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有人的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
他们的目光,死死盯在那位刚下车的老人身上。
李安书记和几位县领导已经快步迎上,脸上挂着演练过无数次的、最热忱的笑容,准备好的欢迎词就在嘴边,蓄势待发。
然而,王振国院士的视线却径直穿过了他们。
他掠过了云州书记,掠过了县委书记,掠过了一张张挂着标准笑容的脸。
这些在他眼中,仿佛都只是没有意义的背景。
最终,那道锐利得惊人的视线,无比精准地锁定了人群最后方,那个只穿着一件简单白T恤的年轻人。
许易站在原地,没有动。
他清晰地看到,李安书记脸上的笑容出现了一瞬间的凝固。
他也看到,张翔书记微微抬起、准备搭话的手,尴尬地悬停在了半空。
有趣。
许易心底,冒出了这两个字。
下一秒,让所有官员心脏骤停的场面发生了。
王振国院士,这位连云州书记都要亲自屈身开车门的国宝级泰斗,竟然理都没理近在咫尺的两位书记,迈开腿,径直朝着许易大步走来。
他的步伐极大,带着一股不容分说的急切。
那双陈旧的布鞋踩在泥土路上,每一步都又快又稳,掀起淡淡的尘土。
整个场面,安静到诡异。
李安书记的嘴巴还保持着准备开口说话的形状,表情已经彻底僵住。
他脑子里预演过上百种接待方案,唯独没有眼前这一种。
这位国之栋梁,竟然连最基本的场面功夫都懒得应付?
在所有人呆滞的注视下,王振国已经站定在许易面前。
一只苍老却筋骨毕露、异常有力的手,主动伸了过来。
“你就是许易同志吧?”
老人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带着一股子科研工作者特有的穿透力,在这片安静的空地上回响。
许易连忙伸出双手,握住那只手。
掌心传来的触感粗糙而滚烫,是常年劳作留下的印记,那股握力,完全不像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
“王老,您好,我是许易。”
王振国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眼神里没有客套的欣赏,更多的是一种科学家审视稀有样本时的探究与狂热。
他用力地回握了一下,似乎在用这种方式确认眼前这个年轻人并非幻觉。
“好!好啊!”老人连说两个好字,语气里的赞叹货真价实,“比照片上看着更精神!”
被晾在一旁的张翔书记总算找回了声音,连忙上前打圆场,脸上挤出温和的笑容:“是啊王老,许易虽然年轻,可做出的成绩,我们这些长辈都汗颜,英雄出少年嘛。”
他正想再多铺垫几句,王振国却猛地一摆手,直接打断了他。
“场面话,不说了!”
老人的目光灼灼,死死盯着许易。
“许易同志,我这次来,不为别的,只为看你的地,看你的种植模式!”
“到底是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种出那种品质的东西!”
“咱们现在,立刻,就去地里看看,怎么样?”
“我这一路上,心早就飞到你那片农场里去了,一刻都等不了了!”
这番话,急切得近乎失礼,让旁边的领导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许易却笑了。
他能感觉到,这位老人是真的急了。
那种对未知农业技术的纯粹渴望,已经压倒了所有世俗的规矩。
他瞬间明白了。
许易微微侧身,对着不远处那座银白色的庞然大物,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语气干脆利落。
“王老,各位领导,这边请。”
……
通往超级生态农场大门的路不长。
王振国几乎是甩开了所有人,和许易两个人走在最前面。
张翔和李安两位书记跟在后面,甚至要小跑几步才能勉强跟上他的步伐,样子颇为狼狈。
当那扇浑然一体、闪着金属冷光的巨门出现在眼前时,王振国的脚步才终于停下。
他仰头凝望着这座充满未来感的建筑,浑浊的眼眸中,是一种混杂着期待与紧张的炽热光芒。
许易走到门边,拿出黑色的门禁卡,轻轻一刷。
“滴——”
在一阵低沉的嗡鸣声中,巨门缓缓地向两侧滑开。
那一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王振国站在最前面,首当其冲。
门开的瞬间,一股气息扑面而来。
不是简单的空气清新。
而是一股……浓郁到化不开的,充满了原始生命力的“活”气!
他身体猛地一震!
他作为顶级农业专家,一辈子都在跟土地和作物打交道,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这意味着,门后的那个世界,拥有着一个近乎完美的、独立的生态循环!
他再也按捺不住,不等门完全打开,就侧着身子,第一个挤了进去。
待所有人都跟进后,身后的巨门缓缓合拢,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
一步之遥,两个世界。
当门内的景象,完整地呈现在王振国眼前时,这位见惯了风浪、为国家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老人,彻底停下了脚步。
他往前抢了半步,身子却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跟在后面的张翔书记眼疾手快,连忙伸手去扶。
“王老,小心!”
王振国却像没听见一样,一把挥开他的手,双眼圆睁,死死地盯着前方。
他整个人,像是一尊被钉在了原地的雕塑。
入眼所及,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所有的作物都以一种近乎野蛮的姿态,展现着生命的极致。
但他没有沉浸在这种宏观的震撼里。
他的专业本能,让他第一时间疯狂扫描着所有的细节!
不对!
一切都不对!
他的大脑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将眼前所见与自己脑中存储了五十多年的农业知识库进行疯狂比对,得出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矛盾到荒谬的结论。
大型农机的痕迹呢?
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留下的车辙印在哪里?
没有!
地面平整得像一块无瑕的绿色地毯,没有任何重型机械碾压过的痕迹!
灌溉系统呢?
传统的喷淋头、滴灌带,甚至更先进的隐藏式管道呢?
也没有!
他看不到一根水管,听不到一个水泵的轰鸣,可每一寸土壤的湿度,都完美得像是用超级计算机精准计算出来的结果!
整个农场除了植物本身细微的生长声,就只剩下一种极其轻微的,仿佛是整个空间都在呼吸的背景嗡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