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三国:开局貂蝉入我怀,我于汉末称枭雄 > 第41章:文和收河东,一计安三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数日后,安邑城内,原本属于董卓的府邸,如今成了贾诩的临时行辕。

    肃清了河东残余抵抗,稳定秩序后,贾诩并未急于庆功,而是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他广发请帖,邀约河东郡内有头有脸的官吏与豪强家主前来议事。

    厅堂之内,午后的天光透过敞开的门扉与窗棂,尘埃在其中无声浮动。

    满座锦衣华服者,皆屏息凝神,唯有衣袖微不可查的摩擦声,暴露了那份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不安。

    河东郡内叫得上名号的官吏、豪强家主齐聚于此,他们衣冠楚楚,却难掩眉宇间的惊疑与戒备。

    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在主位之上那位青衫文士身上——贾诩,贾文和。

    他仅仅穿着一身青衫,与在座诸人的锦衣华服相比,堪称寒素。

    他手中没有象征权力的印信或兵符,只是平静地坐在那里。

    然而,没有任何人敢小觑于他。

    前几日城外那场摧枯拉朽的战役,那震天的喊杀声与冲天火光,那不可一世的牛辅授首的消息,早已如同冰冷的钢针,刺穿了每一个人的心防。

    眼前这个看似温和无害的文士,便是那一切的幕后执棋者。

    贾诩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那眼神深邃得如同古井,不起波澜,却仿佛能洞悉人心底最隐秘的思绪。

    他没有拍案怒喝,也没有炫耀武力,开口时声音甚至带着一丝舒缓。

    “诸位。”

    贾诩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牛辅授首,其残部或降或散,白波与匈奴也溃散,想必诸位已尽知。”

    他顿了顿,给众人消化信息的时间,然后才继续道:“诩今日请诸位来,非为问罪,亦非炫耀兵威。”

    “河东,是诸位的河东,亦是朝廷的河东,更是卫将军欲安定之河东。”

    贾诩话锋一转,切入核心:“前时牛辅肆虐,勾结胡虏,为祸地方,想必诸位亦深受其苦,或迫于形势,虚与逶迤。”

    “卫将军明察秋毫,曾言:过往之事,迫于刀兵,非其本心,可既往不咎。”

    这话如同春风,稍稍化解了些许寒意,让不少人暗暗松了口气。

    但贾诩接下来的话,却又让他们心头一紧。

    “然!”

    他的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自今日起,河东之地,须行卫将军之法度,需遵洛阳之号令。”

    “此乃大势,顺之者昌。”

    他没有说“逆之者亡”,但在场所有人都听懂了那未尽的杀意。

    前日牛辅的下场,就是最清晰的注解。

    “卫将军有令。”

    “凡归顺者,其一,诸位于河东之田产、宅邸、商铺,只要合乎朝廷律法皆受保护,卫将军麾下军纪严明,绝无侵扰之患。”

    “但那些用手段的田产、宅邸、商铺,都得收归朝廷。”

    他目光掠过几个以土地闻名的豪强,看到他们眼中闪过的意动。

    “其二,诸位家族之安全,由我军一体承担。乱世之中,身家性命最为紧要。依附于强者,方是存身之道。”

    这话说到了不少人的心坎里,谁不想有个安稳的靠山?

    “其三,亦是诸位最应看重之处。”

    贾诩的声音微微提高:“卫将军求贤若渴,已颁‘招贤令’,明示天下,唯才是举,不论出身!”

    “诸位族中子弟,若有真才实学,无论经史子集、兵法韬略、刑名钱谷,乃至匠作医卜,皆可凭本事,通过考核,入仕为新朝效力!”

    “前程功名,皆在诸位子弟自身,岂不远胜于困守乡土,或依附于朝不保夕之庸主?”

    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众人心中激起惊涛骇浪!

    既往不咎!

    保障基本产业与安全!

    更重要的是,打开了通往权力核心的晋升通道!

    现在唯才是举!

    这意味着,他们这些地方豪强,不再需要完全依赖举孝廉那种被世家大族垄断的狭窄路径,他们的子弟有了凭借自身能力鲤鱼跃龙门的希望!

    贾诩清晰地捕捉到了众人眼中闪烁的光芒,他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品酒,任由这诱惑与兵威带来的恐惧,在这些豪强心中发酵、权衡。

    终于,一位资历最老的家主颤巍巍起身,对着贾诩深深一揖:“贾公金玉良言,如拨云见日!我等......愿遵从卫将军号令,安定地方,绝无二心!”

    有人带头,其余人纷纷附和,表态效忠。

    或许其中仍有观望者,有被迫者,但至少在表面上他们愿意臣服。

    贾诩放下酒杯,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如此,甚好。”

    “既然大家都愿意遵从卫将军号令,那就回去统计一下吧,切勿偷奸耍滑,毕竟你们可堵不住百姓的嘴。”

    “贾公放心,我等不会!”

    ......

    待众人散去,贾诩并未休息,眼前的这些都是河东境内的中小世家,兵威足以威胁,但河东卫家就不一样了。

    卫氏,乃河东世家翘楚,门风清雅,底蕴深厚。家主卫觊,年富力强,沉稳干练,其母卫老夫人更是见识不凡,在族中威望极高。

    非一般世家能比!

    于是他单独备下厚礼,只带数名亲随,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府邸,前往卫府。

    贾诩的到来,让卫氏全族高度重视。

    客厅之中,香茗袅袅。

    贾诩开门见山,先是再次展示了王景方面雷霆扫穴的军事实力,继而分析天下大势,指出关东联军貌合神离,王景据洛阳,掌大义,更兼并州、河东为翼,西进关中势在必行。

    他描绘了一幅王景唯才是举、欲立新序的广阔前景。

    最后,图穷匕见,微微躬身,语气诚恳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量:“诩此来,乃是为卫将军,向卫氏求一桩姻缘。”

    “若能联姻,卫氏便与王家休戚与共,不仅可保河东基业无忧,他日新朝鼎立,卫氏便是从龙之功,前程不可限量。”

    卫觊与屏风后的母亲对视一眼,得到默许后,方面露难色,沉吟道:“文和先生美意,卫氏心领。”

    “只是...唉,不瞒先生,我卫氏这一代,并无适龄待嫁的女子啊。”

    他此言非虚,也确实是他最大的顾虑。

    贾诩闻言,非但没有失望,嘴角反而掠过一丝极淡的、一切尽在掌握的笑意。

    “觊公,老夫人。”

    贾诩从容道,“诩有一策,可解此困,更能使卫氏与王家之盟,更为牢固。”

    “请说!”

    贾诩顿了顿,缓缓道:“听闻蔡伯喈公之女琰,才名动河东,如今随父暂居,与卫氏素有往来。”

    “蔡公海内大儒,声望卓著。若卫老夫人能收蔡琰为义女,则蔡琰便是卫氏之女。再由卫氏出面,与王家联姻。”

    “如此,卫氏既与王家结盟,又可维系与蔡公之情谊,更全了蔡小姐的归宿,岂非三全其美?”

    此言一出,卫觊怔住,屏风后的卫老夫人亦是心中震动。

    他们原本有意让身体孱弱的二公子卫仲道娶了才貌双全的蔡琰,一来亲上加亲,二来也可借蔡邕名望。

    但卫仲道病情反复,此事便拖了下来。

    贾诩知道此事没有那么简单,毕竟卫家也想取蔡家女,于是道:“若是卫氏同意此次联姻,以两家之好,想必我家主公不会吝啬让华佗、张仲景、董神医三位共同为二公子医治,以三位神医的手段,必然能让二公子康复!”

    老夫人闻言,双目精光一闪,她望着贾诩,心中复杂万分。

    贾诩此计,可谓刁钻老辣!

    既解决了卫氏无女的尴尬,又将蔡邕这位名士绑上了战车,更完成了与王景的政治联姻,真是一举数得!

    卫觊与一众族老没有开口,都在等卫老夫人。

    片刻后,卫老夫人于屏风后缓缓开口:“文和先生,思虑周详。老身以为此议甚好。”她深知,河东已是王景囊中之物,卫氏若想在此乱世存续乃至壮大,必须做出选择。”

    “拒绝王家,便是与即将掌控关中的庞然大物为敌。而文和先生给出的这条路,无疑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见母亲首肯,卫觊也不再犹豫,当即表态愿遵从此议。

    大事既定,贾诩袖中的手轻轻松开,不再停留,婉拒了卫氏的宴请,即刻返回府邸。

    马车轱辘声中,他闭上眼,心中默算:卫家已入彀中,接下来,便是那对名满天下的蔡氏父女了。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