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没睡好?”她关切地问。
他摇摇头,递给她一个纸袋:“妈妈做的三明治。秦伯伯的工作室在城郊,路上要一个多小时。”
纸袋还带着温热,林夏接过时触到他冰凉的手指。初夏的早晨尚存凉意,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肩线却绷得有些紧。
“你紧张吗?”她轻声问。
“有一点。”他老实承认,“既希望手稿是假的,又害怕它真的是假的。”
她理解这种矛盾的心情——如果是假的,说明有人别有用心;但如果是真的,诗中那份绝望又让人不安。
秦伯伯的工作室位于城郊的一个文化创意园区。白墙黑瓦的传统建筑隐藏在竹林深处,远离城市的喧嚣。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院子里浇花,看到他们,放下水壶:“小言来了?这位是?”
“秦伯伯,这是林夏,我的朋友。”宋言介绍道,“林夏,这位是秦观海秦伯伯,父亲生前最好的朋友。”
秦伯伯慈祥地笑着:“进来吧,茶已经泡好了。”
工作室内部古色古香,满墙的书架直抵天花板,宽大的工作台上铺着宣纸和各种修复工具,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旧纸张特有的气味。
宋言小心地取出那份《蝉鸣之时》的手稿,放在工作台上:“秦伯伯,想请您帮忙看看这个。”
秦伯伯戴上眼镜,打开专业照明灯,仔细审视手稿。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工作室里只剩下老人偶尔调整放大镜位置的声音。
“有意思。”良久,秦伯伯终于开口,“纸是那个年代的纸,墨也是那个年代的墨,但是...”
“但是?”宋言屏住呼吸。
“墨迹的新旧程度不一致。”秦伯伯指着诗句的部分,“你看这些笔画的边缘,氧化程度比日期标注要轻。换句话说,诗句是后来写上去的。”
林夏和宋言交换了一个眼神。
“能判断是什么时候写的吗?”宋言问。
秦伯伯又仔细察看了一会儿:“不会超过五年。而且...”他调整放大镜的倍数,“这个笔迹模仿得很像,但缺乏你父亲笔下的气韵。你父亲写字,起笔轻,收笔重,如同他作诗的习惯——始于细微,终于深沉。而这个模仿者,太过刻意了。”
宋言的脸色变得苍白:“所以,这是一份伪造的手稿?”
“毫无疑问。”秦伯伯肯定地点头,“而且伪造者很了解你父亲的风格,但没能完全捕捉到他笔下的灵魂。”
离开工作室时,秦伯伯拍拍宋言的肩:“小言,你父亲如果知道你现在这么出色,一定会很骄傲。不要被这些伪造的东西困扰。”
回程的公交车上,宋言一直沉默地看着窗外。林夏轻轻碰了碰他的手:“你想到是谁做的了吗?”
“有几个可能性,但都需要证据。”他的声音很轻,“苏老师是最了解父亲笔迹的人之一,但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也许我们该从动机入手。”林夏思考着,“伪造这份手稿,谁能得到好处?”
“如果这首诗被收录进全集,会改变人们对父亲晚期创作风格的理解。”宋言缓缓说道,“父亲以温暖、充满希望的诗风著称,而这首诗...太绝望了。有人可能想破坏他的文学声誉。”
“或者,”林夏提出另一个角度,“是想传达某种信息?诗中提到‘连歌唱的勇气都没有’,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宋言怔住了,仿佛被这句话点醒。他拿出手机,翻拍的手稿照片在屏幕上闪烁:“‘在沉默中,与自己的影子对话’...父亲去世前,确实有过一段非常低落的时期,但不是因为创作困难,而是...”
他突然停住,眼中闪过一丝惊愕。
“而是什么?”林夏轻声催促。
“父亲去世前几个月,曾经和苏老师发生过激烈争执。”宋言的声音几乎耳语,“我当时在楼上写作业,只隐约听到‘手稿’、‘版权’、‘真相’几个词。第二天我问起,父亲只说那是创作理念的不同。”
公交车到站了,他们下车走向转角咖啡馆。午后的阳光透过银杏树的叶子,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在咖啡馆靠窗的老位置坐下后,宋言终于说出了那个一直困扰他的猜想:“我怀疑,父亲那组失踪的新诗手稿,与苏老师有关。”
林夏倒吸一口气:“你是说...”
“我没有任何证据。”他摇摇头,“但父亲去世后,苏老师成为他作品的主要整理者和研究者,几乎所有关于父亲的研究都要经过她。如果那组新诗存在,而且风格与父亲以往的作品大相径庭,可能会影响她建立的学术观点。”
“所以我们接下来要找到那组失踪的新诗?”林夏问。
“或者,至少弄清楚当年发生了什么。”宋言的眼神变得坚定,“父亲不应该成为一个被固定形象束缚的符号,他的创作是自由的、变化的。如果有人试图掩盖这一点,那就是对他最大的不尊重。”
林夏看着他被阳光勾勒的侧脸,忽然明白了他一直以来背负的重量——不仅是父亲的盛名,还有守护父亲文学遗产的责任。
“我会帮你。”她轻声说,“无论如何,我会陪你找到真相。”
他转过头,眼中的阴霾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光芒:“谢谢你,林夏。如果没有你...”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林夏懂得。她伸手轻轻覆上他的手背,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
窗外,初夏的风吹过,银杏树的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埋藏多年的秘密。
那个下午,他们坐在咖啡馆里,制定了一个计划:从宋言家的旧物开始,寻找任何可能与那组失踪诗稿有关的线索。
离开咖啡馆时,夕阳已经西斜。宋言送林夏到小区门口,突然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旧笔记本:
“这是父亲生前最后使用的笔记本。我一直没有勇气仔细翻阅,也许...我们可以一起看。”
林夏接过笔记本,感觉手中沉甸甸的。这不仅是旧物,更是一段被封存的记忆,一个可能改变一切的钥匙。
“明天,”她说,“我们一起看。”
他点点头,目送她走进小区,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拐角。
那天晚上,林夏将笔记本放在书桌上,没有立即打开。她先给宋言发了条信息:
「无论笔记本里有什么,我们一起面对。」
他的回复很快来了:
「好。明天见。」
月光如水,洒在旧笔记本泛黄的封面上。林夏轻轻抚过封面上烫金的“宋辞”二字,仿佛能透过时空,触碰到那个从未谋面的诗人的温度。
真相就像深埋的种子,在适当的时机,总会破土而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