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茶馆》落幕之后,即将复排演出的就是《丹心谱》,不过里面没有蓝田野的角色。
高强度的演出暂时结束,他的生活节奏陡然慢下来。
今天上午,蓝田野代表剧院跑出去参加了一个书画活动,直到下午三点才从外面骑着自行车回来。
按说今天他就不用回剧院上班了,也许是行为惯性过于强大,自行车骑到王府井,他还是不由自主地拐进了首都剧场的大院。
来都来了,干脆上去一趟吧,反正回家也没什么事儿,在这里还能跟于适之聊聊书法……
就这么想着,他把自行车推进车棚里锁好,转头朝后台入口走去。
走到门前,忽然发现布告栏上新贴了一张纸。
抬头一看,最上面赫然是“表扬信”三个字。
蓝田野本来并不在意,哪知随意扫了一眼,忽然发现了钟山的名字。
他顿住脚步,凑过去仔细看起来。
【表扬信】
【同志们,在我院全面落实双百方针,建设剧院文化的热潮中,涌现了一批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优秀同志,其中,钟山同志的行动尤其值得表扬!
他坚持要求全额放弃理应享有的经济补贴,认为应当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剧院更需要的地方。
钟山同志放弃的是一笔补贴,赢得的却是全院同志的敬佩,在此我特别对他提出表扬,号召大家学习他专业的工作态度、不计回报的优秀品格,学习他的“主人翁意识”!
下一步,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把这种宝贵的精神转化为舞台上的精益求精!一起为文艺事业的新局面努力奋斗!
最后,再次感谢钟山同志发扬风格!】
落款是两个字:俞民。
蓝田野的头上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哪来的经济补贴?俞民表扬钟山?玩呢?
他揉了揉眼,不太敢相信地再读了一遍,确实是表扬信,而且上面盖的章可不是假的。
怎么自己一天没在剧团,好像世界都颠倒了?
他心事重重的走到三楼,跑去剧本组,把钟山叫了出来,准备去自己办公室问个明白。
剧本组办公室里,看着钟山和蓝田野的身影消失,梁秉鲲终于绷不住笑出声来。
“哈哈哈,老海,你看到刚才蓝导那个表情没有,笑死我了!”
蓝因海笑吟吟地点点头,感叹道,“要说钟山这小伙子,真是有点东西,就这个翻转,谁摊上不得迷糊?”
仨人一个办公室,钟山的计划俩人自然看在眼里。
一开始,蓝因海和梁秉鲲都觉得钟山去找俞民肯定要碰壁一鼻子灰,说不定还会打起来,很是劝慰了一番,直到当时钟山去敲门,他俩都是提心吊胆。
谁知没过多久,钟山一脸平静地跑回来,告诉他们,事情办好了。
梁秉鲲还不信,直接跑到楼下去看布告栏,没想到正好遇到俞民,反而被逮住训斥了一番。
饶是如此,亲眼看到那封“表扬信”被俞民贴在上面,他心里的震撼是无以复加的。
虽说钟山一方面占住了理,一方面还巧妙地抓到了规则的漏洞,但是一个临时工,愣是让副院长把说出去的话咽了回去,这说出去谁能相信啊?
一下午的时间,看到表扬信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还专门过来剧本组办公室打招呼,就为了看看人长什么模样。这一幕幕画面,梁秉鲲心里对钟山的赞叹就没断过。
不过他还是有点心疼。
“那可是150块钱的补贴啊,说不要就不要了!”
梁秉鲲有些肉疼,“你说拿着这150块钱,得能买多少五花肉,多少解放鞋?说不要就不要啊!”
“你懂什么!”
蓝因海从一堆文件中透过脸,教诲道,“过去讲:唯名与器,不假于人,懂不懂?”
“不懂。”
“意思就是,钟山通过这封表扬信拿到的东西,可远远比150块钱金贵得多!”
蓝因海喝了口茶,又说道。
“当年嘉靖皇帝登基,搞大礼议,为了自己到底是谁的儿子这件事儿闹十几年,就想让这群文官承认他爹的先皇名号,真是为了一个名誉吗,他争的可是话语权!”
“老俞这人呢,为人刚猛,脾气不好,但是说到根儿上,他这人坚持原则,办事公平,大家也是服气的。
“要是钟山单纯找事儿,他根本不会理他,可钟山偏偏拿规矩说事儿,老俞是有力使不上啊!
“这一封表扬信看起来不算大事儿,但钟山拿到的可是领导们的态度,从今往后,甭管他拉大幕也好,做编剧也好,无论他有没有正式工的身份、是不是关系户,咱们剧院里谁还敢小看他?”
蓝因海的话确实没错,接下来的两天,这封表扬信和其背后的故事迅速传遍了全院,无论见没见过,钟山这个名字都被所有人记在了心里。
这期间,担心得罪人的蓝田野还专门拽着钟山去找了俞民了一次,俞民却也没说什么,只是摆摆手说不必再谈,反而督促钟山抓紧时间把《法源寺》的稿子改出来,一反之前不屑一顾的态度。
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蓝田野这才放下心来,同时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便宜外甥是个有脑子的,看待他的目光也从原来的关怀变得愈发平等起来。
对于钟山来说,外界眼光的改变确实让他的工作环境好了不少,但是落实到《法源寺》改稿子上,还是得自己努力。
在跟蓝田野、金黎、蓝因海等多位导演、编剧讨论之后,考虑到时代环境和接受程度,钟山对原有的话剧做了很多改动。
首先是幕间的衔接问题。
原版的《法源寺》几乎是凭借人物对话无缝衔接所有场景。
虽然场景转换之间也有“普净”的串词,但语言信息之多,仅仅通过声音穿插,其速度、节奏之快,往往需要人集中精力才能辨别。
考虑到目前观众的欣赏水平,钟山还是在幕间加了几段小沙弥异禀与各种人物的单独对话,以此介绍接下来出现的场景,同时间离效果也更明显。
其次就是剧本后半部的节奏问题。
原版的《法源寺》在后段有好几段人物抒情的段落,用来表达历史时空中,人物情感的多面和复杂。
但是落实到戊戌六君子和谭嗣同上,那些阐述个人感情生活的内容其实有些拖沓了,所以干脆一并删去。
如此一来一幕幕的故事情节比原来要紧凑得多,谭嗣同从参与变法到从容就义的心路历程也展示得更加充分。
尤其是最后为什么要选择去死这个话题上,有了更充分的讨论空间,人物的使命感大大加强,最后的台词演出就更加震撼人心。
如此一番修改,约摸用了两三天就完成了。
剧本递上去的时候是星期五,这次曹宇和刁光谭格外满意,副院长夏春签字的时候,只是叹了口气,也没再提意见,还顺手给钟山开了批条,让他去计财科领稿费。
从办公室出来,钟山捏着批条,心中默默盘算起来。
接下来的工作,就到了安排导演、选演员排练上,自己作为编剧依旧要实时跟进,不过工作就轻松多了。
这段时间正好可以用来写点别的东西。
一边想着,他推开了计财处的门。
财务大姐姓戴,接过签完字的批条,先是惊讶一声,“哦!你就是钟山啊!”
“没错!”钟山笑意晏然地点点头。
戴大姐打量他几眼,点点头,“一表人才!”
说罢,她麻利的开始算账,写稿费单。
不多时,一张五百块钱的稿费单已经递到了钟山手里。
“有存折没有?”
“没有。”
戴大姐闻言拉开抽屉,顺便开出一张单位介绍信。
这年头没有身份证,往来办事都需要单位或者街道开介绍信来证明身份。
“介绍信拿着!开户得用。赶紧去银行存起来吧!这可不是笔小钱!”
戴大姐叮嘱道,“年轻人可别乱花钱,少买什么乱七八糟的,要攒点老婆本,懂吧!”
对面年轻些的会计笑道,“戴姐,人家可是剧作家,知识分子!再说了,你看这腿多结实!还愁讨不到老婆啊!”
谈话剧这些人可能不懂,但论到男性身体健康,计财处的几个女人顿时都打开了话匣子。
眼看话题要朝向着老娘们儿生冷不忌的下三路领域滑落,在她们面前,钟山仿佛一个新兵蛋子,赶紧摆摆手要走。
“哎!别走!”
戴大姐又叫住他,“你上个月工资还没领呢!一块儿领了吧!来,签个字。”
钟山只得低头签字,领出二十八元的现金,然后在在女人们爽朗的笑声中灰溜溜走掉。
逃出生天,钟山回到剧本组办公室,梁秉鲲要过稿费单翻来覆去地看,实名表示羡慕。
他自然也是拿过稿费单的,不过之前弄了两出戏都算是中等剧本,演出场次也少,总稿费加起来也才三百。
蓝因海则是站起来,催促道,“时间不早了,你赶紧去银行吧,把稿费存起来才是正事。”
钟山从单位里走出来的时候,心情格外舒畅。
果然迟到早退是可以让人获得幸福感的。
跑到不远处的银行开了户,存了钱,钟山想了想,还是把工资钱留在了包里。
从中原来燕京的时候,他身上只有母亲留下的十几块钱和几张地方粮票。
来到燕京之后,领了粮票,由于每天只在单位吃一顿饭,余钱还有七八块。
沿着王府井大街走着,两侧的繁华就是如今燕京的顶流。
于谦父亲们出没的清华池澡堂,屹立几十年的鲁菜馆萃华楼,以及大名鼎鼎的东安市场都汇聚在这里,哪怕没到下班时间,依旧摩肩接踵。
不过钟山此刻并无心欣赏,他今天的目标是小小的“挥霍”。
迈步拐到旁边的金鱼胡同,五芳斋饭庄就在这里。
钟山走进门,在玻璃柜台上排出几张纸钞,又压上一叠粮票,豪气地说道,“给我打包一只烧鸡,一整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