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苟出一个武道天家 > 第1章 丰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灵溪村。

    金黄的稻浪在微风中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

    “又是一年大丰收啊!”

    陈立坐在田埂上,微风拂过脸颊,夹杂着稻谷成熟的香气,沁人心脾。

    他眯起眼睛望向远处,阳光洒在金黄的田野上,短工们忙碌地割着稻谷。

    “陈老爷,您这地里庄稼收成可真是不错啊!”一个汉子直起酸痛的腰背,抹了把额头的汗珠,黝黑的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他随手掐下一穗饱满的稻谷,在掌心掂了掂:“您瞧瞧这成色,粒粒鼓胀,沉手得很。老汉我估摸着,这一亩地,怕不是能打下七百斤粮。”

    陈立微微颔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都是乡亲们帮衬,大家伙儿辛苦。”

    正说着,田埂尽头传来一阵清脆的童音。

    两个半大的小子,一个约莫十岁,一个七八岁光景,正提着个竹编小篮,里面装满了新鲜果子,像两只欢快的小鹿般奔来:“爹爹,这是娘让我送来的,说你们辛苦了,吃点解解渴。”

    两个小男孩都是陈立的孩子,大儿子叫陈守恒,二儿子叫陈守业。

    陈立接过篮子,大手在两个儿子毛茸茸的脑袋上各揉了一把:“快回去吧,帮你娘干点活,别让你娘累着。”

    “娘刚躺下歇晌!”守恒嘟囔了一句。

    眼角余光瞥见稻田里猛地窜出一道灰影,拳头大小,蹦跳着隐入稻丛。

    “田鸡!是田鸡!”

    他眼睛一亮,也顾不上爹爹了,招呼弟弟一声,三两下卷起裤腿,甩掉鞋子,光着脚丫就“噗通”跳进田里,大呼小叫地追了过去,溅起一片泥水。

    陈立看着儿子们活泼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

    他将果篮放在田埂显眼处,扬声招呼地里劳作的短工们:“大伙儿都歇歇手!来尝尝鲜果,酸甜开胃,正好解乏!”

    “哎哟,谢陈老爷!”

    “陈老爷仁义!”

    短工们纷纷应和,带着感激的笑容围拢过来。

    他们也不多拿,一人拣一颗果子,在衣襟上蹭蹭,便大口啃起来。

    汁水丰盈的果肉下肚,驱散了午后的燥热和疲惫。

    稍事休息,众人便又自觉回到田里。

    陈立从不克扣拖欠这些短工的工钱。

    干完活就能拿钱。

    糙米饭也不限量。

    在灵溪村口碑是出了名好,这群短工帮他干活,也从不偷奸耍滑。

    “十三年了,终于到七百斤了啊!”

    随着第一亩的稻谷装袋,陈立提了提麻布粮袋,不由得心生感慨。

    十四年前,他魂穿至此。

    成为了灵溪村一名小地主的儿子。家里有四百亩良田。

    虽说物质生活水平比较差,连吃肉都只是隔三差五吃一顿,还赶不上前世他当牛马的生活,但比起其他流民、家奴开局的同行,陈立觉得自己已经算是撞大运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可他的父亲,不知道什么原因,跟中邪了一般,非要娶郡城里的一个花魁回家,还要拿钱为她赎身。

    结果卖了家里的二百亩良田,拿了四千两银子递给对方后,那花魁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偏偏他那老爹还不醒悟,回家还得了相思病,整天都喊着“十娘是被逼的”,然后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原身也算孝顺,找青楼闹了一场,结果被人打得重伤,抬了回来。

    或许是路程颠簸,又或许是其他原因,前身意外去世了。

    恰在此时,陈立穿越了过来。

    陈立的母亲见儿子恢复,反倒是看开了。

    陈母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四岁早夭,女儿早早嫁出去了,也还剩这一个小儿子,平平安安就是福。

    陈立穿越过来后,没有再瞎折腾。

    家底被父亲败了一半,生活都开始拮据了。原本隔三差五的肉食,变成每月都只能吃两顿了。

    打那之后,陈立便开始了老老实实的种地生涯。

    不过,种地要想致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两百亩良田,看起来很多,实际上也确实多。

    但守着这两百亩地,想要发家致富?

    难如登天!

    一亩产粮约莫三石,也就是三百六十斤左右,市价每石粮大约一两银子。

    二百亩田,就是六百两银子。

    听起来不少,但那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拿到手的,远没有这么多。

    官府可不管你丰收还是欠收,三成田税,一亩九钱银子,还有加征的其他赋税和免徭役的钱。六百两银子中,有三百两被官府拿去了。

    再加上留的稻种,请的短工帮闲等等杂支出,一年能进账一百五十两,已经算是比较富余的年份了。

    遇到个水灾旱灾,颗粒无收都有可能遇到。

    所幸灵溪村所在的镜山县地处江南鱼米之乡,气候温润,一年能种两季。冬春时节改种油菜,一亩地也能卖个一两五钱银子,刨去成本,一年也能多进账二百多两。

    满打满算,一年四百两左右的收入,便是这个“小地主”家的全部收入了。

    这还是这个世界白银并不稀少的原因,所以看着挺多。若是换作前世的古代,折算下来,恐怕都没有一百两银子。

    一算账后,陈立也终于明白,前世某些朝代,拼了命也要把田地挂靠在举人名下避税。

    这还是身处江南富庶地区,还是相对比较低的三成税。这要是乱世,那可就真是世不欲活人了。

    苛政猛与虎啊!

    陈立感慨。

    要想多赚钱,他能想到的,要么就是增加田亩,要么就只有提高单产的办法。

    增加田亩,先不说此时家里的存银早就被父亲折腾完了,就算是有,不是遇到大灾大难,哪个又肯卖田卖地。

    只有他老爹脑子不正常才愿意。

    那就只剩一条路了。

    前世,陈立也是出身农村,对农事并不陌生。

    高中时回家还经常帮父母做农活,只是后来考上大学,又进厂当了牛马,才没有再接触。

    凭借着前世的记忆,他愣是靠着一年一年的谷种筛选培育和沤肥,十余年时间,在这个普遍产量三四百斤一亩的地方,将每亩产量提升到了七百斤,近乎翻了一倍。

    穿越第三年。

    陈立十七岁,家里恢复了些,又攒了些银子,母亲给他说了一门亲事,是隔壁村一名老秀才的女儿。

    据说,昔年也是地主之家,只是他这个老岳父,读书脑子读傻了。文秀才便考了二十年,举人一辈子都没考上,再加上三兄弟分家,逐渐也就家道中落了。

    本来,陈立对这种包办婚姻挺反感的。

    自己都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性格怎么样,就要娶对方过门,过一辈子,实在难以接受。

    但耐不住母亲的唠叨,最后,陈立塞了给媒婆五两白银,让媒婆偷偷安排两人见了一面,待了半天时间。

    虽然蒙着白纱,但隐隐能看到模样端庄美丽。更难得是,随老秀才读了不少诗书,知书达礼,落落大方。

    一番相处,陈立欣然接受这门婚事。

    结婚第二年,陈立的长子出生。

    按照宗族字辈,陈立为他起名陈守恒。

    让陈立惊喜的是,大儿子出生的当天。

    双喜临门!

    他的脑海中,苟了四年,连之前唤它义父都不出来的系统,终于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武道家族系统。

    顾名思义,要求陈立建立一个武道家族。

    家族越繁盛,奖励也就越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