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重九佩服的点头:“是啊,重一兄弟,咱看啊,你就是那什么读书人种子,要是能读书考科举,搞不好以后就是举人进士状元老爷了哎,可惜了啊……”
“我决定了,今晚我们也跟你一起去学识字!可不能差你太多啊。”朱重九更是重重拍了一下王重一的肩膀:“重一兄弟,正好那老师傅要你劈柴打水这些活,我们也能帮着你一起干,人多干的快嘛。”
王重一点点头,笑道:“好,跟我一起,只是……那位老师傅脾气古怪,你们一定要礼貌。”
夜色再次笼罩断臂老僧的小院。
当王重一身后跟着眼神热切又带着忐忑的朱重九和徐大出现时,正在院中老槐树下闭目静坐的老僧连眼皮都没抬。
“老师傅……今天有两个弟子也想跟您学认字。”王重一恭敬行礼。
朱重九壮着胆子,拉着徐大上前一步,学着王重一的样子,深深弯下腰,声音恭敬:“弟子朱重九(徐大),拜见老师傅,恳请老师傅慈悲…也…也教教我们认字。”
院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院外山风吹来的呼呼声。
断臂老僧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扫过朱重九和徐大的脸庞。
稍看了两眼后,他才用那干涩沙哑的语调毫无波澜地向朱重九问道:
“小秃驴,你叫什么?”
朱重九一愣:“弟子朱重九。”
“嗯。”
老僧的目光又转向徐大。
“你呢?”
“弟子徐大。”
“朱重九,徐大……看你们面相倒是都不一般。”
老僧会些相术,看出了些两人的根底,随即又闭上了眼睛。
“也罢,你们可以留下学识字。”
“但是之后就不要再带人过来了。”
“老衲喜欢清静,这地方容不下太多人气。”
“人多太吵,也碍眼,脏了我的院子。”
“再有人想识字,就由你们三个去教,别再来烦我。”
朱重九和徐大闻言一喜,齐声恭敬应道:
“是,多谢老师傅慈悲。”
当天晚上三人回去,说出了断臂老僧不再收人,但他们三人可以转教别人认字的消息,卯字号院里的其他小沙弥们也没多想,反而欢喜不用多跑一段路了。
次日寅时劳作前的短暂空隙,王重一坐在大通铺上,周围挤满了眼神热切又带着疲惫的小沙弥,朱重九和徐大也坐在一旁。
王重一拿出那本《菩提心经》,并未翻开,而是平静地开口:
“老师傅心性清静,不愿俗扰,但他点了我们的名,愿意把识字的法子通过我们来教大家,咱们杂役活重,晚上累得骨头散架,正好也免了大家累死累活摸黑跑那么远。”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稚嫩或沧桑但都写满期待的脸庞,最好目光定格在朱重九和徐大脸上。
“以后就由我们三人轮流教大家识字。”
一众小沙弥自然乐得轻松,欣然同意。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借着这个教认字的由头,三人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间成为了一众小沙弥们的首领级人物。
隐隐模糊排序出大哥二哥三哥。
聪明人气质的王重一老大。
忠厚大哥气质的朱重九是老二。
沉稳又可靠气质的徐大是老三。
之后三人的生活日子过的很快,也很充实。
每日忙完自己的活,就结伴而来老僧这里学识字,而在有了朱重九与徐大做对比后,断臂老僧极为明显的发现了王重一的不凡——学习效率堪称恐怖。
王重一有蒂柯系统,可以如同最高效的扫描仪与数据库,将老僧每讲一字一词,只需一遍全都记住,还能被完美拆解、解析、分类、存储、关联词义。
再加上王重一前世的现代思维模式,对抽象概念的适应力、逻辑推理能力,配合着蒂柯的实时整理,让他总能触类旁通,甚至有时在老僧讲透之前,就能抓住几个关键点。
断臂老僧教学过程中,他的眼神一直在变化,从最初的漠然、到惊异、再到一种深沉的探究与难以言喻的审视。
半个月后,王重一已经基本熟练掌握并深刻理解了《菩提心经》的关键术语和经文含义,老僧在讲解完一段艰涩的“空色”之辨后,看着王重一的眼神里,那清晰了然而非强行记忆的明悟之光,不由忍不住缓缓开口道:
“王重一,老衲活了近百年,看过自诩聪颖者不知凡几,能如你这般记性如刻,心思澄明者,着实不多见。”
“你是个有慧根的。”
“我相信这《菩提心经》你或许真能练出名堂来。”
“但是《菩提心经》除非能练到圆满境界,否则对武学进境并无太大益处。”
“老衲也是生了惜才之心,可以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有更好的选择换一本更好的内功心法,比如法成那里的《金刚童子功》,以你的心性智慧,若能苦练不辍三十年不破色戒,你有可能不到五十岁就能突破宗师之境!”
“怎么样?你选吧。”
王重一闻言心中大喜,连忙露出灿烂笑脸,在断臂老僧面前头一次露出嬉皮笑脸的少年性子:
“那个,老师傅,《菩提心经》和《金刚童子功》这两门内功心法,修行侧重各有不同,应该不冲突的吧?”
“嗯?臭小子,你想说什么?”
“回老师傅,我曾听人说过一句名言。”
“什么?”
“只有小孩子才会做选择,而大人……”
“——全都要!”
“哼!贪念作祟,犯了贪戒!”
老僧猛地冷哼一声,似是嗔怒的霍然站起,宽大的灰色旧袖袍狠狠一甩,作势拂袖欲走,动作间似乎带倒了一旁矮几上堆叠的陈旧书册。
“滚滚滚!以后休要再来!”
然而就在王重一真以为说错话时,就发现老僧起身离去时拂倒的书册中,露出了一本他极为眼熟的、边缘微翘、用暗黄绫子包裹的陈旧卷轴,赫然露出一角——正是那日在法成处见过的《金刚童子功》。
王重一嘴角一咧,露出无声的笑脸,没有一丝犹豫的拿起它塞进怀里,随后转身离开了院子。
院门关闭的吱呀声犹在耳边,槐树下的断臂老僧却停下脚步,目光落在王重一离去的方向,他角微不可查地抽动了一下,不知是怒是笑,干涩的唇瓣无声地吐出两个字:“…滑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