年的老鼠不往粮仓钻,总往灶里跑,天天玩火自焚,但没有硕鼠终归是好事,没准是被土地公收拾了呢?
“没老鼠真好,米缸里的粮一斗没少。”
“是啊,我前些天新打的凳子四只脚都在,没一只被老鼠啃过。”
“不止老鼠,蜈蚣也少了很多,我家养的鸡都饿瘦了。还有麻雀,最近都不来箩里偷食了。”
“莫不是来了山猫?”
慕少微听着村人的议论,懒懒地翻个身,继续躺在屋顶上晒太阳。
如今夏至已过,小暑将至,马上又是一年中秋月,只是不知这次还能不能撞上帝流浆。
大抵是不能的,她想。帝流浆的凝结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助推,一甲子能遇上一次就不错了,要是年年有,不出三十年凡间就是第二个修界。
这漫山遍野的鸟兽虫鱼怕是都要开智成精,每年呱呱坠地的婴孩怕是都有灵根,天下苍生卯足了劲吸灵气,谁都能踏上大道,天道会应允么?
不会的。
今年的中秋月该是如往常的满月一般,有月华浮动但不多,为修炼者所得。如此,世间阴阳才不会失序。
但少了帝流浆,她的修炼又要慢一分。日常没有灵物食补,她的进度又得落下一大截。
比起她前世三年筑基、十二年金丹、八十一年元婴、三百年化神的丰功伟绩,她今生的修炼速度称得上龟爬,不知何时才能翻身。
也罢,这太阳晒不下去了。蛇的本性是懒,能躺着就绝不盘着,可她好歹是个剑修,能练着就绝不歇着。
剑招已经练完,剑法该端上桌了。
待她合计一番——蛇身没有灵力,确实无法使出修真剑法的威力,譬如一剑荡四海。但剑法博大精深,其具备的不仅仅只是威力,还有心神专一、形神俱妙、和光同尘……哪怕只练出一个“形”,也足够她在凡间横着走。
可挑“形”也不能随意,务必契合自身才能“身形相通”。
修士持剑,根据灵根的不同挑选功法;凡人持剑,根据身形的差异选择秘籍。
比如长相白净,身材颀长者似金石美玉,是“金型人”,用君子剑。长相敦厚,身形重实者似城墙厚土,是“土型人”,适合重剑。长相精灵,手脚颇长者似树木伸展,是“木型人”,可用短剑。
长相柔和,身形灵秀者似流水灵动,是“水型人”,宜用软剑、轻剑。而长相粗狂,须发怒张者似烈火烹油,是“火型人”,比起剑,他们更适合用刀,大砍刀……
她不清楚蛇身的灵根属性,自然用不上修士的方法。可她清楚蛇身如水,柔软易折;延展似木,蜿蜒盘缠;又栖于洞穴之下,承接大地之土。
单以“形”论,水、木、土三类剑法她都可以挑选,但要论修炼哪一种剑法对蛇身的伤害最小,那只能选水型。
上善若水,只有水最顺其自然,也最无孔不入,一旦开始修炼,就能锻炼到每一寸筋骨。
而且,水从不会主动伤人,蛇又是最“随波逐流”的野物,水更不会伤它。剑法毕竟是人练的功夫,蛇练了有何沉疴谁也不知,还是挑不致命的功法来吧。
想了想,她从记忆中翻出一本《追雨逐浪剑》,慢慢修了起来。
这本剑法她在炼气期修过,分为“追雨”和“逐浪”两个部分,一共三十六篇,只供剑修习至金丹,再往上便不适用了。
她曾对它了然于胸,如今再练也不过是又过一遍。只是蛇身不比人身的灵活和强度,她持剑时可将每一滴雨贯穿于剑气之上,使其不落地一滴,可蛇尾的反应比蛇头的出击慢,它甚至接不住房檐滴下的露水。
……练着吧,她太弱了。
又十来天,下学的孩子从镇上回来了。许是忘性大,许是听进去了话,他与玩伴重修旧好,还颇为耐心地教上字了。
她日间跟着他们学,夜间便爬进“大户”的屋子,蹭着月光翻书。再过个一两日,搭着牛车的便利去一趟野林觅食,她的日子过得愈发规律,也愈发安泰了。
很快,一年中秋至,而棺材里的引气诀还差八个字。
就着村中灯火和月饼香甜,慕少微爬上守夜塔的顶部,支起上半身冲着圆月吞蛇信,一点点将月华纳入。
远远的,她似乎又听见了山君的虎啸。
然村中并无异常,凡人还是有说有笑。她明了,估计只有她一个听到。
*
抚寿村外,红莲镇内。
“你是说,凤鸣山有虎?”黑皮大汉摸着断指,眼中精光一闪。
“千真万确,你只要去青鸾湖上泛舟,沿着那条水道往西北方的深山老林去,多半能听见虎啸。”知情人小声说。
“你可别骗我,真是‘一啸满林动’的动静?”
“句句属实!那可是我亲眼所见,满山林的野兽飞鸟全跑了,一只都没留下,这头山君绝对是霸王中的霸王!”
“好,好!是好东西啊!”大汉搓了搓手,“等我召集了人手,赶在十月前进山。要是能得手,这就是一块上好的‘虎魄’,若是呈上去,想必荣华富贵也不远了。”
“那你可得多带些人手,凤鸣山的猛兽都有些年头了。”
……
午后的天变了,暗沉沉的黑,是要下暴雨的征兆。等这雨一落,天多半就转凉了,而她又得为过冬做准备。
棺木漏风漏水,还有被孩童扒拉的风险,不能呆。她恐怕还得回到野林去,找个温暖的鼠穴冬眠。
“轰隆!”
闷雷乍响,大雨瓢泼而下。村人纷纷掩起了门窗,躲入屋内避雨,唯有她迎着电闪雷鸣,睁着一双眼捕捉雨水的坠落轨迹,提着蛇尾一剑剑朝雨中刺去。
尾尖穿过了一滴水,些微剑气散开,削平了另外的雨。它们砸落剑气的表面,来不及坠地便被荡成水渍,待蛇尾二度拂过,水渍又被剑气蒸干,什么也不剩了。
“追雨”篇的精髓在于雨不落地,剑气织成屏障,十分考验出剑者的眼力、速度和反应,也考验出剑者在风雨中与天道相合的同调性。
剑法确实高明,施展后长剑如伞旋转,银光闪烁,颇具美感,还寓意深刻。
可在慕少微眼里却不是一回事,她觉得这本剑法之所以会问世,主要是创造它的剑修忘了带伞又找不到落脚处,而淋的雨能腐蚀真气,所以为了不淋雨只能这么挡雨。
嗯,都是千年的剑修谁不懂谁啊,她说他忘记带伞那就是真忘了。
“劈里啪啦……”
一分神,暴雨兜头砸在了她脸上,仿佛那一位前辈正阴魂不散地对“传承者”进行掌掴,让她猜到了也别说出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