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历史的真实,如同他们脚下的大地,厚重得令人绝望。”雅典娜的声音第一次失去了那份智珠在握的从容,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我们无法污染他们的信息生态,无法束缚他们的未来,甚至无法动摇他们的过去…他们文明的根基,比我们最坚固的神域基石还要难以撼动。”
赫尔墨斯倚着他的蛇杖,脸上是深深的疲惫与困惑:“那我们还能做什么?承认失败,坐等信仰之源彻底枯竭吗?”
“不。”雅典娜猛地抬起头,眼中燃烧起一种近乎偏执的、属于战略家的火焰,“既然无法从内部瓦解,无法篡改他们的现实,那么,我们就重新定义现实!我们要创造一个完美的、自洽的、与他们的主流叙事完全对立的 ‘镜像宇宙’ !”
阿芙洛狄特眼中闪过一丝兴趣:“镜像宇宙?”
“是的!”雅典娜的声音变得高亢,带着一种创造与毁灭交织的狂热,“我们将动用所有的智慧与艺术权柄,在信息层面,构建一个完整的、逻辑自洽的平行叙事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我们是带来光明与进步的无私援助者,而他们的抵抗,是愚昧的闭关锁国,是恩将仇报!他们辉煌的文明成果,可以被歪曲为‘借鉴’甚至‘窃取’自更古老的西方源头!我们要让这个‘镜像’,看起来比他们的‘真实’更加真实,更加诱人!”
她看向阿波罗(光明、艺术、真理?此刻亦可成为谎言最华丽的外衣),看向缪斯九女神(艺术与科学的灵感源泉,此刻将用于编织最精美的幻象)。“我需要你们的力量!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在情感上动人、在逻辑上‘完美’的虚假现实!”
宙斯王座上的雷霆无声地聚集,不再是狂暴的宣泄,而是凝聚成一种冰冷的、决定性的力量。“去做!雅典娜!动用你全部的智慧,创造一个足以乱真的迷宫!我要让东方人,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找不到方向!”
理事会地下指挥中心,“周天星斗推演系统”监测到的异常,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峰值。
“警报!检测到超大规模、超高复杂度的信息结构正在生成!它…它不是攻击,也不是污染,它是在…构建一个并行的信息现实!”林璇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她面前的屏幕上,一个庞大、精美、内部逻辑自洽的暗色信息星云,正在迅速膨胀,试图包裹、渗透甚至替代原本稳定运行的青金色信息流。
陈远看着那结构精巧、几乎找不到明显破绽的“镜像宇宙”模型,感到一阵眩晕:“他们…放弃了解构我们的现实,转而开始凭空创造一个对他们有利的‘现实’?这需要何等庞大的计算力和…创造力?”
李靖的目光穿透那华丽的表象,看到了其核心的恶毒:“此乃鸠占鹊巢之策。若世人皆信其镜中之花,谁还顾得上培育真实之果?此战,关乎叙事之权,定义之权!”
这个被雅典娜精心编织的“镜像宇宙”,开始通过所有可能的信息渠道,向东方乃至全球渗透:
叙事框架的颠覆:
一套体系完备的“新史学”开始在网络空间流传,其核心论调是:西方神系并非入侵者,而是感知到东方宇宙“灵气”(他们称之为原始Aether)失衡,出于“宇宙公义”前来帮助稳定,却遭到东方“保守势力”的顽固抵抗。
东方的“灵能科技”,被描绘成是在西方“无私提供”的“基础能量法则”上发展起来的次级应用,并隐晦地暗示其核心原理“借鉴”了早已失传的亚特兰蒂斯技术。
东方英灵的接连胜利,被解释为“利用了西方神族的仁慈与克制”,是“不识好歹”的挑衅行为。
情感渲染的包裹:
缪斯女神们倾注了艺术的神力,将这个“镜像叙事”包裹在极其动人的情感外衣下。催人泪下的“神族牺牲”故事,描绘奥林匹斯神为了“拯救”这个“走入歧途”的文明,如何默默承受误解与攻击;慷慨激昂的“自由与开放”呼吁,指责东方的防御是“宇宙级的自私”,阻碍了“更伟大的文明融合”。
这些信息不再依靠逻辑取胜,而是直接诉诸人类共有的同情心、对“****”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可能站在错误一方”的恐惧。
“证据”链的伪造:
阿波罗的光明权柄被扭曲使用,制造出大量看似古老、实则凭空生成的“文献残卷”、“能量遗迹影像”,用以“证明”其叙事的“历史真实性”。这些伪造品工艺精湛,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这个“镜像的迷宫”,其可怕之处在于它并非完全虚假,它巧妙地嫁接、扭曲、放大了一些微小的事实碎片,再用庞大的、自洽的虚构逻辑将其串联,形成了一个足以让未经训练或内心不坚者深陷其中的认知陷阱。
就在这华丽的认知迷宫开始扭曲现实,试图在全球范围内争夺话语权与人心向背时,指挥中心内,两道并非以力量见长,却代表着东方文明思想基石与精神气象的磅礴意志,跨越时空长河,轰然降临。
一位,身着古朴儒服,面容温而厉,威而不猛,眼神中蕴含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与不容置喙的道德力量。他手中虽无物,但周身环绕着“仁”、“义”、“礼”、“智”、“信”的法则辉光。正是至圣先师,孔子!
另一位,同样身着儒服,气质却更为刚毅理性,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剖开一切虚妄。他手中托着一卷《荀子》虚影,强调“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辨合”、“符验”。正是强调理性认知与实践检验的荀子!
两位思想巨擘的显化,并未带来能量的冲击,却让整个指挥中心充斥着一种“浩然正气”与“清明理性”的氛围。
孔子目光平和地望向那片试图侵蚀现实的暗色星云,缓缓开口,声如洪钟,却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彼欲以虚名乱实,吾便以正名定分破之。”
荀子则冷哼一声,眼中闪烁着批判的光芒:“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又云: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 彼之镜像,华而不实,无辨无验,唯欺瞒惑众尔!”
两人的“理”瞬间融入“心网”与全球信息场,他们采取的反击策略,超越了技术层面,直指哲学核心:
第一重:正名定分 - 解构概念,还原真实。
孔子的力量,作用于所有被“镜像宇宙”扭曲的核心概念。
当镜像叙事将西方入侵定义为“无私援助”时,“正名”之力便穿透迷雾,清晰地界定“援助”与“入侵”的本质区别——前者基于请求与尊重,后者基于强迫与掠夺。这个概念被一次次澄清,植入每一个接触到相关信息的人心中。
当镜像试图将东方的技术成就归功于“西方源头”时,“正名”之力便追溯其真实的、独立的研发历程与理论根基,将荣誉归于真正的创造者。
这股力量,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剥离谎言华丽的情感外衣,暴露出其内核的概念偷换与逻辑谬误,让“镜像”的叙事根基开始松动。
第二重:辨合符验 - 实证破虚,事实说话。
荀子的力量,则更加直接和富有攻击性。他高举“实事求是”的大旗,引导着所有反击行动。
针对那些伪造的“文献残卷”和“能量遗迹”,荀子的“符验”法则驱动着最先进的科技检测手段与历史考据方法,无情地揭穿其作伪的痕迹,并将确凿的证据公之于众。
针对镜像叙事中各种缺乏事实支撑的宏大断言(如“西方神族的牺牲”),“辨合”法则要求其提供具体的、可验证的证据。当对方无法提供时,其言论的可信度便自然崩塌。
荀子的力量,如同铁锤,用无数确凿的事实,去砸碎那些精美的谎言水晶。他推动了一场席卷全社会的“求真”浪潮,鼓励人们重证据、重逻辑、重实践检验。
第三重:文化自信的洪流 - 以我为主,魅力碾压。
在孔子与荀子从哲学层面解构和攻击“镜像迷宫”的同时,理事会协调所有文化领域的英灵力量——从老子的深邃、孙子的智慧,到李白的豪情、苏轼的豁达,再到无数能工巧匠、医药名家、科技先驱的精神印记——通过“心网”,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向全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华夏文明。
这不是辩驳,而是展示。用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诗,用灿若星辰的文化成就,用解决现实问题的卓越智慧,用蕴含在平凡生活中的美德与韧性,形成一股无可抗拒的文化吸引力。
在这股磅礴的、充满生命力的真实魅力面前,那个精心编织的“镜像宇宙”,就像阳光下苍白的人造花,无论多么逼真,也缺乏真正的生机与灵魂,显得虚假而造作。
在欧洲某个中立国的大学礼堂里,一场关于“跨宇宙文明接触伦理”的国际研讨会正在举行。一位受镜像叙事影响的学者,正在慷慨陈词,论述西方神系的“援助者”身份。
这时,一位一直沉默的华裔学者站了起来,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用流利的语言,引经据典,从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黄金律,到现代国际法中的主权原则,清晰地阐述了文明间交往的底线。接着,他展示了大量关于东方灵能科技独立研发路径的公开论文、专利以及应用成果,最后,他动情地说道:“一个真正强大的文明,首先是一个真实的文明,它敢于直面一切,无需依靠篡改他人来证明自己。”
会场一片寂静,随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位持镜像论调的学者,张了张嘴,却发现之前准备好的那套说辞,在这种基于事实与逻辑的、充满文化自信的回应面前,显得如此空洞和无力。
而在东方的网络空间,一场自发的“#寻找真实#”主题活动如火如荼。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身边真实的传统文化、真实的科技成就、真实的生活变迁,用无数鲜活的个体经验,汇成了一股粉碎镜像的洪流。
西方神域,雅典娜倾注心力构建的“镜像宇宙”,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
缪斯女神们感到她们的艺术灵感正在枯竭,因为她们发现,无论多么精美的谎言,在东方那种根植于深厚历史的、活生生的文化魅力面前,都失去了感染力。
阿波罗则惊恐地发现,他用来“照亮真理”的光明权柄,此刻却无法“点亮”那个虚假的镜像,因为荀子的“符验”法则如同最苛刻的质检员,让一切虚假无所遁形。
雅典娜本人,这位智慧女神,怔怔地看着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是技术性的失败,而是她精心构建的叙事框架,在东方“正名”与“实证”的哲学力量面前,如同沙堡般瓦解。她感受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碾压——不是力量上的,而是文明底蕴和思想高度上的。
“我们…我们输掉的,不仅仅是一场信息战…”她喃喃自语,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绝望的神色,“我们输掉的,是定义现实的权利…他们的文明,拥有一种我们无法企及的…历史的定力与哲学的深度。”
宙斯沉默着,王座上的雷霆彻底熄灭了。他知道,信息与认知领域的战争,已经结束了。西方神系,一败涂地。
指挥中心内,孔子与荀子的虚影缓缓收敛那涤荡乾坤的思想之力。
孔子微微颔首:“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名正言顺,则邪说不能乱。”
荀子傲然立于虚空,掷地有声:“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以实正名,以验破虚,此谓知之至也。”
镜像的迷宫,在“正名”的智慧与“符验”的利剑面前,轰然倒塌。信息认知战的终章,以东方文明无可争议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接下来,被逼入绝境的西方神系,只剩下最后的选择——最原始的、也是最终极的,力量的对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