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晨幕林夕 > 第十章 雅集里的岁月情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深秋的银杏巷,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老银杏树的叶子全部变成了金黄色,微风一吹,叶片簌簌落下,在青石板路上铺成一条金色的小径。清代文人故居开馆后,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林夕和晨光也愈发忙碌 —— 他们不仅要打理画室,接待故居的游客,还要筹备即将到来的 “银杏巷文人雅集”。

    “雅集定在十一月初,正好是银杏叶最美的时候。” 林夕趴在画室的画桌上,对着日历圈圈画画,“我们可以在银杏树下设置茶席,让参与者一边品茶,一边欣赏银杏叶;故居里可以安排书法、绘画体验,再邀请几位本地的文化名人来做分享,应该会很有意思。”

    晨光坐在旁边,一边整理居民的健康档案,一边点头:“我已经跟社区医院沟通过了,雅集当天会安排医护人员在巷口值守,万一有游客身体不适,能及时处理。另外,王奶奶和李叔他们也说要帮忙,王奶奶准备做些桂花糕、杏仁茶,李叔负责搭建茶席的遮阳棚。”

    正说着,王奶奶提着一个竹篮走进画室,篮子里装满了新鲜的桂花:“丫头,小陈,你们看我采的桂花怎么样?今年的桂花开得旺,用来做桂花糕最合适不过了。” 她拿起一小撮桂花凑近林夕,“你闻闻,多香啊,保证雅集当天大家都爱吃。”

    林夕接过桂花,放在鼻尖轻嗅,甜香瞬间漫入鼻腔:“奶奶,这桂花太好了,谢谢您。对了,雅集当天需要有人引导游客,您要是不忙的话,能不能帮忙带带游客参观故居呀?” 王奶奶立刻点头:“没问题,我早就把故居的历史故事背下来了,保证能给游客讲得明明白白。”

    接下来的半个月,银杏巷的居民们都投入到雅集的筹备中。李叔带着几个年轻居民,在老银杏树下搭建起了木质的茶席,茶席上铺着蓝白相间的粗布桌布,旁边摆放着古朴的陶罐,里面插着新鲜的银杏枝;张阿姨和几位女居民则聚在王奶奶家的院子里,一起制作桂花糕、杏仁茶,空气中满是香甜的味道;林夕和晨光则忙着联系文化名人,准备雅集需要的文房四宝、茶具和音响设备。

    这天下午,林夕正在故居里摆放书法作品,突然听到巷口传来一阵熟悉的笑声。她抬头一看,竟是沐倾城提着行李箱站在巷口,身边还跟着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士。林夕惊喜地跑过去:“倾城,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还要在国外考察一段时间吗?”

    沐倾城放下行李箱,给了林夕一个拥抱:“本来是要再待一阵的,但想到你们要办雅集,就提前回来了。这位是艾米丽,是我在国外认识的古建筑保护专家,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我特意带她来银杏巷看看。”

    艾米丽笑着伸出手,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你好,林夕,我早就听沐说过你的‘光影回廊’设计,还有银杏巷的故事,能来这里,我很开心。” 林夕握住她的手:“欢迎你来到银杏巷,希望你能在这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天晚上,林夕、晨光和沐倾城坐在画室里,聊起了各自的近况。沐倾城拿出手机,给他们看基金会保护的古建筑照片:“这是意大利的一座百年教堂,我们已经完成了初步的修缮;还有法国的一座古堡,接下来要进行内部的文物修复。艾米丽就是古堡修复项目的负责人,这次带她来,也是想让她看看中国的老建筑保护模式,互相学习。”

    晨光给沐倾城倒了一杯热茶:“你这次回来,能参加雅集吗?我们还缺一位分享嘉宾,要是你能来,就太好了。” 沐倾城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我正好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国外老建筑保护的经验,也算是为银杏巷的文化活动出一份力。”

    第二天,艾米丽在林夕和晨光的带领下,参观了银杏巷的 “光影回廊” 和清代文人故居。在故居的史料陈列区,她对着苏家的书信和青花瓷片驻足良久,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这些文物太珍贵了,它们不仅记录了一个家族的历史,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国的老建筑保护,注重‘修旧如旧’,还能保留这么多原始的文物,真的很了不起。”

    参观到体验区时,艾米丽看到孩子们正在练习书法,忍不住拿起毛笔,跟着孩子们一起写了起来。虽然她写的汉字歪歪扭扭,但脸上却满是兴奋:“中国的书法太神奇了,每一个字都像一幅画,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

    雅集的前一天,银杏巷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居民们将巷子里的落叶打扫干净,在茶席周围挂起了红色的灯笼;林夕和晨光将文房四宝整齐地摆放在故居的桌子上,还在墙上挂起了居民们的书画作品;沐倾城则和艾米丽一起,在茶席旁摆放了一些国外古建筑的照片,供游客参观。

    晚上,大家忙到很晚才休息。林夕站在画室的窗前,看着巷子里的红灯笼,心里充满了期待。晨光从身后轻轻抱住她:“别太紧张,明天一定会顺利的。” 林夕靠在他怀里:“有你在,有大家在,我一点都不紧张,反而很期待。”

    十一月初,“银杏巷文人雅集” 如期举行。当天一早,银杏巷就挤满了人,有附近社区的居民,有老建筑保护爱好者,还有不少媒体记者。艾米丽穿着一身中式旗袍,跟着沐倾城一起,在巷口迎接游客,引得不少人驻足拍照。

    上午九点,雅集正式开始。首先是文化分享环节,周教授第一个上台,跟大家分享了清代文人的生活趣事:“清代的文人喜欢在庭院里举办雅集,大家一起写诗、作画、品茶,谈天说地,这种生活方式,既有文化气息,又充满了乐趣。今天我们在银杏巷举办雅集,也是对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接下来是沐倾城上台,她结合自己在国外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了国外老建筑保护的经验:“国外的老建筑保护,很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他们会组织居民成立保护协会,定期举办活动,让大家都参与到老建筑的保护中来。这一点,我们银杏巷做得很好,居民们齐心协力,不仅保护了老建筑,还传承了老巷的文化。”

    艾米丽也上台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来到银杏巷,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大家对老建筑的热爱。老建筑是全人类的财富,我们应该互相学习,共同努力,让更多的老建筑得以传承。”

    分享环节结束后,游客们分散在银杏巷的各个角落,体验不同的活动。在老银杏树下的茶席旁,王奶奶和张阿姨忙着给游客倒茶、递点心,游客们一边品茶,一边欣赏银杏叶,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在故居的体验区,孩子们和游客们一起练习书法、绘画,墨香和银杏叶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格外宜人;林夕和晨光则带着部分游客,沿着青石板路散步,讲解银杏巷的历史和 “光影回廊” 的设计理念。

    中午时分,阳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艾米丽坐在茶席旁,手里拿着一片银杏叶,兴奋地对沐倾城说:“这里太美了,比我想象中还要好。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带更多的国外朋友来这里,让他们感受中国老巷的魅力。”

    下午,雅集的压轴活动 ——“银杏书画创作” 开始了。林夕、晨光、沐倾城和周教授一起,在老银杏树下的长桌上铺开宣纸,挥毫泼墨。林夕画了一幅《银杏巷秋景图》,画面里,金色的银杏叶、古朴的老建筑、热闹的茶席,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晨光则写了一幅书法作品,内容是 “光影流转,岁月情深”,笔锋刚劲有力;沐倾城画了一幅《国外古建筑与银杏巷》的对比图,展现了不同国家老建筑的魅力;周教授则写了一首关于银杏巷的诗,字里行间满是对老巷的喜爱。

    游客们围在周围,一边欣赏,一边鼓掌。不少游客也忍不住拿起画笔,在宣纸上创作起来。一时间,老银杏树下墨香四溢,充满了文化气息。

    傍晚时分,雅集接近尾声。林夕和晨光站在老银杏树下,看着满巷的游客和居民,心里充满了欣慰。王奶奶走过来,递给他们一块桂花糕:“今天累坏了吧,吃块桂花糕歇歇。” 林夕接过桂花糕,咬了一口,甜糯的口感在舌尖化开,心里满是温暖。

    沐倾城和艾米丽也走了过来,沐倾城笑着说:“这次雅集太成功了,以后我们可以把它变成银杏巷的固定活动,每年举办一次,让更多人了解银杏巷的文化。” 艾米丽也点头:“我回去后,会把银杏巷的故事分享给国外的朋友,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的国外游客来这里。”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飘起了细雨。游客们纷纷拿出雨伞,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林夕看着雨中的银杏巷,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在雨中举办一场小型的音乐会,就用巷子里的老物件当乐器,肯定很有意思。”

    大家都很赞同这个想法。李叔拿来一个旧木桶当鼓,张阿姨拿来几个瓷碗当乐器,林夕则拿出自己的画笔,在瓷碗上轻轻敲击。随着音乐响起,游客们也跟着哼唱起来。雨声、音乐声、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独特的 “银杏巷之歌”。

    雨渐渐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艾米丽看着彩虹,激动地说:“这是我见过最美的彩虹,也是我参加过最有意义的活动。”

    晚上,居民们在故居里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庆功宴。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家常菜,聊着白天的趣事。王奶奶看着大家,笑着说:“今天真是太开心了,看到这么多人喜欢我们的银杏巷,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李叔也说:“以后我们要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银杏巷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有名。”

    沐倾城举起酒杯,对大家说:“谢谢大家,让我在国外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次回来,我看到银杏巷的变化,心里特别开心。以后,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老建筑保护上,也会常回银杏巷看看,和大家一起守护这个家。”

    林夕和晨光也举起酒杯,对大家说:“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让银杏巷的文化得以传承,让这里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

    晚宴结束后,林夕、晨光、沐倾城和艾米丽一起走在青石板路上。月光洒在巷子里,给金色的银杏叶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晕。艾米丽看着满巷的银杏叶,轻声说:“我好像爱上这里了,以后我一定要常来。”

    沐倾城笑着说:“欢迎你常来,银杏巷永远是你的家。” 林夕和晨光也点头:“是啊,我们随时欢迎你。”

    走到巷口时,艾米丽突然停下脚步,捡起一片银杏叶,小心翼翼地夹在笔记本里:“这是我在银杏巷的纪念,我会永远珍藏。”

    看着艾米丽的背影,林夕突然想起了妈妈相册里的那句话:“希望我的女儿,能永远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银杏一样坚韧。” 她转头看向晨光,发现他也在看着自己,眼神里满是温柔。林夕知道,自己已经实现了妈妈的愿望,不仅拥有了温暖的爱情,还找到了值得一生守护的事业和家园。

    夜风拂过,带来阵阵银杏叶的清香。林夕和晨光手牵手,慢慢走在青石板路上。他们知道,银杏巷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们的爱情,也会像这银杏巷一样,在时光的流逝中,愈发坚定,愈发长久。未来,他们会继续守护着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让这里的青砖黛瓦、老树枝桠,永远承载着人们对文化的热爱,对家的牵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