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三国:开局貂蝉入我怀,我于汉末称枭雄 > 第26章:袁隗献祭满门,王景密谋焚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袁隗开门见山,声音沙哑:“王景,便是昔日董卓,甚至更为棘手。”

    “为父决意,行最后一计,助本初、公路成就帝国之业,使我袁氏...更上一层楼!”

    袁基只觉得一股寒意自脊椎窜起,声音不由得带上了颤音:“父亲,计将安出?”

    袁隗眼中幽光跳动,干瘦的身躯前倾,几乎是从齿缝间挤出声音,字字诛心:“王景所恃,无非诛董护驾之功,掌控京城。若他骤然变成屠戮四世三公、满门忠良的暴虐之徒,天下人会如何看他?”

    袁基脸上血色霎时褪尽,如遭雷击,整个人晃了一晃方才站稳。他猛地跪倒在地,抓住袁隗的衣摆,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泣谏道:“父亲,不可!此计太毒,我袁氏在京上下百余口,皆是骨肉至亲!”

    “岂能...岂能尽为祭品?”

    “我们可设法分批撤离...孩儿愿陪父亲!”

    “糊涂!”

    袁隗猛地一拍案几,震得桌上灯盏摇曳,昏黄的光影在他扭曲的脸上跳动,声色俱厉:“分批撤离?王景和王允的眼睛是瞎的吗?”

    “走脱一两个已是万幸!”

    “成大事者,至亲亦可舍!”

    “我袁氏四世三公的荣耀,岂能断送于守成?”

    袁隗的声音如同夜枭,在寂静的密室里回荡:“这百余口的血,不是白流,是用我袁氏洛阳一门的性命做本金,去博一个席卷天下的未来!”

    “他们的死,将染红‘清君侧’的大旗,将王景钉在国贼的耻辱柱上!”

    “此乃千秋功业最稳固的基石!”

    “这是荣耀,亦是身为袁氏人的责任!”

    袁隗语气转为决绝:“你,袁基,作为袁氏嫡长,必须留下,与为父共赴国难!”

    “如此,方显我袁氏忠烈,让这场牺牲更为彻底!”

    “但我会让幼孙曜儿,即刻秘密出京,携我亲笔血书前往南阳。”

    “信中言明王景残害忠良,我袁氏满门殉国,让本初、公路速联诸侯,共讨国贼,匡扶汉室...进而,光耀我袁氏门楣!”

    袁隗冷冷补充执行细节,他枯瘦的手指蘸着杯中冷茶,在案几上划出一道水痕:“从数日后,为父会连上血书,痛斥王景‘跋扈甚于董卓’,激王允动手。”

    “同时,我会留下‘联络外兵、清君侧’的‘铁证’!”

    “引王允必来屠我满门!”

    “不过,在此之前,我会将王景这个小东西引来洛阳!”

    袁基瘫软在地,面如死灰,他知道,父亲心意已决,袁氏在洛阳的末日,已被注定为一场血腥的献祭。

    .......

    清晨,卫将军府,王景并未沉迷温柔乡,书房内。

    贾诩肃立一旁,回禀道:“主公,袁府昨天有异动频繁:其一,信使连夜出城,往渤海、南阳,已按例跟踪。”

    “其二,暗哨发现,袁隗幼孙袁曜由死士护送,从密道悄然离府,踪迹极隐蔽,我们的人正在全力追索。”

    “其三,宫中眼线报,太后已下旨限制袁隗。”

    王景闻言,眼神瞬间恢复清明,语气沉静却带着冷意:“知道了。袁隗老儿,这是要准备后事了...嫡长子留下,只送走幼孙。”

    “他不是想逃,是想求死,而且要死得惊天动地。”

    “文和,你可有对应的计策?”

    贾诩沉思了一下,随后上前说道:“主公,依属下之言,成全他。”

    王景顿了一下,问道:“为何?”

    “在袁氏的运作之下,主公的名声在关中已是狼藉。”

    “而洛阳,四战之地也。”

    贾诩声音平静无波,却字字敲在要害:“东有关东诸侯,西有牛辅残部勾结白波、匈奴。关东世家盘根错节,难以尽除。”

    “洛阳的粮草迟早会耗尽,靠太原粮草转运,耗费巨大。”

    “守在此处,不但需四面迎敌,更疲于奔命。”

    王景指节轻叩案几,重瞳在烛光下幽深难测:“继续。”

    “上策,弃洛阳,西迁长安。”

    贾诩指尖在虚空划过:“关中有函谷、潼关天险,易守难攻。”

    “只需董卓旧患除去,加上关中世家势力十不存五,正宜掌控。”

    “其次地广人稀,更利屯田养兵。”

    “据关中而望天下,进可攻,退可守,方为帝王之基。”

    王景沉吟。

    迁都,动静太大,朝臣非议,太后疑虑,王家根基亦在洛阳阻力重重。

    贾诩见状,深知火候已到,缓缓吐出那石破天惊之计:“欲行金蝉脱壳,需行驱虎吞狼之策。我军撤离之时,主动引导关东联军入洛阳,而后关门焚城!”

    饶是王景心有准备,若隐若现的重瞳亦为之一缩。

    贾诩声音依旧平稳,剖析利害:“其一,坚壁清野。留一座废墟给联军,耗其粮草,挫其锐气。其二,大火可掩我军行踪,阻敌追击。其三......”

    他略顿,目光微闪:“焚此旧都,便是与四百年汉室旧序彻底割裂。汉室威望扫地,正是主公日后‘立新序’之机。”

    “其四,联军见洛阳残骸,为争抢遗留财货、推诿罪责,必生内讧,互相攻伐,不战自溃。”

    “其中,最好的饵料便是传国玉玺!”

    书房内陷入死寂,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响。

    此计,堪称绝户之计,伤天害理,必遭千古骂名。

    王景脑海中闪过现代记忆里关于战略转移、焦土政策的案例,又思及眼下乱世生存的残酷。

    他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重瞳中最后一丝波澜已归于死寂。

    成本与收益,在心底瞬间完成权衡。

    妇人之仁,只会让麾下将士、追随者万劫不复。

    霸业之路,岂能拘泥手段?

    而且,历史是胜利者来书写!

    短暂沉默后,他抬眸,眼中已是一片冰封的决断,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文和此计,虽毒,却可定乾坤,便依此策!”

    贾诩垂眸,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讶异与更深沉的敬畏。

    他原以为还需更多劝说......

    离开书房,王景并未直接休息,而是步入后院。

    先至徐妙云处。

    她已卸下嫁衣,换回劲装,正在灯下擦拭那杆红缨枪。

    见王景进来,她动作微顿,美眸扫来,少了几分昨日的剑拔弩张,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

    “明日或有军事调动,你初入府中,不必惊慌。”

    徐妙云挑眉,带着将门虎女的傲气:“我非笼中雀。若需出征,我愿为前锋。”

    王景走近,强大的压迫感自然笼罩,他抬手,并非触碰,而是拿起案几的短剑,指尖拂过锋刃:“你的战场,不在此时。留在府中,稳住内宅,亦是重任。”

    “待我需要时,自会带你纵横沙场。”

    徐妙云与他对视片刻,只觉他目光如有实质,自己持枪练就的沉稳心跳竟有些紊乱,终是偏过头,原本白皙的脖颈悄然染上一层绯色,低哼一声:“我记住你的话了。”

    离开徐妙云处,王景转向听雨轩。

    唐婉依旧是一身素净襦裙,于灯下静坐,仿佛外界纷扰与她无关。

    见王景至,她起身微微一礼。

    “将军来访,可是洛阳将有风雨?”

    她开门见山,眸光清亮,似能洞彻人心。

    王景欣赏这份敏锐,却不露底牌:“风雨欲来,夫人慧心,当有所感。府中已做安排,安心住下即可。”

    “这段时间,我希望夫人安分守己,远离袁氏。”

    唐婉凝眸望去,只觉那双重瞳深不见底,似有漩涡要将人的心神吸入。

    她袖中的手悄然攥紧,借由指甲陷入掌心的微痛维持着面上的平静。

    “将军所图,似乎并非仅止于权倾朝野。”

    “权柄不过是工具。”

    王景淡然道,他向前半步,几乎能看清唐婉眼中自己的倒影,“待风波过后,望能与夫人共观你我联手开创的新天。”

    他刻意在“你我联手开创的新天”二字上略作停顿。

    唐婉心头剧震,袖中手指猛然掐入掌心,带来一丝刺疼才让她维持住表面的平静。

    新天!

    他不是要效仿霍光,他是要…另起炉灶,重定乾坤!

    他竟敢...竟真敢想!

    这已非权臣之志,而是…窃国!

    不,是开国!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