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巾之乱是大乱,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貌似没问题。
然而似曹操这等常年混迹于宦海的,眼光见识远胜于常人,朝廷腐败,千疮百孔,已有大乱来临之兆。
黄巾之乱,只是一个开端罢了。
自古以来,真正导致大乱的,从来都不是底层百姓,而是底层百姓之上的肉食者。
不满于现状的肉食者为了分得更多的肉,便开始对其他肉食者肆意攻杀兼并,而坐享其成者又不愿放弃到手的肉,双方就为了分肉而大打出手。
然而,肉食者是不会亲自下场厮斗的,下场厮斗的往往都是受肉食者胁迫的底层百姓。
如诗所言:伤心秦汉进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没能自刘备处套得实话,曹操也不再久待,简单叙聊一阵后便借故离开,刘备亦不挽留。
似曹操这类人,最忌讳的就是与其谈论太深。
刘备会对底层的武夫推心置腹,也不会对心机深沉的曹操妄谈真言。
曹操刚走,关羽、张飞双双入内。
刘备与曹操谈话时,已令二人在帐外守候,避免无干之人凑近营帐听到了不能听的秘密。
“大哥,这曹操贼眉鼠眼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切莫与之走得太近。”张飞刚一入帐,大嗓门就响起。
关羽的脸上亦有轻蔑:“此人言行不诚,关某甚为不喜。”
虽然二人并没有听出曹操的话外之音,但二人对曹操的第一眼印象就颇为厌恶。
然而洛阳重地,心机深沉者不知凡几,似曹操这等言行不诚之人比比皆是,刘备同样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自然不会轻信曹操。
相较而言,刘备更在意刘宏对西园诸校尉的正式任命。
若曹操所言是真,那么王芬在冀州谋划之事已经败露,等待王芬的就是刘宏的问责。
这其中是否会有人借此构陷刘备与王芬私通,尚未可知。
但以刘备对何进、张让及其麾下官吏的了解,没人借此机会构陷刘备才不正常。
毕竟,王芬的谋划不是一天两天了,而刘备是四月入的洛阳,在时间上是有为王芬作内应的可能性的!
若在这个节骨眼上,到手的西园校尉还飞了,那刘备真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而事实上,也的确有小人在谗言构陷刘备。
先是挨了揍的吴匡在何进面前诋毁刘备,何进就上表称疑刘备与王芬勾结;后有张让指使义子张丰控诉刘备在安喜县无礼,更是虚构了刘备不满刘宏卖官鬻爵祸国殃民。
之所以刘备没有被传召问话,是因为不论何进的上表还是张让义子的控诉都被刘宏压下来了。
在位二十年,刘宏虽然不擅长治理国政、扭转积弊,但却擅长宦海权斗、帝王之术。
何进和张让看似在除掉刘备,实际上是想架空刘宏,让刘宏不得不继续倚仗何进和张让。
显然,刘宏不是会个坐以待毙的,何进和张让闹得越欢,刘宏对刘备就越是器重。
这两个多月以来,刘备能自刘宏处索要到大量的武器、甲胄、珠宝、玉石等,也是刘宏默许的。
否则以刘宏的贪婪,不找刘备要钱就不错了!
除了蹇硕和刘备外,似袁绍、曹操等,那都是各自出钱补贴了军需的。
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豪族袁氏,不会缺钱;在位期间,逢钱必贪的巨贪曹嵩,同样不会缺钱。
鲍鸿在西凉平叛时,也常趁着军队征调物资之际侵盗官物,赵融、冯芳、夏牟更是没有手脚干净的。
即便是蹇硕,平日里贪污及收受贿赂也不少。
反正缺钱了让众人补就行了,若是断了文武财路,还得走私库拿钱补贴文武,权衡之下,刘宏就选择了睁只眼闭只眼。
唯有刘备,出身低微、没家世托举、还不贪污受贿,若不给刘备补贴,刘备都没钱养兵,更别提为刘宏效命了。
万一穷疯了的刘备跑去找别人资助,那刘备练的兵是否还听刘宏的,就犹未可知了。
何进虽然与刘备有过节,但何进的弟弟何苗却对刘备颇为照顾,若刘备真去找何苗资助,何苗为了提高今后的话语权,必不会拒绝!
刘宏器重刘备也与刘备的“毫不见外”有关,缺钱了就找刘宏要,这在刘宏看来:刘备是真心想为刘宏效力,也是真心想为刘宏练兵。
不仅如此,刘宏还在诏令王芬入洛阳的圣旨中特别加了一句:朕欲以刘备为西园军右校尉。
看似与诏令王芬入洛阳无关的话,实际上是在暗示王芬:朕对刘备很器重,不管你是真谋反还是假谋反,别牵累刘备,否则后果自负。
刘备不知道刘宏在背后的操作,自曹操离去后,刘备加强了对麾下千人的训练。
自四月初到八月初,将近四个月的强训,也让这千人的形象气质都焕然一新。
即便还未经历实战,也足以看出强军气貌。
一支军队,最大的士气来源于信仰,有信仰的军队,士气才是最高的!
而刘备给麾下将士灌输的信仰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之所以选用礼记之言,是因为刘备既不想让麾下将士成为刘宏的死士,又不想让刘宏怀疑自己的私心,唯有将个人信仰上升到天下信仰,格局才会打开。
即便刘宏听不到“愿为陛下效死”这类个人信仰,也能听到“愿为大汉效死”这类天下信仰。
这也是刘备会开展全军脱盲的意义所在。
读书能启智,也能让人真正明白他们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到了八月初八,刘备久等的诏命也终于到来。
刘宏降诏,建西园军,设西园八校尉,以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刘备为右校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