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女尊:与心黑夫郎共建家园 > 第26章 工部尚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被自家弟子安排了的王院长时隔七日,再度回到自己的小院时脸还是挂着的。

    然而在踏进院子,感受到那不同于季节的温暖时,一下子就忘记了逆徒的大逆不道。

    “这是?”

    她的随从云祥笑眯眯回道:“安女君那日领着匠人们修建的,女君说这叫火炕,天冷了烧起来暖和。”

    “前儿奴提了一嘴您天冷腿疼的事情,没想到这才几天,女君就给您建了个火炕。”

    真是太有心了,怪不得书院几位德高望重的夫子都对安女君疼爱有加,这搁谁身上谁能不动容?

    王院子忍不住嘴角勾了勾,心里也是感动的,但她首先想到的,却是今年冬天或许那些百姓会好过些。

    “你去把文逸叫来,就说我有事儿问她。”这事是她琢磨出来的,具体的事宜还需与她商议。

    不一会儿,安文逸踏入院内。

    “院长。”

    王院长坐在书案前写着东西,听见响动头也不抬:“来了,坐。”

    安文逸也不客套,自己搬了个凳子就在对面坐下。

    见院长大人身上的衣物明显比之前少了,安文逸就知道火炕很得院长大人的心。

    写完拜帖,王院长才问:“关于火炕的事,你有什么章程?”

    章程?需要什么章程?

    安文逸不解,按照她的想法,杨匠人她们建了火炕后,自然会传出这东西的好处,一传十十传百的,想来会打出不小的名声。

    但显然院长对此有不同的想法,所以安文逸虚心问道:“院长的意思是?”

    望着外面白蒙蒙的天,王院长叹道:“冬日了,这会儿还没下雪,等将来雪大了,怕是要死不少人。”

    安文逸沉默片刻,想了下时间无奈道:“这会儿已经十一月了,应该来不及了。”

    “无妨,若是把事情交给官府,会比民间自己建造快上许多。”王院长见她不藏私,满意点头,对她说的时间问题也不以为意,“而且有了官府强制建造,明年应该就能完成普及。”

    “这是一件大功德,也是一件大政绩,没有人会拒绝。”

    安文逸点头,人口从来都是古代社会的大问题,有了火炕,冬日里出生的孩子就能减少病逝的可能。

    之前是她想的少了。

    见她明白了其中的意义,王院长继续吩咐:“明日你写一个章程上来,我去找人说说。”

    “是。”安文逸知道,这是院长给自己接触那些大人的机会,遂感谢稽首。

    第二日,安文逸带着自己写的文章,随着自家院长踏入了工部尚书府。

    工部,主管国家基建与工业,确实合适。只是安文逸没想到自家院长能耐这么大,直接对接国家最高机构之一。

    还没进门,大堂里头就传来不阴不阳的话语:“王院长可是位稀客啊。”

    “少来,若论稀客,谁比得上你们这些个大忙人。”王院长也不客气,一步踏入,嘴里也不认输,“你自己数数,你推了几次宴?”

    邹康本欲再调侃两句,在看见老友身后的少女时陡然住了嘴,不满得瞪着好友,带了人来也不提前说!

    “这是书院的学子,带她来是有件事请你帮忙。”

    “上前来。”

    候侍在旁几步上前,简单自我介绍了一句:“学生安文逸,见过尚书大人。”

    又从自己的衣袖里拿出昨夜赶工的文章,双手递上:“这是学生同杨匠人等一起琢磨出的火炕之法,可使冬日屋内如夏日般暖和。”

    “此事当真?”这么多年的政治嗅觉,让她瞬间就想到了这件事于国于家的意义。

    “确为真。”

    接过安文逸手里的文章,邹康一目十行地看着。

    “窃闻王政之要,首在黎庶得所。今北地苦寒,岁冻毙者以万计,赈粟耗国库十之三。学生同匠人寻得火炕法,造费不及炭资什一,而一炕可或五口,诚乃补天缩地之技。谨绘图册以进,伏望钧裁。”

    “其技有三善:

    一曰取材于土…

    二曰热藏于地…

    三曰瘟绝于户…”

    邹康夸道:“文章写得不错,字也好。”

    安文逸谦虚:“大人过奖。”

    实际上是她没写过这种类型的文章,在加上她最近策论写得多了,总是忍不住往这个方向靠。

    她感觉自己要趁着年假换个脑子,不然什么事情都能扯上家国大事,这样不好。

    “火炕之事可有实例?”

    没等安文逸回答,坐在一旁喝茶的王院长插话:“我这学生孝顺,第一时间就在我的院子里建了一个,别说,是真暖和,身上不冷了,腿也不疼了。”

    炫耀,这是赤裸裸的炫耀。

    同样畏冷的邹康很不舒服,她的学生也不少,怎么就没有人为她奔波呢!

    这老货,临老临老竟然好运收了个好徒弟。

    事实上,这事儿邹康还真的误会了,关于谁收安文逸为徒她们还没有个定论,主要是谁都不想让,所以才僵持了下来。

    没理会好友的炫耀,邹康慈爱的看着长身玉立的安文逸,越看越满意,也起了考较的心思。

    安文逸虽然不知道好好的怎么又给自己招惹了一个考学夫子,但人还是老老实实站在原地回话。

    越是考较,邹康更满意了,年轻啊,就是有想法,和她们这些思想僵化的老东西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考较完,邹康说回正事:“火炕的事我找几个人去看看,要是真如你所说,那可是立了大功了。”

    “学生不过略尽绵薄之力,其余诸事还需仰仗大人。”

    等两人说完,王院长起身告辞:“好了,你事情不少,先忙,我们新春再聚。”

    邹康也起身相送,年底了,她确实有不少事儿,没必要和老朋友客套。

    还没等到第二日,不过下午工部就来人了。安文逸连忙差人把杨匠人叫来,专业的事还是要专业的人来沟通。

    杨匠人第一次和工部的官员打交道,最初还有些拘谨,但聊起自己的专业领域也是分毫不让,梗着脖子和人吵了起来。

    花了几天,工部的人总算搞清楚了火炕的各种事宜。

    没了工部的人来人往,书院再次恢复了安静,就是安文逸的名声再次上升了一个台阶。

    讨论她的人更多了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