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从山寨机开始,到国产之光 > 第12章 发奖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腊月的广东,空气里稍微带上了一点凉意,但星辰电子厂的厂房内却热火朝天。

    流水线不停运转,工人们埋头组装着那款让工厂起死回生的“星辰S1”手机。

    下午三点,广播里突然传来通知:“全体同仁请注意,四点整在食堂集合,李总有重要事情宣布。”

    流水线的速度似乎又加快了几分,工人们交换着期待的眼神。

    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萧条,如今却日夜赶工,大家都隐约猜到会发生什么。

    下午四点整,能容纳一百人的食堂已经座无虚席,后来的人只能站着。

    李言站在临时搭建的小讲台上,身后是三叔、李姐和张姨等管理层。

    他今天穿了件深色西装,身材高大挺拔,站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各位同事,”李言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食堂,“一个月前,我们厂还处在倒闭的边缘。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好!”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个厂的兴衰,也目睹了李言如何力挽狂澜。

    李言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上个月,我们创造了奇迹。‘星辰S1’手机订单突破3万5千台,如今实际出货近3万台!”

    “这一切离不开在座每一位的努力。所以今天,我要兑现承诺,给大家发奖金!”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跟欢呼,什么情怀不情怀的,钱才是最真实的东西!

    工作人员抬出几个大纸箱,里面是一个个红色信封,上面工整地写着每个人的名字和岗位。

    “现在我念到名字的同事,请上台来领取你的奖金。”

    李言亲自拿起第一个信封,“王建国师傅!”

    王师傅有些不好意思地走上台,李言将厚厚的信封递到他手中,紧紧握住他的手:“王叔,没有您,生产线转不起来。这是您应得的。”

    王师傅算是自家三叔的副手,对于三叔管理生产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王师傅打开信封,微微一愣,随即眼睛瞪大了。

    里面是整整六千元现金!他激动得嘴唇微微颤抖:“李总,这,这也太多了...”

    要知道,王师傅如今的工资也不过是三千出头而已,这已经是自己两个月的工资了!

    “不多,您值得。”李言拍拍他的肩膀,转向名单下一个名字:“李秀英!”

    李姐快步上台,她早已从工资系统里知道自己的奖金数额,但当亲手接过那个厚厚的信封时,还是忍不住笑了。

    一万元,比她之前预想的还要多。

    毕竟是如今销售部分的老大,李言也知道如今的销售部门有多么忙碌,多么重要。

    颁奖继续着。

    三叔,一万元。

    财务张姨,八千元。

    工人们一个接一个上台,从李言手中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奖励。

    普通工人的奖金从五百到一千不等,取决于入职时间和表现。

    对于月薪只有一千左右的他们来说,这相当于多了一个月的工资。

    人群中,23岁的流水线女工小陈目不转睛地看着李言。

    她来自四川农村,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从未见过这么年轻帅气的老板。

    李言高大挺拔的身材和深邃的眼睛让她看得有些出神。

    “小陈,你看老板看得眼睛都直了!”旁边的工友打趣道。

    小陈脸一红,急忙辩解:“哪有,我在听老板讲话呢。”

    “得了吧,全厂未婚女工哪个不多看李总两眼?年轻有为,长得又帅,可惜啊,咱们是没这个福分哟。”

    这时,李言念到了吴强的名字。

    吴强小跑着上台,接过信封时手都有些发抖。

    他原本是生产线上的员工,后来主动申请转岗到销售部。

    当他打开信封,看到里面的四千元时,差点没叫出声来。

    “小吴,”李言微笑着说,“你转岗销售的第一个月就表现出色,这是你应得的。继续努力!”

    “谢谢李总!我一定会的!”吴强激动得连连鞠躬,台下响起善意跟羡慕的笑声。

    颁奖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每个员工都拿到了自己的奖金。

    最后,李言总结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明年,我们的目标是月销量突破五万台!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一定能做到。到时候,奖金只会比现在更多!”

    食堂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工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互相比较着各自的奖金,讨论着这笔意外之财该怎么花——给老家寄一些,给孩子买新衣服,或者存起来将来回家盖房子。

    李言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事业有成的欣喜。

    前世自己虽然也带着团队,但是实际上也只是一个管理岗位而已,还不曾有过这种完全带领一个公司或者工厂发展的概念。

    一个月前,他还是个刚刚接手烂摊子的“厂二代”,如今已真正成为这个厂的领路人。

    这种转变,这种成就感,这种看着手底下员工对自己的崇拜跟感激,是很多东西无法给予的。

    随后的半个月里,“星辰S1”的销售势头有增无减。

    电视广告的效应开始深度渗透到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第一批用户的口碑也开始发挥作用。

    在山东一个偏僻村庄里,老刘成了星辰手机的“活广告”。

    自从买了那台“烈焰红”,他走到哪都有人问起这部手机。

    “老刘,你这手机真能三天不充电?”同村的老李蹲在地头,好奇地打量着老刘别在腰间的手机。

    “那还有假?”老刘得意地掏出手机,“你看,昨天早上充满的,现在还有两格电!声音还大,我在最那头的地里都能听见铃响。”

    老李啧啧称奇:“我那部天语,一天就得充一次,声音还小,经常漏接电话。多少钱买的?”

    “799,镇上王姐手机店买的。还送一张卡,里面存了好多歌和游戏。”老刘熟练地展示着手机功能,呼吸灯在傍晚的昏暗中格外醒目。

    三天后,老李也骑着自行车去了镇上,带回一部一模一样的“烈焰红”。

    又过了一周,村里已经有了六部星辰手机。

    这种熟人社会的口碑传播,虽然缓慢却极其有效。

    在湖南长沙,手机批发商周老板的店铺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以往都是他拼命向乡镇零售商推销各种机型,现在却经常有人上门指名要“星辰S1”。

    “老周,还有星辰S1吗?再给我调二十台。”一个县城的零售商一进门就嚷嚷道。

    周老板从账本中抬起头,苦笑一声:“刘老板,你也看到了,我这都快被搬空了。现在要货得预订,三天后才能到。”

    “这么紧俏?那你先给我登记上,二十五台,不,三十台!年底了,打工的都回来了,肯定好卖。”

    周老板一边登记一边说:“这手机利润是高,但也太抢手了。厂家那边说订单排到两周后了。”

    “是啊,广告打得凶,机器本身也不错。”刘老板压低声音,“听说他们还在省卫视打广告?这可是大品牌才玩得起的啊。”

    周老板点点头,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再增加订单量。

    他做手机批发这么多年,很少见到这么火爆的机型,尤其是对于一个刚刚冒头的新品牌。

    这种场景在全国各地的手机批发市场不断上演。

    星辰S1凭借其突出的性价比和精准的广告投放,迅速占领了下沉市场。

    半个月内,工厂又接到了约五千台新订单,总订单量达到了接近4万台。

    而这,还仅仅只是1月半个月多一点的订单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