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153章 时念巧言递讯息,念慈慧眼疑蓝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念心里了然。

    玉贵妃这是既想探底,又不想做得太明显,所以才托她做这个“中间人”。

    毕竟关念慈常来怡红院,由她出面牵线,最自然不过。

    “姑姑说笑了。”

    时念放下茶杯,语气诚恳。

    “只是这儿女情长的事,旁人哪好插嘴,不过……关姑娘倒是同我提起过,说七殿下医术精湛。”

    惠春眼睛一亮,脸上露出喜色。

    时念这话说得巧妙,既没明说关念慈有意,又点出她心里记挂着七殿下,比直接说“有意”更让人信服。

    “哦?还有这事?”

    惠春故作惊讶,心里却松了口气。

    “是啊。”

    时念顺着话头。

    “前几日排《梁山伯与祝英台》,关小姐还说,若是遇着懂自己的人,像祝英台那样女扮男装也愿意。”

    她没提狄英杰,也没说关念慈的犹豫,只拣了些能让贵妃放心的话。

    对于关念慈的那些少女心事,她也见怪不怪。

    作为一个现代人来说,她没有古代人迂腐的思想。

    什么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在她看来都是虚妄。

    见一个爱一个并没有什么不好,毕竟人是成长型生物。

    谁都是从牙牙学语走到成熟。

    可惠春姑姑却不懂她的心思,反而笑得更欢了。

    “这丫头,倒是嘴硬。”

    她起身道,“多谢时老板透信,改日宫里有赏,定少不了您的。”

    时念送她到门口,见伙计正把奶茶装进锡壶,用红绸裹了,递到惠春手里。

    “这奶茶属于冷饮,若是娘娘来了日子,还是不喝才好。”

    时念笑着道,“若是贵妃娘娘喜欢,民女让人常往宫里送。”

    惠春接过锡壶,沉甸甸的暖意从掌心漫开:“多谢。”

    马车驶离春螺巷时,惠春掀开帘角,见怡红院的戏台前,浅醉正教暖夏甩水袖。

    那姑娘笑得眉眼弯弯,鬓边的花钿闪着细碎的光。

    会客厅里,时念望着桌上的空茶杯,指尖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戏单上轻轻敲着。

    自己刚才说的话,半真半假。

    关念慈对许止曦不是没心思,只是那点心思被“喜欢一个人该是平等的”这念头绊住了。

    而她能做的,不过是搭座桥,让那两个别扭的年轻人,自己往桥那头走。

    至于结果如何,她尊重关念慈。

    “念姐,真要往宫里送奶茶啊?”

    阿福凑过来,手里还拿着惠春留下的赏银。

    时念点头,目光落在戏台中央的蝴蝶布景上。

    “送,不仅要送奶茶,下次排新话剧,也给玉贵妃递个本子。”

    有些关系,就像这奶茶,得慢慢煮,细细熬,才能恰到好处。

    虽然她和玉贵妃的相识并不是十分愉快。

    但……

    冤家宜解不宜结,她如今已经得罪了不少人,没必要再给怡红院树敌。

    饮下一口奶茶,她想起昨日关念慈问“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时,眼里的光既亮又怯。

    那姑娘攥着奶茶碗的手指节发白,明明是鼓足勇气才问出口。

    可提到七皇子时,语气里总藏着点说不清的犹豫。

    “不对劲。”

    她对着镜中的自己轻声道。

    关念慈不是会怕“地位不对等”的人,不然也不会追在七皇子身后整整五年。

    从梳双丫髻的年纪追到及笄,哪怕被宫人们暗地里笑话“痴心妄想”,也从没躲过半步。

    可这次,她分明是退了。

    不是赌气,是真的把目光移开了。

    移到了狄英杰的身上,移到了怡红院的戏文里,好像那五年的执着只是场少女幻梦。

    “念姐,女宾日的茶点备好了,吴婶问那奶茶要不要多煮些。”

    阿福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打断了时念的思绪。

    她放下杯盏,点了点头:“多煮些,今日来的小姐们怕是也想尝尝。”

    阿福应着“好”,脚步在回廊上渐远。

    时念望着窗外的海棠树,忽然笑了。

    管她关念慈是真退缩还是假犹豫,今日女宾日,总能看出些端倪。

    鹊中堂的雅间里,雕花木窗正对着戏台。

    关念慈捧着节目单,目光一直黏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简介上。

    “你瞧这简介,说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竟和梁山伯拜了把子!”

    她侧头对柳瑛瑛笑,眼里的光比檐角的铜铃还亮。

    “这蓝星的故事,倒比咱们的话本大胆多了。”

    柳瑛瑛凑过来,鹅黄色的衫裙上绣着细白的梨花。

    “我听说这些全是从那本羊皮书上译出来的?”

    “上次我爹在方大人府里见过,那些弯弯曲曲的字,看着比梵文还难认。”

    关念慈翻页的手顿了顿,挑眉问:“你真信有那本羊皮书?”

    柳瑛瑛愣了愣:“不然呢?怡红院的戏文诗词一套接一套,若不是有原本,时老板哪能凭空编得出来?”

    她想起父亲对着那些“英文”唉声叹气的模样。

    那些符号扭曲如蛇,别说破译,连偏旁部首都找不出规律。

    关念慈却摇了摇头,用指尖点了点柳瑛瑛的额头,眼底带着点“看小傻子”的戏谑。

    “你呀,就是太单纯!”

    她往窗外瞥了眼,见时念正站在戏台边和浅醉说话。

    第一次来怡红院时,她也信过“蓝星”的说法。

    毕竟那些诗词太新奇,又山河壮丽,又国破家亡更有儿女情长,哪像南齐文人写得出来的?

    可随着那些话剧一出接一出,她也渐渐起了疑。

    那些故事里的女子。

    无论是替父从军的木兰,还是夜奔追爱的卓文君,都带着股不肯屈就的劲头。

    倒与时念本人有七分像。

    “你想啊,”

    关念慈压低声音,凑近柳瑛瑛耳边。

    “若真有蓝星,为何所有故事都合咱们的心思?为何那些诗词总能戳中世家与寒门的痛处?”

    她顿了顿,指尖在节目单上划出“时念”二字的影子。

    “我倒觉得,这些东西全都是时老板自己写的。”

    柳瑛瑛的眼睛瞪得溜圆:“自己写的?那她为何要说是蓝星译的?”

    “许是怕麻烦。”

    关念慈拿起块桂花糕,慢条斯理地咬了一口。

    “你想,一个青楼老鸨,突然写出惊世骇俗的诗词,那些酸儒会怎么说?定要骂她不守本分妖言惑众。”

    “可若说是蓝星译的,就成了异邦奇闻,反倒没人敢较真了。”

    她想起上次偷听到时念和乔章林说话。

    乔章林问“蓝星故事里的曹操若活到现在,会不会赞您的手段”。

    时念当时只是笑了笑,说“我哪有曹操的野心,不过是想让姑娘们站着挣钱”。

    那语气里的坦荡,哪像在说别人的故事?

    还有那首《兰亭序》,凝霜唱到“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时。

    她分明看见时念站在后台,望着戏台的眼神又软又涩,像藏着段没说出口的心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