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苟出一个武道天家 > 第72章 离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镜山县衙后堂。

    县令张鹤鸣端坐于书案之后,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

    他静听着陈守恒与穆元英详细的禀报,脸色从最初的平静逐渐转为凝重,眉头越锁越紧。

    有了陈立的护送,安然抵达,未再遭遇波折。

    两人来到县衙,他们迅速将芦苇荡遇伏、发现水匪巢穴以及遭门教高手截杀之事一一禀明。

    张鹤鸣沉吟良久,目光在伤痕未愈的二人身上停留片刻,语气稍缓:“你二人不畏艰险,深入匪穴,探得如此重要情报,实属大功一件。本官自会如实上报朝廷,为你们请功。”

    “谢大人。此乃分内之事,不敢言功。”

    陈守恒与穆元英齐齐抱拳行礼。

    “你们伤势不轻,先行下去好生休养。”

    张鹤鸣话锋一转,神色再度肃然:“至于剿匪一事……本官即刻便会召集县尉、巡检,点齐兵勇,此番定要将盘踞于溧水之上的这颗毒瘤,彻底铲除。”

    “大人!”

    穆元英秀眉微蹙,忍不住出声提醒:“水匪势大,更有门教在背后支持,绝非寻常乌合之众。恳请大人将此讯息急报河道衙门,请求派兵支援,方为万全之策。”

    张鹤鸣面色微微一沉,显露出一丝不悦:“穆姑娘,如何用兵,本官自有决断。你眼下重任是安心养伤。”

    “既然如此。”穆元英坚持道:“那便请大人派人送我返回江州。”

    张鹤鸣拂袖,语气已带了几分不耐:“剿匪在即,人手紧缺,实难分心。穆姑娘大可放心,我这镜山县城固若金汤,绝无门教妖人敢来犯险。你在此安心养伤即可。”

    穆元英还欲争辩,却被身旁的陈守恒轻轻拉了下衣袖,示意她暂且忍耐。

    二人退出县衙。

    穆元英便忍不住忿然低声道:“这县令必有私心,我必须立刻返回江州,禀明家父。陈守恒,你可愿与我同往?”

    “这……”

    陈守恒一怔,未料到她竟会直接提出这般要求,一时语塞。

    “他就留在镜山。”

    一个平静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打断了二人的对话。

    陈立悄无声息出现,方才二人入内禀报,他并未跟随,一直在县衙外等候。

    他可不放心让长子跟穆元英离去。

    此去江州路途遥远,凶险未卜,多半会遭到门教截杀。

    守恒不过是练血大成,莫说是灵境高手,便是几个气境圆满的武者,也足以要了他的性命。

    穆元英被陈立打断,秀眉紧蹙,但仍坚持道:“陈伯父,此事关乎剿匪大局,绝非一县之力所能应对。我必须将消息尽快带回江州河道衙门。陈守恒他……”

    她话未说完,只见陈立再度摇头:“穆姑娘,守恒的武功尚浅,此行帮不上忙,反而会成为你的拖累。”

    陈守恒张了张嘴,但看到父亲平静的眼神,最终还是将话咽了回去。

    陈立语气放缓些许,斩断了她的念想:“穆姑娘,江州,你自己去。守恒,留在镜山。”

    穆元英看着态度坚决的陈立,又看了看沉默的陈守恒,知道此事已无转圜余地。

    她深吸一口气,抱拳道:“既然如此,告辞!”

    说罢,不再犹豫,转身便朝着城门方向快步离去。

    “后会有期。”

    陈守恒望着她消失的方向,眼中流露出担忧与复杂的神色。

    “走吧。”

    陈立拍了拍长子的肩膀:“有些风雨,不是现在的你能承受的。强出头,只会丧了自己性命。”

    陈守恒无奈点头,随父亲离开。

    ……

    啄雁集。

    与穆元英分开后,陈立带着长子再度回到了这个小集市。

    丰裕粮行。

    这里是陈立离开县衙时,刘文德告知的去处。

    粮铺门面颇大,几个伙计正懒洋洋地洒扫着门庭。

    陈立两人进入后,柜后的老掌柜忙迎上来。

    问明缘由,立刻躬身引着二人穿过前堂,来到一处僻静的内室。

    “二位稍坐,东家即刻便到。”老掌柜奉上两碗清茶,便退了出去。

    约莫一炷香后。

    门外传来一阵略显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爽朗却透着油滑的笑声:“哎呀呀,贵客临门,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帘子一掀,一个身影挤了进来。

    来人约莫三十多岁年纪,身材肥胖,穿一件绸面圆领袍子,却因肚腩太大,绷得有些紧。

    他面色红润,但眼袋浮肿,一双小眼睛滴溜溜转着,透着精明。

    儿子?

    陈立看到对方模样,顿时面色古怪。

    县令张鹤鸣也就三十多岁模样,即便习武有成,容貌稍显年轻,顶多也就四十来岁。

    你八岁生的儿子啊?

    带着疑惑起身拱手回礼,语气谨慎:“在下陈立,应约而来。阁下可是县令公子?”

    胖商人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盛,连连摆手:“误会,误会!鄙人张承宗,乃县尊族侄,蒙叔父不弃,收为义子,平日里帮着打理些产业,这间粮铺便是由我照看。陈兄若不见外,唤我一声承宗即可。”

    原来是干亲!

    陈立瞬间明了,面上却不露分毫:“原来张兄。失敬,失敬。”

    见张承宗看向守恒,当即介绍道:“这位是犬子,陈守恒。”

    陈守恒也立即道:“小侄见过张叔叔。”

    张承宗哈哈一笑:“陈兄好福气。”

    分宾主落座。

    张承宗寒暄几句,话锋便是一转,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陈兄,我父请你前来,实是有一桩大事,需你鼎力相助。”

    “哦?张兄请讲。”陈立端起茶碗,抿了一口茶。

    张承宗叹息了一声,道:“不瞒陈兄,前些时日,我这粮行筹措了一批要紧的粮食,欲送往溧水下游,不想半道竟遭了天杀的水匪埋伏,损失惨重!此事关乎……呃,此事是县尊大人亲自过问的要务……”

    他顿了顿,小眼睛紧盯着陈立,语气加重:“如今,需要补上这亏空。父亲的意思,是想请陈兄你牵头,在这左右附近,帮我这粮行,紧急收购新粮。至少,这个数。”

    说着伸出胖乎乎的手,比了一个“十”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