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 第349章 退董之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吴匡先是一愣,随后释然的闭上眼睛。

    睁开。

    闭上。

    再睁开。

    董卓依旧站在这里,笑颜如菊花。

    “卧槽!”

    吴匡瞪大眼睛,“相相相相相......相国?”

    董卓真来了?

    吴匡心中恐惧,十分后悔没听徐晃的话。

    “吴司马,许久未见了。”

    董卓呵呵一笑,“长安一别,近来可好啊?”

    吴匡看着董卓的笑容,浑身抖成筛子。

    董卓是个什么样人,天下人都知道。

    自己先是起兵反他,又带兵跟着张新润了......

    此时落到他的手里,又岂会有好下场?

    “相国......啊不,董公!明公!”

    吴匡吓得语无伦次,连连求饶。

    董卓哈哈大笑,十分享受的欣赏着吴匡求饶的模样。

    “行了行了。”

    等到差不多了,董卓开口说道:“你这样的废物,杀之污我宝刀,我便留你一命吧。”

    “你回去以后告诉张子清,就说我取他性命来了。”

    “多谢明公,多谢明公。”

    吴匡大喜。

    “先不忙谢。”

    董卓笑道:“你先前反我,就这么放你回去也不合适,来人呐。”

    “在。”

    身旁亲兵应道。

    董卓一指吴匡,“削去此人的鼻子,再在他的脸上刺字,嗯......就刺‘龙门酒徒’吧。”

    “诺。”

    亲卫拉着吴匡下去了。

    吴匡心中松了一口气。

    削鼻刺字虽然痛苦,但起码能留一条命在。

    以董卓动辄剜人眼目,砍人手足的残暴程度来说,这已经算是很仁慈了。

    “啊!”

    一连串的惨叫声响起,满脸是血的吴匡又被带了回来。

    “多谢明公开恩,多谢明公开恩......“

    吴匡连连叩首。

    鲜血流进鼻腔,此时他的嘴里都是血,口齿不清。

    董卓看着他,突然又觉得很气。

    那个堂堂正正击败我数次的男人,竟然被这种人污了名声?

    “张子清信你,这才将后路交由你来镇守,可你却饮酒误事,把龙门渡给丢了......”

    吴匡闻言满面羞惭。

    好在他的脸上都是血,倒也看不出来。

    “以你之罪,即便回去,恐怕他也是要杀你的。”

    董卓左右踱步,“他虽与我为敌,然我亦敬重于他,你这等人,不配污我宝刀,也不配污他宝刀。”

    吴匡闻言,心中顿感不妙。

    “嗯......你喜欢喝酒,是吧。”

    董卓挥挥手,“来人,把此人溺死在酒缸里吧。”

    “诺。”

    亲卫上前,抓着吴匡便走。

    “明公!明公!”

    吴匡拼命挣扎,高声大呼,“明公方才了说了,要饶我一命的,明公不可言而无信啊......”

    咕噜咕噜噜......

    吨吨吨吨吨......

    嗝。

    董卓看着吴匡尸体,觉得索然无味,便传令士卒,将那些雒阳降卒全部杀了。

    营地中的酒味很快就被血腥味掩盖。

    正在此时,士卒来报,李傕已领两千骑兵渡过大河。

    “出击!”

    董卓大手一挥,看向东方,“告诉李傕,让他把张新的人头给我带回来!”

    “诺!”

    李傕接到命令,没有任何迟疑,率领骑兵一路向东疾驰。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左右,李傕军在冀亭附近追上了徐晃。

    徐晃军都是步卒,先前又战了一场。

    他们的人数本就不多,突围之后,只剩下了二百来人,这一路跑下来,早已精疲力竭。

    面对李傕的两千骑兵,二百多精疲力竭的步卒根本无力反抗。

    徐晃见势不妙,顾不得这些士卒,疯狂催动胯下战马,趁着夜色逃窜。

    倒不是他怕死。

    而是龙门渡这边的情况必须要有人回去汇报,好让张新做好准备。

    否则猝不及防之下,两千铁骑冲进百姓堆里,无异于虎入羊群。

    徐晃一路狂奔,终于在天亮之时赶到了绛邑大营。

    “速去禀报君侯,就说行军司马徐晃求见!”

    王猛刚刚起床没多久,就听说徐晃回来了,心中一惊。

    “快让徐司马进来。”

    片刻,一身狼狈的徐晃快速步入帐中。

    “君......景略?”

    徐晃见帐中之人是王猛,连忙问道:“景略,君侯呢?”

    “主公如今不在营中。”

    王猛看着他说道:“现在营中事务由我负责,徐司马有事可对我说?”

    徐晃闻言焦急道:“君侯去哪儿了?”

    “幽州。”

    王猛补充道:“主公说了,若你问起,可告知于你,但是你不可告诉别人。”

    “唉呀!”

    徐晃急得跺脚,“君侯怎么在此时去了幽州?”

    王猛没有回答,而是问道:“徐司马如此狼狈,可是龙门渡已经丢了?”

    “可不是嘛!”

    徐晃将龙门渡失守之事说了一遍,随后急道:“如今君侯不在,董卓骑兵一个时辰可至,这可如何是好啊!”

    “莫慌。”

    王猛微微一笑,“主公早有定计,可退董卓大军。”

    “是何妙计?”徐晃连忙问道。

    王猛走出大帐,看向外面挂着的宣威侯大纛。

    “徐司马,你即刻去找牛君,让他抓紧时间,组织剩余百姓撤离,然后你再去与韩君一道,列阵设防,掩护百姓。”

    “剩下的就交给我吧。”

    徐晃见他如此云淡风轻,言谈举止之间与张新已有三分相似,不由放下心来,下意识的抱拳应道:“诺。”

    待徐晃走后,王猛点了五百兵马,带着张新的大纛,出营向南而去。

    ......

    “校尉。”

    一名斥候跑了过来,大声道:“前面二十里就是绛邑了。”

    李傕点点头,正欲下令进军,又有一名斥候跑了过来。

    “校尉,张新出营,向南而去。”

    “你说什么?”

    李傕闻言愣住,“张新,向南?你确定没有看错?”

    斥候点点头,“宣威侯大纛与普通将旗不同,极为显眼,小人不可能看错。”

    李傕低头沉思。

    他知道昨夜跑了一个骑兵出去,估计张新早已收到消息。

    但大军集结,组织百姓,都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他的麾下都是骑兵,面对扶老携幼的百姓,就算让他们先跑三天,都能轻易追上。

    张新在这个时候出营,又没冲他们来,很明显是打算放弃百姓逃跑了。

    可他要是想跑,应该是往东入轵关陉才对,就算轵关陉被百姓堵塞,也应该是往北跑啊?

    怎么会往南跑?

    绛邑的南边是王屋山,根本无路可跑,死路一条啊!

    思及此处,李傕抬头问道:“他带了多少兵马?”

    “大约五百之数。”斥候答道。

    “五百......布豪!”

    李傕抬起头来,“张新想走小道逃跑,快!快随我去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