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家生子的发家之路 > 第14章 这东西正经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母女二人来到小厨房,小厨房在主院的后边,又靠近老夫人的院子,但白家节俭,主家的吃食都是走的大厨房,因此小厨房修建后也没有开过火,但隔三岔五的还是有人打扫的。

    柳叶进了小厨房就不住的打量,厨房不大,就只有大厨房五分之一的大小,就一个大灶,因为没有开过灶,因此灶上没有锅,隔壁还有个小储物间,。

    “阿娘,这小厨房挺不错的,咋没有开过火?”柳叶问。

    张秀芳回道:“老夫人节俭,觉得大厨房就够做吃食了,小厨房这边再开火,倒是浪费柴火。”

    柳叶闻言,心下咋舌,没想到三品的诰命夫人如此的节约,连开个小厨房,都要算着账。

    但后来柳叶才知道,哪里是老夫人节俭,而是老夫人借此宣扬自家的节俭。

    毕竟蜀地这边有井盐、蜀锦、茶叶,都是来钱的东西,在这里当官不表现得节俭一些,只怕朝堂的人就要怀疑白大人贪污了金银财物,家里才能大肆挥霍。

    张秀芳将厨房的窗户推开,关了门,找了个能够看到窗户外的角落,将保护放在靠墙的案板底下,想借着墙壁遮挡住外面的视线,同时好盯着外边没有人偷听。

    包袱里放着的是张秀芳从干娘那里传来的菜谱,是传家之物,由不得她不谨慎,而且这东西的来历有些不大好说,反正不大正经,因此张秀芳更加警惕了。

    “阿娘,咋有这么多本?”柳叶手快,将包袱与桐油纸拆开来,本以为就一两本书,没想到竟然有八九册。

    张秀芳道:“这里边有三套书,这一本是做点心的,我之前数过,竟有五六十种。有蒸制的点心、炸货还有烘烤的、水煮的。但我不大认识字,只会其中十来种简单的,还是你老阿奶在的时候她手把手教的。”

    柳叶闻言,就从张秀芳手里拿过书册,翻开来看,令她有些惊讶的是,上面抄录的文字还挺端正,蝇头小楷,算不得写得有多好,但能看明白。

    粗粗的翻了一下,每样点心,就记了个名字,材料份量,跟大致的做法。写得很简略,而且有些地方的字体比划飘忽,显然是抄录的人心里慌张,手下的笔画也乱了。

    张秀芳见柳叶看得认真,随口问道:“看得这么入神,这上边的字,你认得全不?”

    柳叶道:“阿娘,阿爹教的那些字我都记住了,你跟阿爹不在家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我还跑到隔壁的院子,找那个老账房苏娘子问过。”因此,柳叶早就将这里的字认全了的,就连好些变体字,也认得的。

    张秀芳听了这话,虽然高兴,但还是弯腰一巴掌打在柳叶的屁股上,手不重,嘴里嗔怪道:“谁叫你乱跑的,不是说了叫你待在屋里别乱跑吗?要是跑出去被拐子抱跑了咋办?”因着闻家三个孩子模样都不差,因此张秀芳跟闻狗儿上差的时候,再三叮嘱家里的孩子不许出门。

    柳叶讨好的笑道:“阿娘,我没乱跑,我就去隔壁的院子,找苏娘子问字。别的,哪里都没有去。”

    张秀芳这才消气,随后拷问道:“我跟葛大娘她们出门将门从外边锁的,你怎么跑到隔壁院子的?”

    柳叶嘿嘿笑道:“后墙根不是有个狗洞吗?我钻过去的。”

    张秀芳无奈,拍了一下她脑袋:“狗洞你也赚?咋那么皮。”

    柳叶讨好道:“我最开始可听话了,就在家复习阿爹教的字,但好多字一次记不住,我问阿姐跟阿兄,他们也记不清楚,我听到隔壁有动静,就大着胆子攀墙头问院子里的人,那苏大娘就我拿着草纸认字,考了我几个字后,就指点了几句。后面我爬狗洞过去,给她打扫院子,她就不嫌我烦,就偶尔教我一些,我现在三百千都记完了,还学了些说文解字。”

    柳叶说着,张秀芳眼眶微微泛红,觉得是他们做父母的没用,反倒耽搁了柳叶。

    她女儿如此的聪慧,就跟着闻狗儿这个半吊子,就学会了不少字,苏账房那边能教的又有多少,就靠着这些就认全了字,说出去谁不说句聪慧,是个读书的根苗,可跟着他们这不中用的父母落了奴籍,失了科举的机会,着实让人难受。

    柳叶瞧见张秀芳红了眼,想了想就明了缘故,就故意抱怨道:“不过后面苏账房教我学啥子论语,我记了几句,但理解不了意思,苏账房就拍我脑袋,说我只是个死记字的,空有一副好记性,却是个榆木脑袋,进学堂是最招先生气的那种。阿娘,你说苏账房要求也太高了,我能认识字就不错了,科举那是天上的文曲星才能干的事情,我哪里做得了?”

    听她这样说,张秀芳好受了些,只因柳叶现如今的年纪小,张秀芳没想到她竟如此的老成,还能想出这些话儿来宽慰人。

    张秀芳心里想着,他们夫妻虽然有些小聪明,但前边两个都是内秀的,不算多出众,老三虽然看起来聪明,但想来一样的血脉,她再聪明也不过是比她哥姐强一点儿,只是外露的聪明劲儿,才显得格外的精明。

    扯了一堆闲话,张秀芳又拿出另外两本册子:“那本是点心,这两本是做卤菜、酱菜、凉菜、各种酱醋的。这五本,才是好东西。”

    柳叶闻言,就伸手拿了一册,翻看来一瞅,惊讶的瞪大眼睛。

    只见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

    【冬瓜皮汤瓜皮三钱蜂蜜若干加水煎熬入蜜常服止咳疾】

    又翻了两页:

    【鱼腥草银花猪肺汤鲜草一两金银花五钱杏仁五钱猪肺四两猪肺切片手挤去血沫炖煮成汤常服止咳消肺热】

    柳叶阖上书册,这居然是药膳!

    这东西在哪个时候都是好东西!

    柳叶双眼亮晶晶的看向张秀芳:“阿娘,这可是好东西。”说着,她低头将五本册子翻看了个遍,发现最后一本册子是“粥篇”但没有写完,越到后面书写的笔画越飘忽,显出抄录者慌乱之感。

    柳叶看向张秀芳,小声的问道:“阿娘,这书它来历……正经吗?不会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