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明:忽悠朱标造反,老朱乐麻了 > 第21章 天赐良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退朝的钟声余韵未绝,文武百官如同潮水般从奉天殿中涌出。

    方才陛下那接连的重磅旨意——

    赏赐李善长前朝王府,任命宋濂为主考,严令工部督办考院。

    早已在每个人心中激起了巨浪!

    此刻,殿外广场上,气氛微妙而分明。

    以永昌侯蓝玉、郑国公常茂等为首的淮西勋贵们,立刻簇拥到了韩国公李善长身边。

    个个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兴奋和粗豪的笑容。

    “哈哈哈!韩国公!恭喜恭喜啊!”

    蓝玉声如洪钟,率先抱拳,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李善长的胳膊上。

    若非在宫禁之内,恐怕就要拍肩膀了。

    “陛下真是没忘了咱们这些兄弟!”

    “瞧瞧!张士诚那王府,啧啧,那可是江南头一份的宅子!”

    “还有这次恩科总监也落在您身上!”

    “这是天下士子仰望的差事!”

    “从今往后,多少进士都是您的门生啊!”

    “恭喜!真是双喜临门!”

    “有了这份清望,咱淮西兄弟的脸上都跟着有光!”

    常茂也笑着凑上前,年轻气盛的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得意:“就是!陛下还是念旧的!”

    “对咱们这些跟着他老人家刀山火海里滚出来的,就是仗义!”

    “不像某些人……”

    他话音故意拖长,眼神斜睨向正从旁边走过的浙东官员队伍。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那边听到。

    “读了一肚子圣贤书,到头来,这种实在恩典,还不是得落在咱们这些真刀真枪拼杀的人身上!”

    其他淮西勋贵也纷纷附和:

    “没错!韩国公,今晚必须摆酒!咱们得好好庆贺庆贺!”

    “陛下圣明!这恩典,咱们听着都提气!”

    “有些人啊,眼红也是白搭!哈哈!”

    他们口中虽在恭贺李善长。

    但那字里行间,无不在标榜自身“从龙功臣”的身份,并无不带着对浙东清流集团的挤兑和讥讽。

    李善长被众人簇拥着,脸上保持着矜持而得体的笑容,连连拱手谦逊。

    “诸位侯爷言重了,陛下隆恩,老臣惶恐,皆是陛下圣心独运……”

    但他眼底深处那抹受用和自得,却是如何也掩饰不住的!

    与此同时。

    另一侧,以刘伯温、宋濂为首的浙东官员们,则显得安静许多。

    他们大多面色平静,或低头整理衣袖,或与同僚低声交谈几句,仿佛并未听到那些刺耳的言论。

    刘伯温更是如同未闻。

    他身着简朴的官袍,面容清癯,眼神平静无波。

    对于常茂那几乎是指着鼻子的嘲讽,他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只是微微侧身,对身旁的宋濂低声说了一句:“景濂,恩科重任在肩,文章取士,关乎国运,万望谨慎。”

    声音温和,却自带一股沉静的力量。

    宋濂肃然点头:“伯温兄放心,濂必秉公持正。”

    说罢,刘伯温便不再停留,也无视那帮喧闹的淮西勋贵,领着几位浙东官员,步履从容地朝着宫外走去。

    背影清瘦却挺拔,自有一番不为外物所动的风骨!

    这番鲜明的对比,尽数落入了奉天殿偏殿那微微开启的门缝后,一双深邃而冰冷的眼睛里。

    朱元璋并未立刻离去,而是悄无声息地站在偏殿门后,如同蛰伏的猛虎,冷眼旁观着殿外这生动的一幕。

    当他看到淮西勋贵们围着李善长肆无忌惮地炫耀恩宠,讥讽刘伯温时…

    当他看到刘伯温那副淡然处之,仿佛超然物外的模样时…

    他的嘴角,缓缓勾起了一抹极其轻蔑,却又带着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冰冷笑容。

    好!

    很好!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让淮西那帮老杀才们继续得意,继续张扬!

    让他们觉得圣眷正浓,觉得可以高枕无忧!

    也让刘伯温那些浙东清流心中憋着一口气,甚至生出怨怼!

    只有这样,这两帮人才会继续斗下去,才会更加依赖他这个最终能决定他们命运的皇帝!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这把火,烧得越旺越好!

    朱元璋满意地收回目光,不再多看殿外一眼,转身,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偏殿的阴影之中。

    ……

    诏狱内。

    时光仿佛凝滞,唯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市井喧嚣,提醒着时光的流逝。

    叶凡盘腿坐在草席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膝盖。

    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眉头微蹙,喃喃自语:“奇怪……”

    一旁的朱标正捧着书卷,闻声抬起头,关切地问道:“老师,何事奇怪?”

    叶凡看向他,眼神带着探究:“我在想,陛下为何至今还不放你出去?”

    “这都关了有些时日了吧?”

    “按理说,气也该消得差不多了。”

    朱标闻言,脸上掠过一丝黯然,放下书卷,轻轻叹了口气:

    “或许……此次学生真的让父皇失望透顶了吧。”

    “顶撞君父,为罪臣强谏。”

    “父皇他,或许觉得我不堪造就。”

    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失落和自我怀疑。

    “屁话!”

    叶凡毫不客气地啐了一口,“你太小看你父皇对你的宠爱和期望了!”

    “在他心里,你这太子之位,比他的命还重要!”

    “关你进来,八成是磨砺你的性子居多,失望?或许有,但绝不到放弃你的地步!”

    他正说着,窗外原本模糊的嘈杂声似乎变得清晰了许多。

    隐隐约约能听到车马声、喧哗声,还有学子们激昂的辩论声,显得格外热闹。

    “咦?”

    叶凡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侧耳倾听,“外面这是怎么了?听着闹哄哄的,像是有什么大事?”

    朱标也仔细听了听,沉吟片刻道:“老师有所不知,眼下临近科举之期了。”

    “自元廷治下,科举时断时续,已有二三十年未曾正经举办过。”

    “此次更是我大明开国以来首次恩科,意义非凡。”

    “想必是天下各路的学子秀才们,都已汇聚京师,故而才如此喧闹。”

    “大明恩科……”

    叶凡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恍然。

    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极其有趣的事情,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而且笑声越来越大,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玩味和嘲讽。

    朱标被他笑得莫名其妙,一头雾水:“老师?您…为何发笑?这恩科有何可笑之处?”

    叶凡止住笑,但嘴角依旧噙着那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他看着朱标,眼中闪烁着精光。

    “我笑,是因为你的好机会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