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刚走到巷口,一阵熟悉的欢笑声就裹着暖融融的风扑过来 —— 李爷爷踩着木梯,正踮着脚往老槐树枝桠上挂红灯笼。他穿着藏青色的棉袄,袖口沾了点红色的浆糊,手里的灯笼穗子随风晃荡,在夕阳下划出细碎的红影。几个邻居围着木梯搭手,有人递钉子,有人扶着梯脚,嘴里还唠着家常。
“慢点儿慢点儿,李叔您可得抓稳了!” 住在巷尾的张婶仰着头,手里攥着块布,生怕灯笼掉下来砸着人。
李爷爷哈哈一笑,皱纹里都漾着暖意:“放心!我年轻时爬树比这木梯高多了,稳当着呢!”
林夕刚要开口打招呼,就看见石桌旁围了一圈孩子。王奶奶系着靛蓝色的围裙,正从竹篮里往外拿糖果,水果硬糖、奶糖、巧克力被分门别类摆进瓷盘里,五颜六色的糖纸在夕阳下闪着光。孩子们踮着脚尖,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瓷盘,却没一个人伸手去抢,只是乖乖地等着王奶奶分。
“小夕回来啦!” 李爷爷第一个瞥见她,急忙从木梯上下来,脚步有些急,棉袄的下摆都飘了起来。他快步走到林夕跟前,把一袋还热乎的糖炒栗子塞进她手里,袋子裹着粗布,暖意透过布料渗进掌心。“听说你画展特别成功,报纸上都登了照片呢!咱们巷子里也得热闹热闹,沾沾你的喜气!”
林夕握着温热的糖炒栗子,心里也暖烘烘的。她刚想说话,王奶奶就笑着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一束新鲜的腊梅。深褐色的枝干上,缀着朵朵嫩黄的花苞,凑近了能闻到淡淡的清香,带着冬日里特有的清爽。“这是今早我在城郊的坡上摘的,刚开的花苞,插在你画室里正好。你画画用的颜料多,摆上这个,屋里也能香一阵子。”
“谢谢李爷爷,谢谢王奶奶。” 林夕把腊梅小心地抱在怀里,雪团似乎也闻到了花香,凑过去轻轻嗅了嗅,尾巴尖儿轻轻晃了晃。
孩子们一见林夕,立刻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的声音像一群快活的小麻雀。穿红棉袄的小女孩举着一张画纸,纸上画着一只歪歪扭扭的小猫咪,耳朵画得特别大,眼睛涂成了亮晶晶的黄色。“林夕姐姐!这是我画的雪团,你看像不像?”
另一个小男孩捧着一个玻璃罐,里面装满了五颜六色的纸星星,他把罐子递到林夕面前,小脸蛋红扑扑的:“姐姐,我折了好久的星星,祝你以后画画越来越厉害!”
林夕蹲下身,温柔地摸了摸孩子们的头。指尖触到柔软的头发,心里满是暖意。“画得特别像,星星也很漂亮,谢谢你们呀。” 她从口袋里掏出几颗水果糖,分给孩子们,“这是姐姐给你们的,要慢慢吃哦。”
孩子们接过糖,高兴地蹦蹦跳跳,有的立刻剥开糖纸放进嘴里,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
“小夕,快过来看看这个!” 这时,书店的陈老板朝她招了招手。平时他总是安安静静地坐在书店里看书,很少出来凑热闹,今天却搬了把藤椅坐在槐树下,手里拿着一叠照片。
林夕抱着雪团走过去,才发现照片上都是自己画展上的画。有描绘银杏巷四季景色的油画,有雪团慵懒地趴在窗台上的素描,还有几张是她去郊外写生时画的山水。照片打印得很清晰,色彩还原得也很好,连画纸上细微的笔触都能看见。
“我昨天去看了你的画展,觉得这些画特别好,就偷偷拍了照,今天早上打印出来了。” 陈老板推了推眼镜,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好意思,“要是你不喜欢,我就收起来。”
“没有没有,我特别喜欢!” 林夕急忙摆手,拿起一张画着银杏巷雪景的照片,照片里的巷子被白雪覆盖,屋檐下挂着冰棱,路灯旁堆着一个小小的雪人,正是去年冬天的景象。“谢谢您,这些照片我都好好收着。”
陈老板笑了笑,把照片都递给她:“喜欢就好。你把咱们银杏巷画得这么美,以后说不定还有人拿着你的画来这儿打卡呢。”
李爷爷这时走了过来,拍了拍林夕的肩膀:“可不是嘛!咱们巷子里出了个大画家,以后咱们银杏巷也能跟着出名!今晚我跟你王奶奶商量好了,在巷口摆个小摊子,煮点热汤,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就当是给你庆祝了。”
“是啊小夕,” 张婶也凑过来说,“我下午回去炖了排骨,晚上端过来给大家尝尝。你赵叔还说要去买几瓶饮料,咱们今晚好好乐一乐。”
林夕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心里满是感动。她刚搬来银杏巷的时候,还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手里攥着不多的积蓄,租了巷子里一间带小画室的房子。那时候她对画画很迷茫,常常对着空白的画布发呆,是李爷爷经常给她送些自己种的蔬菜,王奶奶会把刚做好的点心端到她画室,陈老板则会给她推荐一些美术相关的书籍。
有一次她画到深夜,肚子饿得咕咕叫,刚想出门买吃的,就看见王奶奶站在她画室门口,手里端着一碗热乎的馄饨。“我看你灯还亮着,就知道你还没吃饭,快趁热吃了吧。” 王奶奶的话,至今想起来都让她心里暖暖的。
后来她的画渐渐有了起色,开始有人买她的画,再到今天办了自己的第一个画展,每一步都离不开银杏巷邻居们的支持和鼓励。
“谢谢大家,” 林夕的声音有些哽咽,她吸了吸鼻子,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些,“其实我能有今天,真的特别感谢大家。要是没有你们,我可能早就放弃画画了。”
“傻孩子,说这些干啥!” 王奶奶拍了拍她的手背,“你有才华,又肯努力,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应该的。咱们做邻居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李爷爷也点点头:“就是!今晚你啥也别管,就负责陪我们热闹热闹。雪团也得好好招待,我特意给它买了小鱼干。”
雪团似乎听懂了 “小鱼干” 三个字,从林夕怀里探出头,朝着李爷爷 “喵” 了一声,声音软乎乎的,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夕阳渐渐沉了下去,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巷口的红灯笼被点亮了,暖红色的光笼罩着整个巷子,驱散了冬日的寒冷。邻居们开始忙碌起来,有人搬桌子,有人摆椅子,张婶端着炖好的排骨走了过来,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赵叔提着几袋饮料和啤酒,笑着跟大家打招呼。
孩子们围在桌子旁,手里拿着刚分到的糖果,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林夕的画。陈老板把书店的门关上,搬了几张凳子过来,还带了几本书,说是等会儿大家要是想看书,可以随手翻翻。
林夕抱着雪团,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幸福。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雪团,白猫正眯着眼睛,享受着她的抚摸。她又看了看身边的邻居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笑容,那笑容比巷口的红灯笼还要温暖。
这时,李爷爷端着一碗热汤走了过来,递给林夕:“这是我煮的萝卜汤,驱寒,你快尝尝。”
林夕接过汤碗,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她喝了一口,清甜的萝卜味在嘴里散开,带着淡淡的肉香,温暖顺着喉咙滑进胃里,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好喝,” 林夕笑着说,“李爷爷您的手艺还是这么好。”
“喜欢就多喝点!” 李爷爷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锅里还有好多,不够再盛。”
夜色越来越浓,巷口的笑声却越来越响。有人提议让林夕讲讲画展上的事情,她便坐在凳子上,慢慢讲起画展筹备时的点点滴滴,讲起那些来看画展的人,讲起有人因为她的画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
邻居们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还会问几句。孩子们则趴在桌子上,睁着大大的眼睛,听得入了迷。雪团趴在林夕的腿上,偶尔会抬起头,朝着说话的人 “喵” 一声,像是在附和。
陈老板这时从袋子里拿出一本书,递给林夕:“这是我珍藏的一本画册,里面有很多老画家的作品,你要是喜欢,就拿去看看。”
林夕接过画册,封面上是一幅水墨画,画着一枝盛开的梅花,笔触细腻,意境悠远。“谢谢您陈老板,我一定会好好看的。”
“不用客气,” 陈老板笑了笑,“你能在画画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就是对我们这些支持你的人最好的回报。”
时间一点点过去,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孩子们有些困了,靠在大人的怀里打哈欠。邻居们开始收拾东西,有人把桌子椅子搬回家,有人把垃圾装进袋子里,很快就把巷口收拾得干干净净。
“时间不早了,小夕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今天累了一天了。” 王奶奶走过来,帮林夕理了理围巾,“明天要是有空,就来我家吃饭,我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好,谢谢王奶奶。” 林夕点点头,抱着雪团,手里还提着李爷爷给的糖炒栗子和陈老板送的画册。
邻居们陆续回家了,巷口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红灯笼还在亮着,暖红色的光映在青石板路上,像一条温暖的河。
林夕抱着雪团慢慢往家走,雪团已经睡着了,小脑袋靠在她的肩膀上,呼吸均匀。她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看着巷子里的景象,熟悉的门窗,熟悉的墙壁,还有墙壁上那些孩子们画的涂鸦,每一处都让她觉得无比亲切。
回到家,她把雪团轻轻放在沙发上,盖上一条小毯子。然后把王奶奶送的腊梅插进花瓶里,摆在画室的窗台上。腊梅的香气渐渐散开,弥漫在整个画室里,清新又温暖。
她又把陈老板送的画册放在书桌上,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的画作让她眼前一亮。每一幅画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充满了生活气息,有的则充满了想象力。她一边看,一边在心里记下那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最后,她拿起李爷爷给的糖炒栗子,剥开一颗放进嘴里,甜甜的,糯糯的,带着栗子特有的香味。她走到窗边,看着巷口的红灯笼,心里满是感激。
她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绩,不仅因为自己的努力,更因为身边有这么多温暖的人。他们就像这巷口的红灯笼,在她迷茫的时候给她照亮方向,在她寒冷的时候给她温暖,让她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敢地走下去。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银杏巷安静而祥和。林夕坐在窗边,手里捧着热乎的栗子,心里想着,以后不管走多远,不管取得多大的成绩,她都不会忘记银杏巷,不会忘记这里的邻居们。因为这里是她的家,是她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以后,她要把银杏巷的故事,把这里的温暖,都画进自己的画里,让更多的人知道,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有这么一条充满温暖和爱的小巷,有这么一群可爱又善良的人。
她拿起画笔,在画纸上轻轻落下第一笔。她要画下今晚的银杏巷,画下那些红灯笼,画下那些温暖的笑容,画下这份让她永远铭记的幸福。
夜色渐深,画室里的灯光却一直亮着,像一颗温暖的星星,照亮了这个寒冷的冬夜。而画纸上,一幅充满暖意的画面正在慢慢成形,那是属于银杏巷的温暖,也是属于林夕的幸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