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月落沧海浮生劫 > 第十六集:旧伤新痕意难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沫月几乎是逃也似的回到了医谷。

    山林间的静谧与她胸腔内擂鼓般的心跳形成了尖锐的对比。她扶着谷口的篱笆,大口喘息,额际的冷汗被山风一吹,带来刺骨的凉意。慕容锋那双冷电般的眸子,仿佛仍在眼前,带着穿透一切的审视。

    他没有认出她。

    这个认知让她在巨大的恐惧后,生出一丝可悲的庆幸,随即又被更深的苦涩淹没。昔日那个在他面前精心装扮、只为求得他一眼垂青的沈家小姐,如今竟落魄到与他面对面而不被识出,这是何等的讽刺。

    她失魂落魄地走回自己的茅屋,甚至忘了先去向墨仁复命。直到在床沿坐下,她才发觉自己手中还紧紧攥着那包未能送出的药茶。

    “叩叩——”

    敲门声再次响起,依旧是墨仁平静的声音:“沫月,回来了?”

    沈沫月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心绪,起身开门。

    墨仁站在门外,目光落在她空空如也的手上,又扫过她苍白得异样的脸色,并未询问药茶之事,只淡淡道:“随我来。”

    沈沫月默默跟在他身后,来到平日看诊的屋子。屋内,阿竹正小心翼翼地给一个七八岁的男童胳膊上的伤口换药。那男童咬着唇,眼里噙着泪花,却倔强地没有哭出声。他胳膊上是一道寸许长的划伤,皮肉外翻,血迹斑斑,看起来是利石或树枝所致。

    “这是山下李婶家的铁蛋,淘气爬树摔的。”阿竹一边熟练地清理伤口,一边解释道,“方才师父看过了,说伤口有些深,需缝合两针才好得快,不留大疤。”

    缝合?

    沈沫月心头微动。她学过基本的清创止血,也见过墨仁处理更严重的伤势,但亲自上手缝合,还是第一次。

    墨仁已取出了桑皮线(注:古代外科手术用的缝合线,取自桑树皮内层纤维制成,具有一定韧性)和特制的弯针,用酒仔细擦拭消毒。他看向沈沫月,语气不容置疑:“你来。”

    沈沫月怔住了。她看着那男童胳膊上狰狞的伤口,又看向那闪着寒光的弯针,手指下意识地蜷缩。她方才在青石镇受的惊吓尚未平复,此刻又要面对如此具象的血肉之苦……

    “师姐,很简单的,我教你!”阿竹在一旁鼓励道,将位置让了出来。

    墨仁没有说话,只是将穿好桑皮线的弯针递到她面前,眼神平静,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沈沫月知道,这不是商量,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她想起自己立下的决心,要凭借医术立身,要拥有面对风雨的力量。若连这点血肉之伤都不敢面对,谈何其他?

    她深吸一口气,接过那冰凉沉重的弯针。指尖触及男童因疼痛而微微颤抖的皮肤,她能感受到其下温热的血流和生命的搏动。男孩因恐惧而睁大的眼睛,让她想起了昨夜在荒庙中,那个同样恐惧无助的自己。

    镇定,沈沫月,你可以的。她在心中默念。

    她回忆着墨仁教导的缝合要领:下针要垂直,深度要均匀,间距要合适,打结要牢固而不伤组织。她屏住呼吸,左手用棉签按住伤口一侧,右手持针,对准皮缘,稳稳刺入。

    一种奇异的、突破皮肉阻隔的触感传来,带着细微的“噗”声。男童疼得瑟缩了一下,却没有挣扎。

    她全神贯注,手腕稳定,引着桑皮线穿过皮肉,在另一侧出针,然后打上一个外科结。动作虽不如墨仁那般行云流水,却一丝不苟,精准无误。

    一针,两针。

    当最后一个结打好,剪断多余的桑皮线,沈沫月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她看着那被整齐对合、不再流血溢脓的伤口,一种混合着疲惫与成就感的奇异情绪涌上心头。

    “做得很好。”墨仁检查了一下缝合处,微微颔首,语气里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痛楚难免,但对愈合有益。医者,有时需如磐石,自身坚定,方能给予病患支撑。”

    他这话,似乎意有所指。

    沈沫月看着男童在李婶的千恩万谢中被带走,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这双手,刚刚完成了一次小小的缝合,稳定而有力。与之前在青石镇面对慕容锋时那几乎无法自控的颤抖,判若两人。

    慕容锋带来的惊悸依旧存在,心底关于父亲与魏霖的疑云也并未散去。但此刻,在这充斥着药香与生命韧性的医谷里,在亲手完成一次救治之后,她似乎触摸到了一点真正能够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东西。

    那东西,并非来自外部的庇护,而是源于自身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能力与心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