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 第36章 许攸惊叹,刘备的决断之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席间。

    阴修与刘备越谈越欢。

    得知刘备尚未娶妻,阴修又借着酒劲拉郎配:“右校尉乃英雄人物,岂能无妻?阴某愿做媒,于族中挑选贤惠者许配为右校尉之妻。”

    钟繇、荀彧等人闻言,皆是一惊。

    盛礼宴请刘备还不够,竟然还要为刘备做媒?府君对刘备,未免礼之太甚了!

    南阳阴氏为春秋时代齐相管仲后裔,汉光烈皇后阴丽华亦出身南阳阴氏,虽说这些年阴氏没落了,但也远非寻常世家能比。

    在钟繇等人眼中,阴修做媒将阴氏女许配为刘备之妻,那是刘备高攀了,惊愕同时,也皆以为刘备会欣然应诺。

    若换个寻常武人,有颍川太守做媒去娶阴氏女,估计想都不想都会答应。

    刘备却不这般想,若阴修是要嫁亲生女儿给刘备,看在阴修的政治资源上刘备没准还真答应了。

    可一介族女,好事轮不到刘备,坏事刘备全担着,今后刘备发达了阴修还会趁机索要好处。

    这哪里是联姻!

    分明是阴修瞧见刘备有投资的潜力想要做媒投资,但又不想对刘备倾尽资源,这心意远不如糜氏心诚。

    甚至于今后刘备若是犯事了,阴修还有可能将许配给刘备的阴氏女逐出阴氏,与刘备撇清关系。

    这类无良事,在世家大族中也屡见不鲜,看似好意做媒,实际上与嗟来之食没区别。

    换个时间换个地点,在阴修说出这话时,刘备完全都可以拂袖而去,以示不满。

    而今还需与阴修合作,刘备也不好发作,遂胡诌道:“阴太守好意,我心领了。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况且我志不在此,若择阴氏女完婚,岂不是耽误良人?”

    话音一落,背后的赵云听得一愣:大哥这话,怎如此熟悉?

    阴修也是一愣,我竟被拒绝了?

    我堂堂颍川太守、出身豪门阴氏,主动为一介武夫做媒,竟然被拒绝了?

    在阴修耳里,刘备口中的“何患无妻”“志不在此”,与直接对阴修说“阴氏女还不配为我刘备之妻”没区别。

    婉拒之词看似有理,不还是瞧不上阴氏女吗?

    我南阳阴氏,竟也被小觑如斯?

    一股恼意自心底而生,又很快被阴修按下,若不是需要借助刘备讨贼立功,阴修都想拂袖而去了。

    阴修哈哈大笑,掩饰被婉拒的尴尬,举樽敬道:“大丈夫当以功名为重,右校尉真豪杰也!”

    钟繇、荀彧等人亦是惊讶。

    出身豪门世家的众人与阴修的观念大同小异,皆有一种“此子不识好歹”的想法。

    一介武夫,寒微出身,竟瞧不上阴氏女!

    惊讶之余,荀彧看向刘备的眼神,也更为忧愁了。

    尤其是刘备那句“志不在此”,让荀彧不由联想到荀攸的猜测:刘备参与了王芬的废立密谋,欲养黄巾为寇,以图大事。

    虽说有些不愉快的插曲,但宴会也算顺利,直到了亥时才散去。

    “刘备此番前来,恐非诚心讨贼,府君还需小心应对。”荀彧寻上阴修,再次提醒。

    刘备对阴修拉郎配的婉拒让阴修心有不满,这回听进了荀彧的提醒,道:“方才入宴前,阴某问过刘备。彼称是受蹇硕所迫,不得已才日趋百里抵达阳翟,更是仅带了三日干粮。若阴某是刘备,也断不会诚心讨贼。”

    话音一转,阴修的语气又充斥自信:“彼之粮草皆要由阴某提供,也由不得他。文若可将粮草盯紧些,既不能让刘备寻到质问借口,又不可让其过于无忧。这讨贼之功,阴某势在必得!”

    另一边。

    返回军营的刘备,立即唤来了许攸,将宴席诸事述说。

    得知刘备婉拒了阴修做媒,许攸的脸色也逐渐凝重:“恕我直言,右校尉即便不愿娶阴氏女也应假意答应。阴修素重颜面,主动为右校尉做媒却被婉拒,心中必生怨言。”

    刘备初时没想太多,直到宴席结束后被冷风一吹才觉察到不对,故而急招许攸询问,此时听许攸一分析,刘备这才明白其中关键。

    即便刘备身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也改变不了刘备的武夫本质。

    在世俗观念中,阴修为刘备做媒是在礼贤下士,刘备却以“何患无妻”“志不在此”婉拒,这是瞧不起阴修、瞧不上阴氏女。

    “事已至此,子远可有良言教我?”

    错就是错了,刘备也不否认,与此同时,刘备也不内耗,人人都会犯错,都会有失言的时候。

    与其去纠结已经发生、不能改变的事,不如专心去思考接下来的应对。

    刘备的从容,让许攸暗暗惊叹,遂道:“黄巾贼兵围阳翟,乃是为了求粮过冬,即便一时退去也会卷土重来。故而在鲍鸿和夏牟抵达之前,阴修依旧还得仰仗右校尉。”

    见刘备点头认可,许攸又道:“依我之见,既然已经得罪了阴修,不如再得罪狠一些!倘若黄巾再来,右校尉可趁机多要钱粮。等退了阳翟黄巾,右校尉可立即兵入葛陂去见豫州牧黄琬,具言击退阳翟黄巾的功劳。”

    “只要黄琬认可右校尉之功,阴修便不足为虑,花钱买官是阴修抹不去的污点,也是黄琬最痛恨最厌恶之处。若阴修敢有中伤右校尉之词,都不用右校尉自辩,黄琬自会怒斥阴修。”

    “兼之黄琬初为豫州牧,各郡太守国相不服者甚众,右校尉能让阴修吃亏,亦是黄琬心头所愿。只要有黄琬认可右校尉,哪怕将整个豫州的官吏都得罪了,也无伤大雅。”

    许攸之言,正合刘备心意。

    既不用舔着脸去奢求阴修的谅解,又能为豫州牧黄琬解决麻烦,这才是刘备所需要的良言。

    “子远之言,甚合我心,就依此计。”刘备目光灼灼,决断亦是痛快。

    与人交往,不可能事事都能顺心如意,若是不顺心了,那就将不顺心的由头干掉,念头也就通达了。

    刘备的果决,让许攸的心情也是不错。

    先前为王芬谋划时,许攸所献之策,王芬往往犹豫不决,这也是王芬废立之事会沦为笑话的原因之一。

    而今为刘备谋划时,不论是认可还是不认可,刘备都会果断的给予许攸答复,有决断之能,方能为人主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