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466章 张子清一日得三贤(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让人老成精,加之赵云又刚刚出去,立刻就明白了张新的意思。

    “自然是极好的。”

    张让笑呵呵的说道。

    张新看向屋里。

    “她怎么想?”

    “女子年方十八,正是仰慕英雄之时。”

    张让叹了口气,“又怎么受得了寂寞之苦呢?”

    “那个呢?”

    张新又看向门外。

    “那个太忠直了。”

    张让无奈的摇摇头,“不敢逾矩。”

    “他有意思吗?”张新再问。

    “有点意思。”张让点头。

    “让公。”

    张新看着他,“你怎么看?”

    “我把她当女儿看。”张让看向屋内。

    “行,那剩下的就交给我吧。”

    张新起身,准备告辞。

    当女儿看,那就是希望她幸福了。

    看来张让照顾了唐姬这几年,也照顾出感情来了。

    既然如此,就不用担心张让日后去向刘协多说什么了。

    “冠军侯。”

    张让起身相送,压低声音道:“你日理万机,还有空操心这种事啊?”

    “我若不操心,你打算看着他们两个孤独终老么?”

    张新翻了个白眼,“放心吧,误不了事。”

    冠军侯这个称呼又出来了。

    很明显,张让是在提醒他。

    该准备再次勤王了。

    果然,张让开口问道:“冠军侯打算何时出兵?”

    “秋收过后。”

    张新给了个肯定的答复。

    如今时节,距离秋收还有两个半月。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他整理好军队了。

    “冠军侯忠义。”

    张让躬身一礼,眼角带泪,“老奴在此,代先帝多谢冠军侯了。”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张新将他扶起,“让公不必如此。”

    张让拭去眼角泪水,老脸笑得像是一朵菊花。

    “冠军侯上报君国,下恤臣民,实乃我大汉之栋梁也......”

    张新被他捧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赶紧敷衍了几句,跑了出来。

    离开赵忠故居,张新来到驿馆之中。

    刚到门口,就听里面传来一道忧心忡忡的声音。

    “久闻宣威侯礼贤下士,也不知传言是否属实。”

    “文若,你说他能看得上我这等寒门士子么?”

    “志才放心。”

    另一道声音响起,“公达来信与我说过,宣威侯用人向来不拘一格,在他麾下,无论士族还是寒门,皆量才适用。”

    “他若识得我等之才,我等便为其效力。”

    一道略带轻佻的声音说道:“若是不识,我等再寻明主便是,有甚好担忧的?”

    “说得对!”

    张新大笑一声,走进院子,“说的好啊!”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我若不识诸位之才,于诸位而言,便非明主。”

    “若非明主,弃之有甚可惜?”

    院中坐着三人,听到张新之言,连忙起身。

    待看清张新样貌之后,三人眼中皆闪过一抹震惊之色。

    宣威侯果然年轻!

    张新先行一礼。

    “钜鹿张新,字子清,见过诸位贤士。”

    “我等见过宣威侯。”

    三人连忙还礼,其中一人开口道:“颍川......”

    “且慢。”

    张新出言打断,“让我来猜一猜诸位的身份。”

    三人闻言互相对视一眼,眼中皆有着一丝好奇。

    张新仔细打量着三人,动了动鼻子。

    中间那人年约三旬,仪表堂堂,身上还散发出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

    “公达曾与我言,他之族父伟美有仪容,喜熏香。”

    张新看着中间那人笑道:“我猜,你便是故守宫令荀彧,荀文若,可对?”

    “颍川荀彧,字文若,拜见宣威侯。”

    荀彧微微一笑,躬身一礼。

    张新回礼,随后看向左边那人。

    此人的年纪与他差不多大,一双大眼之中满是灵动,嘴角似乎总挂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笑意,看起来十分洒脱。

    张新在心里默默的计算了一下。

    “你是郭嘉,郭奉孝,可对?”

    郭嘉死于曹操征乌桓之时,那会他才三十八岁。

    按照原本的历史,曹操征乌桓是十五年后的事。

    这么算下来的话,郭嘉的年纪确实和张新差不多。

    郭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颍川郭嘉,字奉孝,拜见宣威侯。”

    张新回礼,看向最后那名年约四旬的大胡子。

    “那你便是戏忠,戏志才了。”

    “颍川戏忠,字志才,拜见宣威侯。”

    戏忠躬身行礼。

    “芜湖,起飞~!诶,飞~!”

    张新强忍心中喜悦,面色淡然,微微一笑。

    “三位请坐。”

    众人落座,张新开口问道:“我新定冀州,诸事繁杂,不知三位贤士可有良策教我?”

    正所谓君择臣,臣亦择君。

    汉时的君臣关系,本来就是个相互选择的过程。

    眼前这三人在历史上的名气虽然都很大,但面试流程还是要走的。

    否则外人很容易就会说,他们是靠荀攸的关系走上来的。

    况且像他们这样过来投奔的,一般都会准备好一份策论,以为晋身之资。

    张新正好可以听一听,他们对冀州的建设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教字不敢当。”

    荀彧淡淡一笑,风度翩翩,“在此之前,在下斗胆相问,不知宣威侯对日后有何打算?”

    “哟,这是考我呢?”

    张新立即明白了荀彧的意思,站起身来,自信一笑。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韩馥、袁绍之流无能残暴,横征暴敛,冀州士民不堪重负,民怨沸腾。”

    “故我起义兵,诛暴乱,顺应天意民心,方能有十日克定冀州之功。”

    “今我据有两州,户口千万,兵精粮足,李傕、郭汜祸乱长安,我自当起兵勤王,扫平乾坤,奉天子以令不臣!”

    荀彧闻言眼睛一亮。

    奉天子以令不臣......

    这是戳到他的心巴上了。

    “幽州刘公,汉室宗亲,我之旧主。”

    张新侃侃而谈,“兖州孙策,忠臣之后,我之弟子也。”

    “勤王之后,当迁都河北,北抚鲜卑,西安匈奴,外结好刘公、孙策,内修整理,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领青州之兵以向徐、扬,我自亲率冀州之众横扫中原!”

    “诚如是,则汉室可兴矣!”

    张新的一番话,听得荀彧三人热血沸腾。

    扫平乾坤,奉天子以令不臣、横扫中原、汉室可兴......

    这是何等的霸气外露。

    只是......

    荀彧眼中露出一丝迷茫。

    “我今儿是干啥来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