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全厂的党员都将参加这次的会议。
而这场会议的内容就是一场生产大会。
秦风此时也在51厂,所以他也顺带着旁听了此次大会。
虽然秦风想要低调,但他身为局领导,再加上覆铜钢子弹技术,想要低调都低调不起来,被刘厂长安排在了主位。
看着围绕着会议室长方桌端坐的数十名党员,刘厂长开口道:“各位同志,就在这几天我们厂干了一件大事。
在我们秦副局长的领导下,我们成功攻克了一项弹药的关键技术。
这项新技术可以让我们的子弹节省至少八分之一以上的铜料,生产成本至少降低三倍以上。
而且这种新式子弹可以达到黄铜子弹性能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刘厂长的话音落下后,就像是扔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满场哗然。
“这怎么可能?节省八分之一的铜料?俺们厂每个月为黄铜缺口愁得睡不着觉,这技术要是真的,岂不是救了命了。”
“额的神啊,要是性能真有八成,咱厂今年的任务指标肯定能翻倍。”
“我干了三十年弹药生产,从没见过子弹还可以这样搞——这秦局长简直神了,来我们厂不到半个月就搞出了这么厉害的子弹。”
“这秦局长的脑子是咋长的,这子弹还能玩出花来,我咋就长不出这种脑子呢。”
“都静静!”
刘厂长直接拍了桌子,之顿时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可见这位技术型的厂长在51厂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部里已经下达了命令,我们要单独开一条生产线专用用于生产新式子弹。
同时其他口径的所有子弹,在完成测试后,都将转为新式基材进行生产。
各车间都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旦测试完成,我需要所有生产线都全力生产。”
所谓的测试就是其他子弹都使用覆铜钢进行试生产。
如果确定性能能够接近黄铜子弹的话,所有子弹就都直接使用覆铜钢材料。
这样51厂在使用有限铜料的情况下,都能够实现弹药产能的翻倍。
而且不止是51厂。
别忘了龙国可是计划经济。
51厂这边取得突破,其他兄弟弹药厂直接沿用成熟技术进行生产,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国铺开生产。
这就是计划经济的优势,可以用最少的资源办大事。
如果是资本主义的话,想着的都是垄断,想要将技术分享出去?别说门都没有,连窗户缝都没有。
所以这项任务对于51厂来说也是一项战略任务。
散会之后,覆铜钢子弹的消息也在全厂迅速传播开来,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而秦风则是带着一个公文包来到了刘厂长的办公室。
看着疑惑的刘厂长,秦风直接开门见山道:“这覆铜钢子弹虽然解决了材料不足和产能的问题,但是却依旧还没有解决子弹合格率的问题。”
覆铜钢子弹革新的地方在材料,而不是生产工艺和设备升级,所以无法解决合格率的问题,这也是刘厂长现在最为头疼的问题。
之所以这种子弹现在还需要6分钱一颗。
除了产能暂时不足,无法分摊成本外,这合格率也是无法压低成本的核心原因所在。
这也是刘厂长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而现在秦局长提起来,难道他有办法?
想到这里刘厂长心中忍不住一阵激动。
此时的对于秦风是非常佩服的,他也坚信秦局长能够帮他解决这个最大的问题。
“我虽然在51厂呆的时间不长,但观察下来也发现了一个主要的问题,那就是企业管理,这个问题不解决,合格率的问题就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目前我们的工厂管理模式参考的主要是以苏熊‘一长制’为核心的马钢宪法。
这套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垂直命令和专家治厂。
在追求工业化原始积累的时候有一定效率,但也容易导致官僚主义和管理僵化。
与我国群众路线传统和实际情况产生矛盾。
现在你们51厂就存在这个问题,某些干部已经脱离了群众,存在着作威作福,外行指导内行等情况,根本就不尊重科学规律,这样下去可是会出问题。”
秦风的话说的很重,而内容也让刘厂长脸色大变。
因为这段话居然质疑苏熊的马钢宪法,这可是要犯错误的。
然而秦风并没有给刘厂长开口的机会,而是继续放王炸。
“管理体系僵化、生产脱离实际、干群关系疏离、规章制度不合理、分配存在平均主义,这些都是国内绝大部分工厂和企业都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只是在你们51厂。”
秦风这话说的越来越大胆,也是听得刘厂长满脸冷汗,都快要哭出来了。
局长啊,这话真是我能听的吗?
这些问题的确存在,但你如此露骨的指出是不是不太妥。
他心底正想着,出了这间办公室他就把这些话给忘了,不能害了局长。
“我曾经在西方待过,也深入研究过西方和苏熊的企业规章制度和企业管理模式,所以我总结出了一套具体的企业规章制度。
就是为了解决遇到的上述问题。”
听到这里刘厂长猛然看向了秦局。
“这套方案总结起来就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秦风就是从这个年代走过来的,对于这套鞍钢宪法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这套方案就是得到时间验证的,所以他才会在这个时候拿出来。
在他看来这套企业管理模式越早拿出来越好,不然等形成顽疾的时候再实施,就会麻烦很多。
这就和肿瘤一样,越早解决越好。
“两参一改三结合?秦局这是啥意思?”
听到这个陌生的名词后,刘厂长满脸的问号。
此时他心中不再害怕,如果真的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他就算豁出去也要搞,有什么问题大不了自己扛着。
秦风耐心解释道:“两参就是干部参与劳动,工人参与管理。
干部要定期参与生产劳动,不再是‘脱产干部’,这样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工作作风。
工人通过担任质量员、安全员等工管员,直接参与日常管理,加强他们对工厂的归属感,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
听到这个两参的解释后,刘厂长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样做的话,的确可以有效改善现在的干群关系,也可以激发工人的主人翁意识。
“这一改就是改掉那些脱离生产实际的规章制度。
比如为了完成生产指标,出现盲目生产,导致产品积压或者质量不合格。”
这个问题现在还不是非常突出,但再这样下去的话,这个问题迟早会爆发。
“三结合就是将工厂干部的管理能力、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人实际操作经验结合起来,共同解决生产难题和技术革新。
也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解决产品质量的问题。”
在解释完后,秦风不管依旧在震撼中的刘厂长,从自己的公文包当中拿出了厚厚的一叠档案放到他面前。
“这里装的就是我对于这个两参一改三结合方案的规划,我打算以你们51厂和626厂为核心进行试点进行改革。
只要出现问题立刻解决,完善方案,最后再向全国推广。
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胆量搞。”
说罢秦风便凝视着刘国华,观察他的表情变化。
如果他没有信心或者不想参与的话,那么秦风将会考虑换一个厂长。
他虽然只是管技术的副局长,并没有人事权,但却有着建议权。
这件事情关乎到未来战略,他无论如何都要推行下去,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
刘国华并没有让秦风失望,他并没有犹豫太久,抬头看向秦风。
“秦局,只要这套方案对国家有利,那我们51厂愿意充当这个改革先锋。”
他的话语当中充满了坚定。
他虽然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他能够看得出来这套方案对龙国的益处,那么就算付出自己的政治生命,他也义不容辞。
秦风深深的看了一眼刘国华。
心中也不住感叹。
在重生之前他见过太多因为各种原因而畏首畏尾的人了。
还是这个年代的人心思质朴淳厚,一心一意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不求回报。
其中就包括了那些隐姓埋名的科研工作者们。
没有这群人,龙国哪来的盛世繁华,军力强盛。
“秦局,这件事要不要和李局通个气?”
李局长毕竟是东北兵工局的一把手,工厂管理模式改革这么重大的事情。
如果不和李局长这个一把手通气的话,以后在工作中难免会产生间隙。
秦风思索了片刻后,同意了刘厂长的话。
在重生之前,他就在东北工作,他也知道这个李局长并不是古板的人。
反而他也非常推崇改革,甚至于这个两参一改三结合背后就有这位兵工局的一把手助推。
所以这件事情可以通知李局长,并且争取到他的支持。
“你把这份档案交给李局长就行,我接下来要去一趟一机厂。”
他口中的一机厂正是沈阳第一机器厂。
机床可是工业的基础。
如果有先进机床的话,飞机大炮坦克都能够生产出来。
所以这个机器厂也关乎到他对于未来的布局,秦风对此非常重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