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四十二章 爱卿,朕要不要杀了寿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兴庆宫。

    南熏殿。

    铜鹤独立,青烟袅袅。

    韦谅一身绿衣金甲,手按象牙柄千牛刀,神色肃穆站在丹陛左侧的同时,也在默默倾听事情的走向。

    皇帝坐在御榻上,神色平静的看着万年县令郑岩呈送上来的奏报,眉头已经皱了起来。

    相比于高力士转述的韦谅所言,奏本内容看起来花团锦簇,但实际上没用的话太多。

    多数还是在推卸责任。

    李隆基放下奏本,抬头看向大殿之外,神色凝思。

    一时间,谁也不知道这位圣人究竟在想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通事舍人卢惟出现在殿门前,神色恭敬的拱手道:“陛下,右相求见。”

    “宣!”李隆基淡淡的点头。

    “喏!”卢惟转身,向前两步,开口道:“宣中书令,吏部尚书,晋国公李林甫觐见。”

    话音之中,一身紫袍的李林甫已经神色庄重的走上金阶,然后迈步走进殿中。

    ……

    空旷的大殿中,李林甫快走两步,上前拱手道:“臣中书令,吏部尚书,晋国公李林甫参见圣人,圣人万寿无疆。”

    李林甫话音落下,丹陛之上没有一点回声传来。

    十息。

    二十息。

    三十息过去了,丹陛之上,还是没有皇帝的声音传来。

    一下子,李林甫的心直接提了起来。

    就连呼吸之间,都变得极度轻微。

    不知不觉中整个大殿的气氛已经凛然肃杀起来。

    李林甫沉沉拱手,腰也越来越弯。

    丹陛之上,李隆基的目光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从殿外收回,他的目光淡淡的落在李林甫身上,许久,才轻声道:“右相,你遭刺杀之事,里外已大致查妥,目前的一切实证都指向是寿王报复,你如何看?”

    李隆基在寿王报复四个字上,用力很重。

    李林甫猛然惊讶的抬头,随即又赶紧低下。

    这是怎么回事?

    这和他得到的消息完全不一样啊!

    之前赵冷传来的消息,明明是有人在构陷寿王,意图引起他和寿王之间的争斗。

    毕竟当年,寿王李琩是李林甫一力支持的太子人选,但这些年,因为杨太真的缘故,李林甫已经逐渐的放弃李琩。

    所以构陷李琩以怨恨,派人刺杀他是说得过去的。

    但,这是谁都看的出来的构陷啊!

    皇帝怎么这样?

    李林甫脑中一个恐怖的念头瞬间闪过。

    皇帝要杀寿王了。

    李林甫的脑海中闪过一丝荒唐,但瞬间一个念头闪过。

    因为杨太真之事,皇帝要杀寿王了。

    以前的时候,寿王谨慎的待在十六王宅,便是皇帝想要做什么也很难,但现在,有人构陷寿王派人刺杀李林甫,恰好给了皇帝杀人的借口。

    什么,寿王是皇帝的儿子。

    呵!皇帝杀儿子也不是第一次了,上一次的时候,他一口气杀了三个儿子,甚至其中有一个是太子。

    现在再杀一个,又有什么了不得的。

    李林甫的脸色一时间变得无比难看!

    他该怎么做,他该怎么回答皇帝的问题?

    殿中的气氛随着李林甫的低头而变得沉重诡谲起来。

    ……

    韦谅站在丹陛左侧,手紧紧的握着刀柄。

    一开始,他也是惊讶于皇帝的说法,甚至他心底还在疑惑皇帝是不是在试探李林甫和寿王李琩如今的关系,直到他看到高力士的脸色一瞬间难看,他瞬间察觉到了不对。

    一股难以控制的战栗从心底深处响起。

    当知见障被打破,韦谅瞬间认识到了李隆基的恐怖。

    他竟然要杀自己的亲儿子。

    为了杨玉环,他竟然要杀掉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琩。

    抓住一个机会,他就开始下死手。

    这……这……这……

    韦谅的心里感到无比的荒谬和难以置信,然而在他的心里更深处,却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很合理。

    李隆基连将儿媳杨玉环纳入后宫这种事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出来的。

    这样的一桩丑事,虽然李隆基自欺欺人的让杨玉环入道再入宫,从而避开了礼法上的约束,但在长安百姓的眼底,这就是一桩丑事,一桩皇家丑事。

    只不过碍于李隆基是皇帝,碍于皇帝威权,碍于这是皇家之事,这才没人在明面上多说什么。

    其实大家都是在津津有味的看乐子。

    李隆基心底未尝不清楚这一点,但他没有办法。

    事情他做了,人他也偷了。

    现在只有让李琩用其他罪名,名正言顺的死掉,那李隆基和杨玉环的事情,就不一定是丑事了。

    甚至少不了还会有朝臣上奏,说李隆基早就看透了寿王的诡诈阴险,所以才让杨玉环入道的,从而拯救她于水火之中。

    有李林甫在,不用怀疑,这种事情一定会有人做出来的。

    李隆基和杨玉环,就能没有任何负担的安心待在一起了。

    而现在,就看李林甫了。

    李林甫要不要置李琩于死地?

    这么名正言顺,曾经杀过三个儿子的李隆基,他的心有多热烈,谁都能感受得到。

    哪怕最后杀不了李琩,但将他贬为庶人,流放天涯海角,也是完全行得通的。

    韦谅的脸色无比的难看,便如同高力士和李林甫一样。

    但他们还好,真正承受压力,需要立刻做出艰难抉择的人,是李林甫。

    他的脸色比谁都难看。

    ……

    许久之后,李林甫终于艰难的拱手道:“陛下,据臣所知,此中之事,内中颇有蹊跷之处,臣以为此事还当深查,若有更多证据证明,那么依律处治便是,但……”

    “嗯?”李隆基不悦的声音传了下来。

    李林甫呼吸深沉,咬了咬牙道:“陛下,寿王自贞顺皇后故世以来,深切悲伤,久难自抑,又有太华公主年幼,需要抚养,日夜操心,加上无心府事,王府属官散尽,外事难萦其心,如何会有谋算刺杀之事。”

    “哦!”李隆基淡淡的回了一句,李林甫的这句话,根本动摇不了他的杀心。

    李林甫这个时候,却是默默的松了口气。

    皇帝不反对就好,他这句话其实也不过是铺垫而已。

    心思沉定,李林甫继续说道:“陛下,如今朝中重心在太上玄元帝君显圣之事上,以臣想,寿王如今日日都在太上玄元帝君面前为贞顺皇后祈福,哪会有冒犯之念。”

    李隆基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皱。

    这是李林甫第二次提及贞顺皇后,但实际上,武惠妃虽然被追封为贞顺皇后,那也不过是李隆基下了一道追赠的圣旨罢了。

    按朝制,真是追封皇后,是需要祭祀宗庙昭告天地的。

    但武惠妃的追赠皇后事,虽然是皇帝自己推出来的,也有李林甫等人的支持,但最后朝中大臣不过是稍微反对,皇帝便自己停了祭祀昭告天地的事情。

    就像是皇帝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多少用心要真正追封武惠妃皇后一样,所谓的追赠,不过是在武惠妃下葬的时候,让她开心体面一下,其他什么意义都没有。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即便是武惠妃被追赠皇后,但如今朝中提起她,都只是惠妃,而不会称皇后。

    李林甫今日两次提及贞顺皇后,似乎是想要让李隆基顾念当年的恩爱之情,但实际上以李隆基对李林甫的了解,他根本不是这种人。

    是在太上玄元帝君的事上。

    李隆基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李林甫的话实际上只有一句,如今是太上玄元帝君显圣时期,弄出寿王刺杀宰相这种大案,真的好吗?

    更别说是还要杀了寿王。

    这种事情,太上玄元皇帝答应吗?

    尤其这里面牵强的成分太多。

    李隆基面色凝重起来,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林甫稍微上前半步,拱手道:“陛下,自从贞顺皇后病逝以来,寿王沉寂日久,长安百姓不闻寿王久矣,如今还是不要因寿王之事,而让长安沸腾了。”

    这话多少有些直白了。

    本来随着时间过去,寿王和杨太真的事情,逐渐的被百姓遗忘,现在却又出了李琩刺杀李林甫的事情。

    或许可能会有问题被解决,但皇帝真的愿意看到杨太真被长安百姓翻来覆去的讨论吗?

    而且还有当年皇帝一日杀三子的事情,也会被人拿出来反复讨论。

    这么做真的好吗?

    这么做,对皇帝的名声真的好吗?

    ……

    丹陛之上,李隆基冷眼直接看向了李林甫,神色不悦。

    李林甫这番话,它过分了。

    李林甫站在丹陛之下,他咬着牙再度上前半步,拱手道:“陛下,此案疑点甚多,臣建议继续察查,根据现有线索继续追查下去……臣真的不以为寿王与此事有关,臣还是觉得,是有人在陷害寿王。”

    说来说去,李林甫还是要保李琩。

    李隆基目光锐利的看向李林甫,李林甫毫不退缩。

    “你可真多是朕的好右相啊!”李隆基轻轻冷哼一声,但许久之后,他最后还是一摆手道:“就听你的吧。”

    “谢陛下!”李林甫沉沉的拱手,同时松了口气。

    他刚才的那些话,还是说动皇帝了。

    毕竟皇帝要脸是天下皆知的。

    李隆基神色淡漠的抬头:“那么这件案子?”

    “还是可以查的。”稍微停顿,李林甫拱手道:“除了现有的证据,另外,有人构陷寿王,说明他们同时恨臣和寿王,这样的人,实际上没有多少。”

    “嗯!”李隆基神色平静下来,摆摆手道:“好了,你去吧。”

    “臣告退!”李林甫沉沉拱手,然后才小心的退出殿中。

    然而即便是走出殿中,李林甫依旧能感受到来自皇帝那股冰冷的目光盯视。

    皇帝这一次是真的对寿王动了杀心,但是,李林甫不能让他杀了寿王。

    起码不能是因为自己而杀了寿王。

    直白点说,皇帝杀寿王可以,但是,你不能牵连到他李林甫。

    李林甫人称口蜜腹剑。

    起码他在百官,甚至在皇帝面前,是蜜。

    只有在私底下,剑才会显露出来。

    李林甫早年和武惠妃结合太紧了,甚至用尽一切力量的推李琩做太子,但是现在,却要用一场阴谋,一场别人都能看得清楚是构陷的东西来杀寿王。

    而且是为了皇帝的私心。

    如果真的这么做了,李林甫的名声绝对毁了。

    本身李林甫在高层官员当中的名声就不大好,源乾曜,张九龄,裴耀卿这些宰相对他评价都不好。

    他还深深的得罪了东宫。

    也就是有皇帝和朝中下层官员的名声,李林甫才能在朝中稳稳的站立,一旦没了这个名声,李林甫有些恐惧自己会步李义府的后尘。

    尤其,他担心皇帝自己也没有多少杀寿王的坚定,这里面,更多的,还是在试探他。

    陛下啊!

    圣人!

    你怎么了?

    李林甫不知不觉间,脚步有些沉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