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133章 时念点破世家局,太子渔利梦难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念咽下嘴里的馄饨,将汤匙轻搁在碗沿,清脆的碰撞声在安静的账房里格外分明。

    “你是想问,我为何把那些故事的全本就这么送出去?”

    浅醉攥着袖口流苏的指尖紧了紧,头垂得更低,声音轻得像落在纸上的蚊蚋。

    “阿福白天问您时,我就在旁边听着……可我还是想不明白,您花了那么多心思翻译、校订,怎么甘心平白送出去?”

    她顿了顿,忽然抬头,带着几分试探:

    “是……是因为流芝成婚时的那些流言吗?婴宁跟我说,您或许早就在布局,没那么简单……”

    时念望着她眼底的困惑与认真,忽然笑了。

    她眼角细碎的纹路在暖黄灯影里舒展,少了几分平日的锐利,多了些柔和。

    “能往这层想,已经很好了。”

    “不是我想的。”

    浅醉耳尖瞬间泛红,诚实摇头,指尖无意识地捻着流苏穗子。

    “是婴宁提醒我的,她说那些流言来得太巧,分明是有人故意挑事,您没揪出背后的人,绝不会就这么算了。”

    “那丫头倒是心思细。”

    时念笑着将案上的杏仁酥推过去,瓷碟蹭过桌面发出轻响。

    “用些?”

    浅醉捏起一块酥饼,指尖触到薄脆的酥皮。

    流芝成婚,时念站在温府门口,眼神冷得像寒冬的冰。

    那时她只当是念姐为流芝撑腰,如今再想,那双眼眸里藏着的,分明还有未说出口的算计。

    “流芝的事,我起初也以为是太子做的。”

    时念望向窗外,月光正顺着窗棂漫进来,在地板上铺成一层薄霜,连空气都透着凉。

    “毕竟宁家倒台后,东宫一直憋着股劲想报复,我们自然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她伸手拿起案上摊开的《蓝星诗词集》,语气慢了些:

    “直到除夕宫宴上见到付兴博,我才想明白。”

    “是那位太子少傅?”

    浅醉的睫毛颤了颤,捏着酥饼的手不自觉收紧。

    她对付兴博的记忆很深,宴上总端着副清高架子,看怡红院众人的眼神带着股说不出的轻蔑。

    “那日他刁难晚晴唱曲是假,借着戏文敲打怡红院才是真。”

    时念的声音沉了几分,指尖在书页上顿住。

    “你没瞧见他看《众志成城》时的眼神,那不是对戏文的不满,是对我,对怡红院。”

    她低笑一声,笑声里带着点嘲弄。

    “先前我把目光都放在明面上的对手,盯着太子,防着花月楼,倒忘了那些藏在文脉背后的人。”

    “您是说……那些文学世家?”

    浅醉抬头,手里的杏仁酥酥皮碎屑落在水绿色裙摆上,格外显眼。

    “付兴博是渠南付家的人,我听人说,他们家藏的孤本比盛京书院还多,连朝廷修书都要向他们借……”

    “不止是付家。”

    时念屈起手指,轻轻敲着案面,声音轻得像风,却字字清晰。

    “宁家、钱家还有孙家这些靠着祖辈藏书垄断南齐文脉的世家,哪一个不是把文化当成世家私有的特权?”

    “咱们这诗选两文钱一页,寒门学子省一省就能买一本。”

    “可他们书房里那些孤本,寻常人连摸都摸不到,咱们把书印得贱,把故事送得广,你说,他们那些千金难买的孤本,还能价值几何?”

    浅醉这才彻底恍然。

    “所以他们恨您,不是因为咱们是梁王的人,而是因为您断了他们的……”

    “没错,他们认为我的举动是在动摇世家的根基。”

    时念的目光越过窗棂,落在远处亮着红灯笼的戏台。

    “世家之所以能称世家,就是因为他们握着别人没有的东西。”

    知识、人脉、话语权。

    “寒门子弟想读书,得求他们,朝廷想修史,得靠他们,就连寻常百姓想听个前朝故事,都得看他们的脸色。”

    “可咱们把《蓝星诗词集》印得满南齐都是,等于把他们攥在手里的特权掰碎了,撒给了所有人。”

    这是刨了他们的根。

    浅醉想起流芝成婚时的流言,那些骂怡红院“青楼传书,污了文脉”的话,此刻终于有了答案。

    “所以流芝的婚事,只是他们找的由头?”

    “他们是想借青楼出身的污名,把怡红院的名声搞臭,让大家觉得,咱们传播的书也像青楼一样低贱?”

    “正是。”

    时念拿起汤匙,舀起碗里最后一个馄饨,热气袅袅升起,在她眼前缠成薄纱。

    “他们怕的不是流芝,是怡红院越来越大的影响,怕咱们把书送得更广,怕咱们把文脉从他们手里抢过来。”

    “那您送那些书……”

    浅醉的声音里终于有了点明悟。

    “是告诉那些世家,我时念不怕。”

    时念的声音陡然清亮,像檐角挂着的铜铃被风吹响。

    “他们越怕咱们传播,咱们就越要送,送到盛京的每个书肆,送到南齐的每个角落。”

    “不仅送书,还要让更多人看到咱们的戏,听到书里的故事。”

    她拿起案上的印本,指尖拂过金粉写就的书名。

    “何况,这些书会说话。”

    浅醉愣了愣:“书怎么会说话?”

    时念将书摊开,翻到“桃园结义”那一页。

    “拿到全本的书生们,会不会对着桃园三结义议论忠勇?会不会对着舌战群儒琢磨谋略?”

    “而这些议论会传到世家耳朵里,他们越是想捂,越是想禁,这些故事就传得越广。”

    “这火苗啊,他们灭不了。”

    她忽然起身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

    夜风卷着巷口残留的桂花香涌进来,吹得账册纸页哗哗作响,也吹乱了她鬓边的碎发。

    “我还在等一个人。”

    “等谁?”

    “王尤劲。”

    时念望着巷尾书肆的方向,那里还亮着一盏灯笼,像黑夜里的星。

    “他傍晚派人来传话,说今日,有个人一口气买了十套《蓝星诗词集》。”

    “是……是世家的人?”

    “八九不离十。”

    时念笑了,眼底却没什么暖意,反倒像结了层薄冰。

    她转身走回案前,“等他们真动手,咱们就把证据递到言中丞手里。”

    “你说,言大人要是知道,这些号称守护文脉的世家,为了垄断书籍,连普通工匠都要威胁、打压,会怎么参他们?”

    浅醉这才彻底明白。

    那些看似平白送出的书,哪里是赔本赚吆喝,分明是时念撒下的网;

    那些看似无意提起的流言,也不是被动应对,全是引蛇出洞的饵。

    她想起时念常说的“营销是心理战”,此刻才懂,这话用在此时,竟也这般厉害。

    “那太子呢?”

    浅醉又问,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

    “他就看着世家对付咱们,不插手吗?”

    “他?他巴不得坐收渔利。”

    时念端起馄饨碗,将剩下的汤一饮而尽,碗底碰撞桌面的声音带着点冷意。

    “若是世家斗倒了咱们,东宫能顺势收回梁王借怡红院扩大的影响;”

    “若是咱们斗倒了世家,他又能借着整顿学风的由头,敲打那些不肯站队东宫的世家。”

    她放下空碗,嘴角勾起一抹嘲讽。

    “可惜啊,他算漏了一样,在那些世家眼里,他这个太子,和咱们怡红院没区别,都是抢他们利益的人。”

    “真到了关键时候,世家宁愿两败俱伤,也不会让他得偿所愿。”

    窗外的月光更亮了,透过窗棂照在戏台的红绸上,泛着一层冷幽幽的光。

    浅醉望着时念的侧脸,忽然觉得她的心思,比《三国》里的诸葛亮还深。

    那些看似随意的举动,背后都藏着步步为营的算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