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旁边的平价粮点模型里,张老汉的微缩人偶拎着菜篮。
篮中还装着粮袋,细节逼真得让差役们忍不住俯身细看。
“这模型做得真精致!”
陈立威由衷赞叹,手指却忽然顿在模型旁的说明牌上。
见说明牌只有南齐文,他皱了皱眉,转向时念:
“时老板,这里漏了外文标注!”
“有些使臣们看不懂南齐文,再好的模型也没法理解其中的民生意义。”
时念凑近瞧了一眼,发现还真没有。
想来是昨天忙着改文化册,竟忘了模型区的说明牌。
之前只想着诗签墙和戏台字幕,倒把最关键的模型区漏了。
她立刻道:“是我疏忽了!”
晚晴反应最快,立刻拿出纸笔:
“我这就联系鸿胪寺译官,他们昨天刚把文化册译文送来,应该有现成的模型说明译稿,抄录下来就能用。”
说着就要往巷口跑,阿福连忙叫住她:
“让十四跟你一起去,译稿多,他能帮着搬。”
暖夏也凑过来,指着模型区的关键节点:
“重点标注泉州交易署、盛京平价粮点、永州书坊这三个模型,这是咱们民生成果的核心,使臣们肯定最关注。”
陆襄举着小毛笔:“我帮着抄录!我写字快,还能帮着贴标签!”
陈立威见他们应对及时,满意点头:
“正好趁今日把标注贴好,明日我再派差役复查。”
“对了,标签要用防浸水纸,最近总下雪,别淋坏了。”
时念连忙应下,让人去西街纸坊买防浸水的纸。
吴婶笑着道:“放心,我知道哪家纸防水,这就去!”
不到一个时辰,晚晴和十四就带着译官抄好的译文回来。
满满一叠宣纸按“国家-模型名称-说明”分类得清清楚楚。
吴婶也买了防浸水纸回来。
伙计们立刻动手。
阿福核对模型与译文的对应关系,晚晴抄录北徐文和西疆文,陆襄踮脚给说明牌刷浆糊。
暖夏则坐在一旁,时不时提醒。
连陈立威带来的差役都忍不住帮忙,有的递纸,有的扶梯子,场面热闹又有序。
吴婶又推着小推车送来甜汤:
“天儿凉,大家伙儿喝点暖乎的再做。”
差役接过碗,喝了一口赞道:“吴婶这手艺,比盛京酒楼的汤还好喝!”
吴婶笑得眼角皱成褶:“喜欢就多喝点,锅里还有。”
夕阳西下时,模型区所有说明牌都贴上了多国语言标签。
陈立威绕着模型区走了一圈,每块标签都仔细看了,点头道:
“这样就周全了,使臣们来了既能看模型,又能懂意义,才算真正展示咱们的民生成果。”
时念望着贴好标签的模型区,心里踏实不少。
虽出了小疏漏,但好在及时发现,大家一起帮忙很快就解决了。
暖夏扶着她的胳膊:
“今日忙了一天,该歇会儿了。”
陆襄跑过来,举着刚贴好的标签:
“念姨姨,你看我贴的平不平?”
阿福擦了擦额角的汗,指着模型里的糖画摊:
“明日咱们把糖画摊的价格标签也加上。”
众人都笑起来,夕阳的光落在标签上,泛着暖融融的光。
陈立威带着差役离开时,特意叮嘱:
“明日我让文书把模拟中发现的问题整理成清单送来,咱们再细化休憩区的茶水安排。”
时念应下,送他们到巷口,回头望了望院里亮起来的灯笼。
每一次细致打磨,都是为了文盛之会顺利举办,让各国使臣真正看到南齐的民生温度与文化诚意。
初六。
晨光漫过春螺巷的青石板,把巷口的老树影子拉得老长。
怡红院春螺巷旧址的“民生议事区”早已热闹起来,石桌旁围满百姓。
有的攥着皱巴巴的提案纸,有的捧着刚从地里拔的麦苗,空气里飘着泥土的清冽。
今日是议事日,大家要商量“春种粮种不够”的事。
连顺天府的小吏都早早来,坐在角落石凳上记录。
时念刚在模型区核对完西疆牧场模型的双语标签,就见十四从巷口跑进来,喘着气道:
“念姐!北徐的文化参赞来了,就在院门口,说是提前来考察!”
“这么快?”
时念有些意外,按鸿胪寺的消息,北徐使臣该三月初才到,没想到参赞提前来了。
她连忙整理自己的仪容,让晚晴去通知阿福,自己快步往院门口走。
刚到门口,就见三个穿北徐服饰的人站在怡红院大门前。
为首的参赞约莫四十岁,穿玄色短打,腰间系着北徐特有的铜铃腰带,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身后两个随从捧着卷轴,想必是去年文盛之会的相关记录。
“在下北徐文化参赞连舟。”
参赞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扫过时念,语气带着几分疏离。
“此次提前来,是想实地看看南齐的民生成果。”
“毕竟去年使臣回去后,总说怡红院的文化与民生做得扎实,本官想亲自验证,是否真如他所说。”
时念笑着拱手:
“连参赞客气了,里面请,咱们先从模型区看起,再去议事区,您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