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402章 泉州湾见证民生好,蒙学班传承正直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渔民们手里捧着新鲜海产、刚蒸的鱼丸。

    有人举着块木牌,上面用朱笔写着“公平交易谢时老板”,字迹虽粗糙却格外醒目。

    他们站在山坡下,没有喧哗,只是对着墓碑深深鞠躬。

    有人嘴里念叨着“时主簿,您能瞑目了”。

    海风裹着这些细碎的声音漫过墓冢,像一场温柔的告别。

    时念站起身,望着眼前的景象。

    白菊在风里轻晃,诗集书页还在动。

    渔民们的木牌映着阳光,苏湄和张阿公站在墓旁……

    她的眼里满是释然,真好。

    父母的冤屈清了,苏家的名声回来了,泉州的渔民有了好日子。

    而她,也终于能替原主,给这段跨越几十年的苦,画上了的句号。

    李睿派来的人送来一束新鲜海芋,说是泉州渔民特意采的。

    “海芋代表思念,让表小姐给时主簿和表姑娘插上。”

    时念接过海芋,插在墓前石缝里。

    白色花瓣沾着海风潮气,像在轻轻点头。

    夕阳落在泉州湾海面上,把海水染成金红。

    时念最后望了眼墓碑,转身对众人笑道:

    “走吧,去看看海产公平交易署,看看爹娘守护的泉州湾,现在是什么模样。”

    渔民们纷纷应和,簇拥着他们往码头走。

    海风裹着笑声,漫过山坡、墓碑、浪尖。

    那里有沉冤昭雪的安宁,有民生向好的希望。

    更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风里轻拂,像是在说:

    “好,都好。”

    从墓地往泉州港东走,海风里的咸意渐渐混进热闹人声,祭拜时的肃穆被鲜活暖意取代。

    渔民们走在前面带路。

    有的扛着刚收的渔网,有的拎着给交易署送的鱼丸……

    他们的粗布短打裤脚上还沾着海泥,脚步却透着“日子有奔头”的轻快。

    时念走在人群中,眼前的泉州湾与张阿公描述的于家垄断时的冷清截然不同。

    码头边停着十几艘渔船,桅杆上的渔网在阳光下发白。

    渔民们互相招呼着“今日鲳鱼多,快去交易署”,连空气里都满是活气。

    “到了!”

    陈阿牛率先指向前方,声音满是自豪。

    不远处“泉州海产公平交易署”的沉香木牌子格外醒目。

    旁边还挂着块小木牌,用朱笔写着:

    【今日海产指导价:鲳鱼十文/斤、带鱼八文/斤、虾子十二文/斤。】

    交易署门敞开着,里面摆着青石桌。

    渔民们排队捧着海产,署员拿着账本认真记录,没有半点“强买强卖”的影子。

    “阿念,您看那署员!”

    苏湄忽然指向最里面的桌子,时念望过去,竟是王思哲!

    王思哲也瞧见他们,放下账本迎过来,腼腆地笑:

    “念姐,昌阿公,你们来了!”

    “我去年中举后,就申请来交易署做事……”

    本来是想着留在盛京的交易署,后来因为泉州缺人,便跟了过来。

    因为他也想要瞧瞧,他生命里的那束光,最初出现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模样。

    时念笑着点了点头,想起当年他当年的模样。

    如今……

    竟也成了守护公平的署员。

    时念的眼中满是欣慰:

    “做得好,渔民们有你帮忙,我们也更放心了。”

    正说着,头发花白的李伯捧着十斤鲳鱼过来,王思哲麻利称重算钱,递过去一百文。

    “李伯,您点点,十斤鲳鱼,一百文。”

    李伯接过钱,笑得眼角皱成褶:“不用点!有你在,错不了!”

    他对时念感慨:“我这老骨头,终于能靠捕鱼给孙子买糖吃了!”

    交易署里笑声此起彼伏,渔民们有的商量买蒙学班笔墨,有的说添新衣裳,曾被压得抬不起头的模样,早已被舒展取代。

    昌阿公拄着拐杖转了一圈,看着账本上的记录、渔民手里的铜钱,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

    “好,好啊,这样才像泉州湾该有的样子。”

    离开交易署,众人往蒙学班走。

    蒙学班设在苏家旧宅旁的小院,是陈立威特意修缮的。

    院里种着桂树,和盛京怡红院的遥相呼应。

    刚到门口,就听见清亮的读书声: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推开门,十几个孩子坐在青石桌前,握着木笔跟着老秀才念书。

    老秀才停下课,笑着介绍:

    “这些都是渔民的孩子,以前没钱上学,现在蒙学班免费还有先生教,都是托了时老板和交易署的福。”

    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陈阿牛的儿子陈铁蛋举着纸跑到时念面前:

    “小小姐,您看我写的字!”

    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公平”“正直”,墨汁还没干。

    “铁蛋写得真好!”

    时念蹲下摸他的头,“以后想当帮百姓做事的官吗?”

    铁蛋用力点头:“想!老夫子说,时爷爷就是帮百姓的好官,我也要像他一样!”

    老秀才引着众人往院角走,那里设了“时舟纪念角”。

    墙上挂着时舟当年“走私揭发信”的抄本,旁边摆着旧毛笔。

    还有几幅孩子们画的“时爷爷保护渔民”的画,稚嫩笔触里满是崇敬。

    “老夫每天给孩子们讲时主簿的事,”

    老秀才指着揭发信:

    “老夫也想让他们知道,做人要正直,要敢为百姓说话,哪怕难,也不能退。”

    有个小女孩怯生生地问:“夫子,时爷爷当年不怕坏人吗?”

    老秀才蹲下,温柔摸她的头:

    “怕啊,但他更怕渔民们没饭吃,怕泉州湾被坏人占了。”

    “因为正直的人,心里装着别人,就不怕难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