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561章 不容小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

    戎就是兵事。

    这很好理解。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祀,就是祭祀,以特定的仪式来凝聚人心,稳定社会。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比如阅兵,就是祀与戎的完美结合。

    银杏叶、快递什么的一亮相,牛鬼蛇神立马就都老实了。

    百姓患上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也稍微缓解了一些。

    韩融让刘协祭天,就是想用庄严盛大的仪式来昭告世人。

    天命未变,依旧在汉!

    当然了,祭天这事,不是搭个高台,写个祭文上去念完烧掉就算完事了。

    而是有着一整套极为严格的流程。

    其中的花费肯定少不了。

    于是百官的眼神齐刷刷的看向张新。

    张新叹了口气,揣起手手,身体略微后仰,面露难色。

    “没钱呐,大鸿胪......”

    “大将军。”

    韩融拱手道:“《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

    “如今传国玉玺重归汉室,朝廷怎能不行祭天之事?”

    “还请大将军想想办法,匀些用度出来吧......”

    “是啊是啊。”

    百官纷纷附和,“如此大事,不可不祀,还请大将军想想办法。”

    张新低头,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会。

    “诸位之言有理。”

    张新抬起头来,“然朝廷财力不足,确实难以支持祭天耗费。”

    “这样吧。”

    张新转头看向刘协,躬身道:“臣愿捐钱二十万,粮千石,以为祭天用度。”

    对于一个古代王朝来说,祭祀可是头等大事。

    正所谓‘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这里面的名,指的就是政治名分。

    如何凸显政治名分?

    祭祀就是最好的办法。

    天子祭天,就代表了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与上苍沟通的人。

    其他人若敢私自祭天,那就是僭越,是谋反!

    嗯......

    封狼居胥那种除外。

    总而言之,祭天就是古代帝王对天下人宣示法理,强调正统的最佳手段。

    张新敢把传国玉玺拿出来,自然能料到,百官会趁此时机进言祭天。

    想祭天?

    可以。

    你们为官那么多年,贪污那么多钱,是时候该拿些出来回馈社会了。

    大家一人出一点,把这事给办了,对谁都好。

    如若不然,自己想办法去吧。

    反正这钱是不可能从公帑(táng)里出的。

    他还得留着这些钱伐蜀呢。

    “这......”

    百官见张新带头捐款,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意思,顿时面面相觑。

    “既然如此。”

    蔡邕出列道:“臣愿捐钱十八万,粮八百石,以为祭天用度。”

    好徒弟的场子,他还是要捧一下的。

    上次好徒弟帮忙把女儿救回来,自己还没好好感谢他呢。

    淳于嘉见状也出列道:“臣也捐钱十八万,粮八百石。”

    “那......”

    朱儁走了出来。

    “俺也一样!”

    百官心里直接开始骂娘。

    大将军和三公一个月的俸禄,足有三百五十石。

    八百石粮对他们而言,只不过是两个月不拿工资而已。

    可自三公以下,九卿的俸禄就开始对半砍了。

    其他二千石,比二千石的官员,俸禄更是只有此四人的三分之一左右。

    更别提工资更低的议郎那些了。

    再加上还有家仆婢女要养......

    不过,能站在朝堂上的官员,也没几个是靠朝廷这点死俸禄活着的。

    百官骂归骂,钱还是要捐的。

    很快,众人你十万,我八万,你五百石,我三百石的凑了不少钱粮出来。

    韩融心里默默算了算,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致是够祭天的花费了。

    刘协见百官商议好了,将目光从玉玺上挪开,象征性的问了一句。

    “众爱卿可还有本奏?”

    “陛下。”

    韩融再次说道:“臣还有本奏。”

    刘协正准备宣布退朝,闻言微微一愣。

    怎么还有事?

    韩融之事,乃是吕布使者抵达之一事。

    这不算什么大事。

    他原本是打算等五日后的朝会再拿出来说的。

    正好今日张新召集百官午朝,索性就一起说了。

    这种事情,百官就很熟悉了。

    无论是董卓、王允还是李傕掌权之时,他们都议过不少。

    而且吕布这次上表也没什么大事。

    就是单纯的上了道贺表,送了一些礼物。

    甚至连个官职都没找朝廷要。

    刘表、曹操先后上表,都是带着目的来的,不是要官,就是要爵。

    吕布的这种做法,在这诸侯割据,天下大乱的时代,无疑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但是,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吕布集团真的是没有什么战略规划。

    历史上他取兖州,是受了以陈宫为首的兖州士族邀请。

    取徐州,也是受了曹豹邀请。

    都不是他的本意。

    除此之外,吕布的大部分时间,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流窜于各路诸侯麾下。

    今天有好处,我就帮你。

    没好处,我立马跳槽。

    能过一天是一天。

    这也是吕布名声差的原因之一。

    刘协听闻吕布不要官职,只是单纯送礼祝贺,又想起董卓是他杀的,心中对他的好感度瞬间爆棚。

    “昔日吕布诛杀董贼,于国有功,如今上表称贺,足见其忠心耿耿。”

    “如此忠臣,纵使他无所求,朝廷也不可吝啬。”

    刘协看向张新,“朕意给吕布加封一个官职,不知大将军以为如何?”

    “加封吕布?”

    张新心中略微思索一番,点了点头。

    “吕布有功之臣,确实该赏。”

    刘协见张新同意,十分开心。

    “那依大将军之见,当与吕布何职?”

    张新沉吟道:“沛相可矣。”

    沛国,是曹操的老家,紧紧挨着汝南。

    以吕布的性格,得了这个职位,肯定是要过去上任的。

    曹操好不容易击败袁术,借着老曹家和夏侯家的影响力,勉强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两郡之地。

    吕布在这个时候过去,无疑会触碰到他的利益。

    时间一长,二人之间必生事端!

    张新想了想自己麾下的于禁、乐进、郭嘉、荀攸等人。

    这一次,小黑胖子还打不打得过吕布哦?

    “孟德兄,你可别怪小弟我不讲情义哦。”

    张新脸上露出一丝坏笑。

    “实在是你魏武帝的名头,不容小觑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