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风一吹,细碎的雪粒簌簌落下,落在乔章林的宝蓝官服上,很快融成淡淡的水痕。
他刚把整理好的档案归位,编修房的门就被猛地推开,冷风裹挟着寒气涌进来。
三个穿绯色官袍的老翰林鱼贯而入。
为首的是素来与张启年交好的李翰林,脸色沉得像寒冬的冰,没半点温度。
“乔编修,随我们去议事厅,张大人有话要问你。”
李翰林的目光扫过乔章林案上的档案,带着明显的审视。
乔章林眉头一蹙,手指下意识攥紧了官袍下摆。
自入职翰林院,他每日谨小慎微,除了按要求整理档案,便是研究民生旧档,从未与人结怨。
他忽然想起昨日张启年路过编修房时,投来的那道意味深长的眼神。
原来,这是冲他来的。
议事厅内,气氛凝滞得能拧出水。
张启年坐在主位,手里攥着卷泛黄的纸。
见乔章林进来,他重重拍了下案几,震得杯盏轻颤:“乔章林,你可知罪?”
乔章林躬身行礼,语气平静无波:“张大人,下官不知何罪之有,还请大人明示。”
“不知?”
张启年冷笑一声,将手里的纸狠狠扔在他面前。
乔章林低头一看,眉头皱成一团。
那竟是他前些日子发现的账页,边角还留着他做的标记,不知何时落到了张启年手里。
“你私藏档案,非议朝政!按南齐律法,当革去你编修之职,打入大牢问罪!”
张启年的声音尖利,带着不容置喙的狠劲。
旁边的王翰林立刻附和,手里举着本卷边的《蓝星故事集·民生篇》:
“乔编修在策论中多次引用蓝星句子,甚至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曲解为指责陛下施政不当,简直是胆大包天!”
乔章林捡起账页,忽然笑了,只是那笑意却没达眼底。
“张大人说下官私藏档案,可这账页是下官整理旧档时偶然发现,按翰林院规矩,本应整理完毕后统一上交掌院,何来私藏一说?”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
“至于引用蓝星理念,盛京书院早已将其纳入《教学名录》,下官不过是学以致用,谈何歪理?”
“强词夺理!”
张启年猛地站起身:
“掌院已被你蒙骗!今日若不处置你,翰林院的风气都要被你带坏,南齐的规矩也要被你搅乱!”
就在这时,议事厅的门被推开,一道带着十足底气的声音响起:
“张大人这话可不对!”
“乔大人的策论,陛下都亲口夸有济世之心,怎么就成歪理了?”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阿福手里捧着个精致的木盒,身后跟着两个怡红院的伙计,肩上扛着卷大红绸。
绸面上用金线绣着“御批策论”几个字,在晨光里格外醒目。
先前南齐帝赐下的御笔和策论抄本,被时念让人精心裱框,今日特意让阿福送来翰林院。
一是给乔章林撑场面,二是堵住那些非议蓝星理念的嘴。
谁知刚到门口,就听到了张启年的刁难。
阿福快步走到案前,打开木盒,里面是乔章林会试策论的抄本。
最显眼处盖着南齐帝的朱红御印,旁边是亲笔批注:
【南齐之民,社稷之根,此子有济世之心,具革新之见。】
“这是咱们东家让我送来的,”
阿福把抄本递到掌院面前,声音洪亮得整个议事厅都能听见:
“陛下亲自夸过的策论,盖了御印的,怎么就成非议朝政了?”
“张大人莫不是看乔大人是寒门出身,故意刁难?”
“何况,小的没记错的话,张大人是户部的官,啥时候管起翰林院的事儿了?”
“这是不是有些越俎代庖了?”
张启年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伸手就要去抢抄本。
“你……你一个市井小民,懂什么朝堂规矩!”
“张大人莫不是老糊涂了?”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方时意缓缓走进来。
“乔大人所引用的蓝星理念,早已纳入书院教学内容,老夫可以作证,其理念与南齐民为贵的典籍一脉相承,何来误导学子?”
话音刚落,翰林院掌院也走了进来:
“张大人,乔编修自入翰林院以来,每日勤勉。”
“不仅整理出近年来的民生旧档,还标注出三起当年赈灾遗漏的村落,为后续民生政策提供了依据,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功绩。”
“你视而不见,反倒揪着引用理念不放,不知是何居心?”
议事厅外渐渐围满了翰林院的官员和来送奏疏的小厮,听到掌院的话,纷纷议论起来:
“乔编修确实踏实,我前几日还见他在库房整理旧档到深夜!”
“张大人跟太子走得近,之前就打压过寒门学子,这次怕是又想替太子扫清障碍!”
“有陛下御批作证,张大人这是故意找茬啊!”
张启年被说得哑口无言,却仍不肯罢休,目光死死盯着乔章林手里的账页:
“就算策论是真的,他私藏账页也是事实!”
“这账页涉及东宫旧事,他一个小小编修,有什么资格留存?”
乔章林忽然从袖中掏出另一张纸,纸张泛黄,却是昨日整理旧档时“偶然”发现的。
他将纸轻轻放在案上,声音清亮却带着分量:
“张大人说下官没资格留存账页,那您包庇青州贪腐、私吞赈灾银,又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责下官?”
“这上面的签名和手印,想必张大人不会不认吧?”
张启年的瞳孔骤然收缩,像被烫到似的往后退了两步。
砚台“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墨汁溅得满地都是,也溅脏了他的官袍。
“你……你是故意的!”
他看着乔章林微微扬起的嘴角,突然意识到。
自己又跌进了乔章林和时念布下的局。
“下官也是昨日才发现这奏疏,”
乔章林语气平淡:
“若不是张大人今日咄咄逼人,非要给下官扣罪名,下官本想整理清楚后再上交掌院。”
“只是没想到,您倒先找上门来。”
掌院拿起奏疏副本,仔细翻看,脸色越来越沉,看向张启年的眼神满是失望:
“张大人,青州贪腐案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百姓怨声载道,没想到你竟牵涉其中!”
“这事,我定然会如实报给陛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