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573章 法正和孟达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国庆节快乐哇!)

    (这两章剧情比较连贯,不好分,一起发)

    “跑什么跑?”

    被称为‘孝直’的少年一脸淡定的说道:“子敬,这支兵马的装备如此精良,一看就是精锐。”

    “如今在关中,除了大将军以外,还有谁麾下能有如此精锐之军?”

    “安心啦,大将军麾下之军纪,素来严明,不会侵害我等百姓的。”

    ‘子敬’闻言略微放下心来。

    也是。

    张新的大军来了关中好几次,从来就没听说过劫掠百姓之事。

    果然,为首那将缓缓行来,翻身下马,朝着二人拱手一礼。

    “在下张青,见过二位。”

    张新此番出巡,本来就是临时起意。

    为了不惊动地方,给沿途吏民带来麻烦,影响春耕,这一路上他用的皆是化名。

    “张青?”

    ‘子敬’心中暗思,“没听说过啊?”

    张新麾下的将领,较为出名的也就被封侯的那几人,还有郭汜、樊稠等人。

    其余人尚未迎来属于他们的成名之机。

    “此人姓张,又年纪轻轻便能统领如此精锐,莫非是大将军族中之人?”

    ‘子敬’思及此处,眼神顿时变得火热起来。

    “既然如此,这般大好机会......”

    正在他心中思索之时,‘孝直’的声音响起。

    “草民拜见张将军。”

    ‘子敬’反应过来,也连忙行礼。

    “草民拜见张将军。”

    见礼完毕,‘孝直’开口问道:“张将军此番前来,不知有何指教?”

    张新见他如此模样,便知自己找对人了。

    这名少年不过十八九岁的样子,年纪轻轻,面对他千余大军,却能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定是出身本地大族。

    普通百姓没有这般胆识。

    汉时的士人,可不是后来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他们也是要种地的,并且以耕读为荣,追求一个全面发展,出将入相,文武两开花。

    比如诸葛亮,出仕刘备之前就以耕读为业。

    再比如郑玄,致仕回乡之后,也是一边教书,一边种地。

    张新对这一点倒是很喜欢。

    毕竟一个不知民间疾苦的人,是不可能做好官的。

    “指教没有。”

    张新开口笑道:“只是有些问题,想请教二位小哥。”

    “将军请问!”

    ‘子敬’神情激动。

    “我想问问......”

    张新开始询问郿县这边的人口、耕种情况、粮价以及朝廷的赈济粮是否到位等等......

    此二人既然是本地大族子弟,想必对这些情况也略知一二。

    这一路上,张新基本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从侧面了解各县的民生。

    “回将军话......”

    ‘子敬’一一作答。

    ‘孝直’见好友如此积极,微微一笑,也不争抢,任由他巴拉巴拉。

    只是他的心中有点纳闷。

    一个军中之将,怎么跑到郿县城外来问民生了?

    “哦哟?这小子是个人才啊......”

    张新见他逻辑清晰,对答如流,辞藻华丽,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不由起了爱才之心。

    问答结束,张新对他笑道:“小哥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见识,想必不是凡人。”

    “在下冒昧,请问小哥名讳。”

    “在下孟达,字子敬。”

    孟达大喜,连忙报上自己的名字。

    他存心卖弄,等的就是张新发问。

    “孟达?”

    张新一听到这个名字,刚起的爱才之心瞬间消失不见。

    孟达这个名字,名气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不是什么好名声。

    孟达先叛刘璋,再叛刘备,又叛曹丕,人品比吕布还有不如。

    是个实实在在的三姓家奴。

    要不是刘备和刘璋同姓,那就得是四姓家奴了。

    人吕布也有话说的。

    丁原那是什么人啊?

    我一个武将,他让我当主簿,如此打压,算什么明主?

    董卓又是什么人啊?

    国贼一个,我杀他有错吗?

    至于其他诸侯?

    我只是去依附人家,当当雇佣军而已,又没认主。

    他孟达什么成分啊,能和我比?

    叛刘璋,可以说是不得重用,另寻明主。

    叛刘备,可以说是被刘封欺负,不堪受辱。

    可他叛曹丕,那怎么说得过去?

    曹丕对他可是好的不行的。

    不仅让他同乘天子车驾,还给他加官进爵,令他镇守一方。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刘晔、司马懿屡次进言,说孟达不堪大用,曹丕不仅不听,还多拨了许多武器装备给他。

    曹丕如此厚待,他还是反叛。

    他和我比?

    凭啥?

    孟达心里也有点郁闷。

    刚才张新对他还很赞赏,怎么一听他的名字,突然就像是进入贤者模式一般。

    “嗯?不对。”

    张新心中暗道:“我记得,那个孟达的字,好像是子度来着。”

    “这个孟达字子敬,会不会是同名之人?”

    他依稀记得,孟达好像是平陵人。

    这里是郿县。

    地方对不上,表字也对不上。

    张新看向孟达身边那名少年,突然想起一人。

    法正。

    让曹操发出‘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这般感慨的法正。

    他好像就是郿县人吧......

    法正和孟达是好友。

    只要问问这名少年的名字就行了。

    若他不是法正的话,那这个孟达大概率就不是那个反骨仔孟达了。

    “这位小哥。”

    张新看向另外一人,“敢问名讳?”

    “在下法正,字孝直。”

    法正微微躬身,“郿县本地人。”

    “哦?”

    张新眼睛一亮,“可是名士法真之孙?”

    “正是。”

    法正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将军竟也知家祖之名?”

    法真虽然是本地名士,但名声也就在本县传播而已。

    名气不算大,也没有出仕过。

    没想到眼前这位年轻的张将军,竟然也知道法真之名。

    “卧槽!对上了!”

    张新心中又喜又愁。

    喜的是,出来溜达一趟,竟然捡到了一个野生的SSR。

    愁的是......

    法正和孟达的关系很好,若想征辟他入仕,大概率是要将孟达一起带上的。

    哪怕他只征法正,将来法正升官以后,也肯定会把孟达拉过来。

    他不知道身为平陵人的孟达为啥会出现在郿县。

    但这反骨仔,他是真有点嫌弃。

    法正和孟达见张新问完话后,突然就不说话了,脸色一会喜悦,一会忧愁,心中不由疑惑。

    “张将军,张将军?”

    法正唤了两声。

    张新回过神来,看向二人。

    不管了。

    事已至此,先招揽吧。

    法正这个顶级人才,他肯定是不会放过的。

    即使他现在年轻,经验不足,只要多历练历练,将来留给儿子用,也挺好的。

    至于孟达......

    虽说表字对不上,但总体而言,基本已经可以确定身份了。

    话说回来,孟达之才,倒也不差。

    他投魏之后,曹丕特意找了许多能识人的大臣去看他。

    那些大臣对孟达的评价不是‘将帅之才’,就是‘卿相之器’。

    一个两个这么说,可能是蒙混过关,或者有什么肮脏的交易。

    一群人都这么说,那孟达就是有真才实学的了。

    如今天下诸侯,自己一家独大。

    只要不让孟达出镇一方,倒也无需忧虑。

    “孝直。”

    思及此处,张新看向法正,问了他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民生,还有律法、军略等。

    法正觉得十分奇怪。

    眼前这位年轻的将领,他真的只是一个将军么?

    若是,他除了军略以外,还问民生和律法做什么?

    若不是......

    那他到底是谁?

    法正对张新的身份开始产生怀疑。

    但出于礼貌,他还是一一回答了张新的问题。

    孟达看着二人一问一答,只感觉张新好像是在考校他们。

    “不愧是蜀汉之辅翼,小黑胖子求而不得的男人。”

    张新问完之后,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眼下他虽尚显稚嫩,但已有军师之姿,只要稍加历练,吾儿又得一助力也!”

    张新从刚才的问答中发现,法正不仅对军略一道颇有研究,民生、律法方面也不算差。

    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

    “孝直、子敬。”

    张新看着二人,哈哈一笑。

    “不曾想我今日前来郿县,竟能得遇二位如此少年俊杰,真乃幸事也!”

    “将军谬赞了。”

    二人连忙表示谦虚,“我等年少德薄,当不起如此赞誉。”

    “当得,当得。”

    张新笑眯眯的说道:“二位之才,我已略知一二。”

    “然就此一二,亦足称之曰能。”

    “我府中尚有数名文书之位空缺,不知二位可愿屈就?”

    招揽人才,需要讲究一个适度。

    不是什么人一上来都能予以高位的。

    一些有资历,名气大的名士,自然要予以高位。

    比如荀攸。

    少年成名,家世显赫,又在朝中当过黄门侍郎。

    张新给他一个军师将军,这是应该的。

    可法正、孟达二人,家中比荀氏差之远矣,本人此时也没什么名气,更没有出仕的经历。

    若许以高位,人家搞不好就以为他是来诈骗的了。

    “好啊!”

    孟达一听张新招揽,十分兴奋,当即就要应下,突然发现自己的衣袖被人拉住。

    回头一看,法正微微摇头。

    “将军美意,我等心领了。”

    法正对着张新躬身一礼,“然将军征辟,请恕我等不能应。”

    孟达一听就急了。

    “孝直......”

    “子敬!”

    法正低喝一声。

    “哦?”

    张新见状问道:“孝直可是觉得文书之位低了?”

    不应该啊。

    从法真一生未仕这点来看,郿县法家估计也算不上什么名门望族。

    最多也就是和郭嘉他们家差不多,算个寒门。

    法正本人也没什么名气,按理来说,出仕的机会就在眼前,他不该拒绝才是。

    没看那边的孟达早已跃跃欲试了么?

    “非也。”

    法正看着张新,“正所谓君择臣,臣亦择君。”

    “将军既欲征辟我等,当待人以诚才是。”

    “如今将军不诚,我等自然无法应命。”

    “诶,诶?”

    孟达有点懵逼。

    什么诚不诚的?

    “孝直何出此言啊?”

    张新迎着法正的目光,“我如何不诚?”

    “将军乃领兵之将,按理来说,征辟我等,当说去军中才是。”

    法正淡淡道:“可将军方才说的却是府中,又向我等询问民生、律法之事。”

    “此非一军中将领所该操心之事。”

    “将军到底是谁?”

    张新笑了。

    “孝直大才。”

    张新拱手,郑重一礼。

    “重新认识一下,在下张新,字子清,蒙天子恩典,现任大将军一职。”

    说完,张新拿出随身携带的令牌出示给二人看,用以证明身份。

    “大将军?”

    孟达瞬间瞪大了眼睛。

    张青,张子清......

    原来如此。

    法正面色淡然,似乎早就猜到了一般。

    “二位见谅。”

    张新解释道:“我此番出巡,只为看看百姓春耕如何,不欲惊动地方,扰乱秩序,故以化名示人。”

    “若有失礼之处,还望孝直、子敬莫怪。”

    接着,张新再行一礼。

    “不曾想竟是如此。”

    法正听闻此言,不敢怠慢,连忙回礼,“大将军如此体恤吏民,真仁义也!”

    “先前是正失礼了,还望大将军恕罪。”

    “是我有过在先,怎能怪罪孝直?”

    张新上前扶起法正,笑道:“怎么样,孝直可愿来我府中任职?”

    “正拜见明公!”

    法正麻溜的跪了。

    张新堂堂大将军,一国宰执,身份何等尊贵,却与他们平等相交,没有丝毫架子。

    如今又亲自邀请出仕。

    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正所谓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他不答应,那就是脑子有坑。

    至于眼前之人会不会是骗子?

    根本不可能。

    且先不说令牌真假,光是眼前这般精锐之军,就只有张新麾下的将校能带。

    张新麾下的人敢冒充他?

    找死么?

    孟达见法正跪了,也跟着麻溜的跪了。

    “达拜见明公,愿为明公效犬马之劳!”

    “好好好。”

    张新笑着扶起二人,“我得二位俊杰,如鱼得水。”

    二人连忙表示谦虚。

    他们现在哪配张新说这种话呢?

    “明公。”

    法正犹豫了一番,开口说道:“凡事不可半途而废,如今我与子敬正在耕种......”

    “明公能否容许我二人将地种完以后,再随明公前往长安?”

    “孝直有德。”

    张新赞许的点点头,“不过以孝直之才,不该在此浪费时间,当早日一展胸中抱负才是。”

    “这样吧,我麾下的这些士卒在从军之前皆是农户。”

    “我留几个人在此,帮你把地种完可好?”

    法正见张新如此看重于他,心中感动,不再推辞。

    “既如此,请明公允许正回家一趟,收拾行李,告别家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