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韩阳闻言,若有所思摸了摸下巴。
说实话,元婴期修士在这个年纪……简直骇人听闻!
据他所知,初入金丹的真人,寿元最低也是五百载起步,而金丹巅峰的强者,要是有点延寿手段,更是能享千年寿元!
这样的存在,在凡人眼中已是陆地神仙,举手投足间可移山填海,翻云覆雨。
可两百岁结婴?
吴越国修真史上,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
即便是那些传说中的绝世天骄,能在三百岁前踏入元婴,便已是惊世骇俗,足以载入吴越的史册。
而两百岁……那已经不是天才,而是妖孽!
然而,两人并未在这个话题上停留太久,转而聊起了各峰日常。
接着,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间,竟有种相见恨晚之感。
姜清漪想要结交这个丹师,而韩阳也想要结交这位宗主嫡传。
最后,两人用弟子令牌互加联系方式。
白云宗令牌是有通讯功能的,不过需要面对面添加,这意味着今后他们可以通过令牌直接传讯了。
也方便以后联系。
直到上午十点。
韩阳目光扫过广场上越聚越多的人群。
此刻的广场已经人山人海,放眼望去尽是攒动的人头,场面颇为壮观。
就韩阳所见光是筑基修士就已经密密麻麻,数量早已破万!
更远处,炼气弟子如繁星点缀,一眼望不到尽头。
“一次金丹讲道,来了几十万人确实是仙门盛会。”
韩阳望着这壮观的一幕,不禁心生感慨。
穿越过来十二年里,他就没听说过在吴越国其他宗门,哪怕是其他两家元婴宗里面,还有每月金丹讲道这一说。
要知道,在修真界,一位金丹修士就足以开宗立派,成为一方霸主。
吴越国境内虽然金丹宗门不少。
但在别的门派,金丹真人哪个不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一位金丹修士修炼都来不及,更别说给弟子讲道了。
因为修士修行本就是与天争命,谁不想早日突破更高境界?
也只有在白云宗这样元婴大派,才能维持如此规模的讲道传统。
毕竟宗门内金丹真人数量众多,两位数起步的金丹数量,可以轮流主持。
而白云宗的弟子们也都深知这份机缘的珍贵,每次讲道都格外珍惜。
虽然一天的讲道时间有限,不可能涉及太过高深的内容,但对于他们这些低阶修士而言,金丹真人的只言片语往往就能解开困扰多时的修炼难题。
韩阳收回思绪,转头对身旁的姜清漪说道:“姜师姐,我白云宗登记在册的修士总共有一百多万,除去在外执行任务和游历的,平时在宗门内的估计也就五六十万。看今天这场面,怕不是来了小一半。”
姜清漪闻言,微微颔首,清冷的面容上浮现一丝淡淡的笑意:
“师尊曾说,金霞真人的讲道向来座无虚席,我们这次运气很好。”
就在两人交谈的间隙,天空中不断有流光划过。
韩阳仰头望去,只见一道道璀璨的遁光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有的如流星般迅疾,有的似彩霞般绚烂,每一道遁光都代表着一位筑基修士。
这时,一道紫色遁光破空而来,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转眼间就落在核心弟子区域的一个蒲团上,显露出一位面容冷峻的紫白袍青年。
来人显然是一位白云宗核心弟子!
但是对方显露的气息,说明他至少是筑基巅峰。
韩阳心中一震。
众所周知,核心弟子和核心弟子也所不同。
真正厉害的核心弟子,他们御剑乘风,瞬息数里,他们踏空而行,如履平地,他们举手投足间,尽显仙家气象!
“这才是真正的修仙者啊......”韩阳在心中默默感叹。
低头看了看自己腰间的核心弟子令牌,韩阳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
虽然挂着核心弟子的名头,但以他现在的修为,终究还是只能像普通弟子一样,老老实实骑乘仙鹤,规规矩矩徒步进场。
那些潇洒自如的腾云驾雾,对现在的他来说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些师兄师姐的修为当真了得,来去如风,哪像我还要靠仙鹤代步。”韩阳轻声叹道,语气中难掩羡慕之情。
他仰头望着天空中不时掠过的道道流光,眼神渐渐变得坚定。
总有一天,他也要像这些师兄师姐一样,能够自由自在翱翔于九天之上。
毕竟,一个连飞行都做不到的修士,又怎么配称得上是真正的修仙者呢?
姜清漪闻言,轻笑道:
“师弟何必着急?以你的天赋和潜力,假以时日必定能后来居上。”
“借师姐吉言!”
然而,还未等韩阳回应更多。
“铛铛铛!”
随着宗门三声钟声响起。
钟声过后,整个广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向高台,等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
就在这万籁俱寂的一刻,异变突生!
只见大白天。
晴空霹雳!
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一道金色雷霆自远方山峰破空而来!
那道金雷来得毫无征兆,刺目的光芒让所有人都不自觉眯起眼睛。
而且那雷光快得不可思议,以瞬息百里的速度,在空中留下一道璀璨的金色轨迹!
韩阳只来得及看到一道模糊的金线划过天际,下一刻,震耳欲聋的雷鸣才姗姗来迟,在群山间激起连绵不绝的回响。
金色虹光太惊人了!
光芒之盛,让上午的太阳都黯然失色。
一些修为较低的弟子已经承受不住这股威压,不得不低下头避开直视。
仅仅过了七八秒,就从远处上百里外的山峰,出现在广场之上。
当金光临近时,韩阳感到浑身汗毛倒竖,体内的灵力不受控制躁动起来。
这种源自本能的战栗,是低阶修士面对绝对强者时的自然反应。
金光坠落在十丈高的讲道台上,气浪翻涌,灵压如潮!
落地瞬间产生的冲击波让前排弟子的衣袍翻飞。
韩阳不得不抬手遮挡扑面而来的劲风,眯着眼睛努力看清台上的景象。
当光芒散尽,高台上赫然立着一位俊逸非凡的修士。
他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却自带一股超然物外的气度。
一袭紫金色道袍,面戴冠玉,模样神俊。
正是韩阳在前几日在大殿见到那个年轻金丹。
看着这位金丹真人出行方式。
“这就是雷遁术吗?”
韩阳在心中暗自惊叹。
这种高阶遁术他也只是听说过,据说修炼到极致可瞬息百里,是金霞真人的标志之一。
可惜还没有等他感慨什么。
高台上的金霞真人只是简单负手而立,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他头戴七星冠,身着紫金袍。面如冠玉显威仪,目似朗星含道妙。
端的是仙风道骨,超凡脱俗。虽未施法,却已令全场肃然。
下方几十万修士。
上到真传下到杂役。
所有人都下意识挺直腰板,连那些平日里桀骜不驯的核心弟子都收起了散漫之态。
直立起来,都恭敬弯腰,齐声喊道。
“恭迎金霞真人!”
这场景壮观得让韩阳头皮发麻,他从未见过如此多修士同时行礼的场面。
金霞真人盘坐高台,目光淡然扫过众人,缓缓开口:
“诸弟子免礼,本座齐和云,今日由本座讲道。”
“都坐吧。”
众修士齐声应道:“谢真人!”
而后纷纷席地而坐,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只待聆听真人教诲。
金霞真人微微颔首,缓缓开口道:“今日讲道,分作练气与符道两篇。诸位且静下心来,细细聆听。若能从中悟得一二,那大道之路,便可期矣。”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修真之道,当以练气为始。”
“气者,乃天地之精华,人身之根本。”
“练气之法,在于引天地间的灵气入体,将后天浊气化为先天清气。”
“此过程需循序渐进,如琢如磨,切不可操之过急。”
“有经云: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人若能常保清静之心,天地灵气自然归聚。”
“诸位需先调呼吸,使气息悠长绵密,仿若春蚕吐丝,连绵不绝。”
“再正身形,令百脉通畅无阻,恰似江河奔腾,一往无前。”
“而后定心神,让灵台清明澄澈,犹如明月高悬,不沾尘埃。”
“如此,方能使精气神三者合一,为练气打下坚实基础。”
“须知,一念起时万念生,此时不如守中抱一,心若磐石,不为外物所动,坦然顺应万事万物。”
“初时修行,可先从数息之法入手,待心沉静如水,自然便能进入入定之境。”
“在入定中,感受自身与天地灵气的微妙联系,尝试引导灵气入体。”
“所谓练气小周天,即打通任督二脉。引气从尾闾起始,缓缓上行,过夹脊,上玉枕,入泥丸,下鹊桥,最终归于丹田。”
“而大周天者,则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皆通。此中三关九窍,各藏玄机,需以意念引导灵气,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强求速成。”
“每一关窍的打通,都需等待灵气积累足够,自然冲关,否则易走火入魔。”
“子午卯酉,此四正之时,乃练气之最佳时机。”
“子时一阳初生,午时一阴始长,卯酉之时为阴阳交替之际。”
“子时练气,可借天地初生之阳气,壮大自身元气。”
“午时练气,能采天地至阳之气,炼化自身阴气。”
“卯时练气,顺应万物生发之势,促进灵气吸收。”
“酉时练气,借助阴阳交替之力,调和体内阴阳。”
“然而,修行贵在持之以恒,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时。”
“若能日夜精进,不拘泥于时辰,亦是一种修行态度。”
“修行途中,若遇种种幻象,切莫过于惊慌。”
“须知一切幻象,皆是心魔作祟。”
“心魔因人的贪嗔痴而生,或现以美色,或诱以财富,或激以愤怒。”
“唯有持守本心,不为外物所惑,方能不为心魔所扰。当幻象出现时,需以清醒的意志观照自身,识破幻象本质,不为其所动。”
“若被心魔控制,轻者前功尽弃,重者危及性命。”
“待得气满自溢之时,周天自会流转。届时,丹田温热,百脉通畅,气随意动,方才算得练气入门。”
“入门之后,亦不可懈怠,需不断巩固修为,使灵气在体内运行更加顺畅,增强自身与天地灵气的感应。”
“而练气初期,重在“引气”。
“天地之间,灵气充盈,浩渺无形,散于六合之内,隐于万物之中。”
“初入练气者,需觅一清净之地,摒弃诸般杂念,澄心涤虑,如古井无波。”
“继而以意导之,仿若磁石引铁,以自身之灵犀,感天地之灵气。”
“待有所感,徐徐牵引,使灵气循经脉而入体,如涓涓细流,润泽周身。”
“此过程须专注凝神,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若引气不慎,灵气逆乱,恐致经脉受损,修行之路,便多舛矣。”
“至练气中期,当求“灵力外放”。
“此时,体内灵气渐趋充盈,经脉已能承受更强之力。”
“修行者需勤加修炼,熟稔掌控灵气之法,使其随心而动,由内而外,释放于体外。灵力外放,可凝为护盾,御敌于身外,可化为利刃,克敌于无形。”
“此乃练气中期之妙处,然亦需谨慎为之。灵力外放,耗力甚巨,若不量力而行,贸然施展,恐灵力枯竭,危及自身。”
“且灵力运用之法,变化万千,诸君需勤加揣摩,方能得心应手。”
“练气后期,关键在于“诞生灵识”。”
“灵识者,非肉眼之识,乃心之灵觉,神之妙用。”
“待体内灵气滋养脏腑,通达百骸,神思渐清,灵识便有萌动之机。”
“修行者需于静定之中,内观己心,探寻灵识之端倪。”
“灵识一成,如开天眼,可察秋毫之末,可感风云变幻,可洞察他人之灵力运转,可识破幻境之虚妄。”
“凭借灵识,修行者于战斗之中,能预知敌手之意图,先发制人。”
“于探索秘境之时,可寻觅隐秘之机缘,捷足先登。”
“灵识之妙,难以尽述,诸君当悉心培育,使其日益强大。”
“及至练气巅峰,务必要“凝练法力”。”
“练气至此,灵气已积蓄深厚,然欲求更高境界,需将灵气凝练为法力。此过程犹如千锤百炼之钢铁,去芜存菁,精益求精。”
“修行者需以自身神念为炉,以天地灵气为柴,将体内灵气反复锤炼、压缩、提纯。”
“法力一成,其质更纯,其力更巨,其用更广。”
“……”
言罢,讲完练气入门到巅峰,金霞真人稍作停顿,而后继续说道:
“接下来,便讲讲符道。
符者,实乃天地间的灵文。
符经有言: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
纸,是符箓力量的承载之物,不同材质的符纸具有不同的特性。
桃木纸,吸纳天地正气,天生具有驱邪之效。
黄裱纸,质地柔韧,能容纳多种灵气,用途广泛,最为通用。
朱砂纸,以朱砂浸染,阳气极盛,可增添符箓威力。
灵笔,需用具有灵性的材料制成,如千年灵竹、灵兽之毫,能引导灵气注入符纸。
朱砂,亦非普通朱砂,而是经过特殊炼制,蕴含灵气的灵砂,为符箓提供力量源泉。
然此三者,不过是外在之物,最为根本者,在于心诚、气足、神凝。”
“《符咒全书》亦云:三分画,七分存想。
心诚,则符有灵验,需存敬畏恭敬之心。画符时,心中需对天地神灵、符箓所蕴含的力量怀有虔诚敬意,不可有丝毫亵渎之意。
气足,则符具威力,需使自身灵气充盈。
这便要求画符者平日勤加修炼,积累足够的灵气,方能在画符时将强大的灵气注入符箓。
神凝,则符成真品,需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画符过程中,注意力稍有分散,便可能导致符箓绘制失败。”
“下笔落纸,鬼神皆知。若下笔时手抖,此乃气不足、神不定之故。
此时,可先调息凝神,待气息平稳,心神安定,再行落笔。画符时,需一气呵成,每一笔都蕴含着特定的符文力量与灵气波动。
符文的线条长短、粗细、曲直,皆有讲究,不可随意为之。”
“符分五行,各有所属。
雷符属木,因雷动于木,木能引雷,雷符可借木之生发之力,引动雷霆之力。
火符属火,其性炎上,能释放强大的火焰力量。
水符属水,可操控水流,润泽万物,亦可用于防御。
土符属土,坚实厚重,能稳固防御,镇压邪祟。
金符属金,锐利刚猛,可斩妖除魔。
画符之时,需与自身灵根相合,方能发挥最大效用。
若灵根为火,绘制火符则更加得心应手,威力也更为强大。”
“寅时,阳气初升,此时天地间阳气萌动,利于绘制各类符箓。
然而,不同符箓,各有其最佳绘制时辰。
如驱邪符,宜在午时绘制,因午时阳气最盛,可增强驱邪之力。
辟邪符,宜于子时绘制,子时阴气浓郁,以阴制阴,可镇宅辟邪。
祛病符,则宜在卯时绘制,卯时万物生发,利于祛病除灾。
此外,祈福符宜在辰时,此时天地祥和。
招财符宜在申时,申时为日之西,金气旺盛,利于招财。”
“符本无质,以心为质。上等符师,神通广大,一草一木,皆可为符。
因他们已领悟符道真谛,心与天地合一,能赋予万物符箓之力。
但对于初学者而言,仍需借助符纸等媒介。”
“符无咒不灵,咒无诀不应。
咒,乃符之魂,赋予符箓特定的功效与指令。
诀,为符之胆,决定符箓的发动与威力。
不同的符箓,需配以相应的咒语与口诀。
咒语需清晰准确念出,口诀则需以特定的手势配合。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真符,自会生出灵气,假符,不过徒具其形。欲辨符之真伪,可焚化观烟,真符之烟,笔直上冲青天,且带有奇异香气。
亦可入水观形,真符入水,不会消散,反而能使水蕴含灵气。
此外,还可通过感受符箓散发的灵气波动来辨别,真符的灵气波动平稳而强大,假符则灵气微弱且紊乱。”
“符箓之效力,视修为而定。
初学所绘之符,三日便会失效,因其灵气注入不足,难以长久维持。
小成之符,可保一月有效,此时绘制者对灵气的掌控与符文的理解有所提升。
大成之符,则经年不衰,绘制者已熟练掌握符道精髓,能将强大且稳定的灵气注入符箓。”
“《符经》有云:天机不可轻泄。画符若失败,轻则符箓无效,白费心力与材料;重则遭受反噬,损伤自身元气。
故而,画符之时,需万分谨慎。每次画符前,需做好充分准备,调整自身状态,确保万无一失。”
“符道精微奥妙,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成。今日所授,不过是些基础之法。一年之后,本座再为诸位讲解符阵配合之法。
符阵,乃符箓的进阶运用,多个符箓相互配合,能发挥出远超单个符箓的威力。”
“内炼成丹,外用成法。气,乃符之根本,符,为气之运用。
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灵气为符道提供力量基础,符道则是灵气气成果的外在展现。
只有灵气足,才能绘制出威力强大的符箓,而通过绘制符箓,又能进一步锻炼对灵气的掌控。”
“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大道至简,贵在坚持。世间所谓速成之说,皆是虚妄之言。修行之路,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急于求成者,往往根基不稳,难以长久。”
“人心本好静,然欲望常牵之。修行路上,最大之障碍,非天资,非机缘,而是心魔。心魔如影随形,稍有不慎,便会乘虚而入。唯有时刻警惕,保持内心的清明,方能抵御心魔的侵扰。”
“道不择人,人自择道。但存向道之心,皆可修行。道,无处不在,即便是在那屎溺之间,亦有道之存在。无论出身贵贱,灵根资质高低,只要有一颗向道之心,皆能踏上修行之路。”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有明师指点,可少走弯路,但最终还需自己潜心参悟。明师能给予方向指引与经验传授,但修行的感悟与突破,还需自己在实践中摸索。”
“不断情欲,而能超脱。太上忘情,并非无情,而是不为情所困。修行者需在情感与修行之间找到平衡,不被情感左右,以理性与智慧对待世间万物。”
讲道持续九个小时,金霞真人字字如珠落玉盘,句句似晨钟暮鼓,振聋发聩。
但见真人顶上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庆云缭绕间隐现大道真言。
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现身说法,将玄妙道法娓娓道来。
台下数十万修士或凝神静听,或提笔疾书,更有甚者当场顿悟,周身灵气翻涌。
待到红日西沉,霞光满天之际,真人忽然收声。
顶上庆云渐渐消散,化作点点金光没入虚空。
许多弟子仍端坐原地,如痴如醉,恍若大梦初醒。
“今日讲道至此。”真人声如清泉,将众人从悟道之境唤醒。
“修真之路,贵在诚与恒二字。”真人语重心长道,
“诚者,心无旁骛;恒者,锲而不舍。望诸位弟子勤加修习,一年后再会。”
言罢,真人长身而起,紫金道袍迎风飘动。
最后留下一句箴言在众人耳畔回荡:
“大道至简,唯在坚持。散去吧。”
话音未落,金霞真人已化作一道金光冲天而起,转瞬即逝。
台下众修这才如梦初醒,纷纷起身行礼。
一时间,广场上“恭送真人”之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