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 第28章 订阅量上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都看的激动呀!太让人感动了。”

    高如星一把鼻涕一把泪,作为一个真的经历过那抗战十多年的他来说,特别能够感同身受,这种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

    “嗯,看的我眼泪都止不住的流。”

    雷远生边看边叹息,然后一页又一页的翻到下一篇……最后看到了结尾。

    唯一存活下来的伍万里正抱着哥哥的归回罐子消失……结尾。

    “这结尾还挺有深意的。”

    高如星说道:“我觉得小周想要表达的意思下抗战结束了,但是斗争仍在继续,对吗?”

    所谓解读解读,就是一群读者自己发挥想象解读作品,就算是周旭没有的想法他们都能够解读出来。

    “我觉得真有这个感觉。”

    ……

    《长津湖》这个片子,是一个很典型的宣扬爱国主义的抗战片子,没有极其突出的地方,但是胜在中庸。

    比之《东极岛》甚至一些歪屁股的电影要好。

    当年甚至一举拿下来了五十七亿的票房冠军的好成绩,足以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改编成为小说的话,通俗性是可以保证的,也就是读者至少能够感兴趣。

    或许没有《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一类抗战片的深度,但是及格成绩是有的。

    其制作的标准是很高的。

    第一,写剧本的是国内最富盛名的,也是写下来《团长》《士兵突击》等一系列作品的兰晓龙。

    导演组也很强大,一个是徐克,徐克可谓是拍武侠的奇才,放在国内影史也是一个人物的,另一个是陈凯歌,小诗人就不用说了,发挥正常是很有水准的。最后一个是拍《红海行动》的林超贤。

    导演组、加上剧本组的,最终这部电影才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现在雷远生两人看到的就是周旭凭借电影出来的故事。

    高如星最后惊叹,他说道:“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写下来的作品!”

    不过这种作品被年轻人写出来并不算是奇怪,例如王蒙当年的《青春之歌》就是火遍全国,因为他写这本书的时候点燃了全国青年人的热血。

    雷远生点点头:“也是我小人之心小瞧他了。”

    周旭早上拿着一篇报道,走进了大门。

    每天写几百字报道,对于他来说是十分轻松的,只要自己晋级成为中级或者是稍微成为上尉的创作员,就不用写其他工作了!

    “哎!小周,你来了!”高如星招招手和周旭打招呼。

    “高老同志。”

    “不用这么见外,你和他们一样叫我老高就好了。”

    周旭意外,这群人怎么今天对自己的态度都好起来了呢?

    “周同志,这篇小说是你写的吧?”雷远生把那本《解放军文艺》拿出来。

    周旭不太清楚具体发表时间,就知道是这个月,没想到现在就发表了他说道;

    “是我写的,也多亏了刘家驹编辑指导了才能发表的。”

    雷远生十分的佩服的点点头:“哇!周同志,你就别谦虚了。十八岁就能发表小说,已经远胜无数的同龄人了。”

    高如星说道,言辞恳切:“这样的成绩就算是我们的军区也是少见的。”

    这么一说,弄得周旭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两人一阵夸奖。

    高如星看了一眼时间,立马站起来,有些着急的说道:“我下午还有排练,你们两人先聊,我先走了。”

    ……

    《解放军文艺》杂志社。

    “喂喂?”刘家驹接过电话。

    电话那头:“喂喂!这里是济南军区XX营XX连,这位同志您好,是这样的,《解放军文艺》这一期的小说写得很优秀,部队里面有不少的同志都没有分配到杂志,我们部队希望在月末订阅三十份,顺便加订一年的量。”

    “三十份?好的我记下来,大概十天后能发过去。”

    三十份看似不多,但是这只是一个部队,还有其他无数的部队正在订阅呢!

    小说发表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小一个星期了,从各方军区内部的反应来说,小说的评价还是不错的。

    毕竟《解放军文艺》内部先行订阅,每一期都能够精准的得到部队内部的战士们观看小说的评价。

    如果小说写得优秀,不少的部队会加大这一期的订阅量,所以仅仅一个星期过后,就有着不少的营地打电话过来要求订阅了。

    刚刚那个电话只是这些打过来的其中一个而已。

    刘家驹对着刘松林说道:“你看看,我说了当时就应该听我的,把这篇小说提前到一月发表,现在你看看,影响力多大!”

    刘松林笑道:“对对对,小说成功都是您老的功劳,慧眼识珠!”

    “别给我阴阳怪气呀!”

    “没呢,我真心夸奖您慧眼识珠,不过我更加意外的是,周旭同志作为一个新人作家,成绩做的这么的优秀,这真的是未来可期。”

    这刘家驹没意见,周旭要是再写几部类似的作品,不论是抗战小说,还是其他小说,只要质量差不多,未来说不定还能评个高级创作员。

    最优秀的高级创作员,甚至能评级少将、中将。

    这在部队里面难道不是未来可期吗?

    “不行,我得打个电话问问,保不齐他还有新作品呢!”

    刘松林笑道:“别的作家一年就能写出来一篇中长篇小说呢,现在您去逼他多半是憋出来的,质量参差不齐,还是等两月过完年吧。”

    “哎!就是不知道这篇小说在社会当中的影响力如何了!”

    “多半也不会差的,部队里面和社会里看小说的不都是人嘛?”刘松林说道。

    其他几位编辑这时候纷纷走过来恭贺刘家驹。

    “老刘,刚刚又来电话了,这次是XJ的,直接要了五百份!”

    “部队里面的销量,一个星期也有快十万册了吧?这一个月奔着五十万册去了,要是加上外面的二三十万册,至少也要七八十万册了!”

    这群编辑自然知道这一期杂志是哪篇小说最有影响力,因为部队打电话来的时候,点名的是“《长津湖》”,可不是其他作品。

    编辑生涯就是为了培养出来优秀的新人,和优秀的作品。

    周燕如出名是因为她带出来了苏童、余华……

    其他编辑也是如此。

    周旭算是刘家驹的一个履历,自然都羡慕刘家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