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夺我功劳捧娇女?重生嫡女请全家赴黄泉 > 第一卷 第2章 做错了事,就以死谢罪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车在东宫大门前停下。

    沈长安随沈长歌一同进宫,徐嬷嬷跟在身后。

    寝宫外殿,候着十几位太医,皇后娘娘也在此。

    “民女参见皇后娘娘。”沈长歌行礼。

    “快快起来,圣上已封你为嘉敏县主,为何还自称民女,该改口了。”

    张皇后端庄,眼下泛着些青:“麻烦你了。”

    “能为皇后娘娘和圣上分忧,是臣女的福气。臣女这便去为太子殿下诊治。”

    张皇后点了点头。

    沈长歌带着沈长安和徐嬷嬷推开太子寝宫的门。

    太子患上的是疫病,症候在肺,有一定的传染性。

    也正是因此,皇后娘娘和太医才在外候着。

    太子楚昭行躺在软榻上,双目紧闭。

    晌午的阳光透过窗棱透进来,斜射软榻上,更显其脸色苍白。

    沈长歌让沈长安去为太子看诊。

    她和徐嬷嬷则是躲得远远的。

    虽做了措施,二人也怕染上。

    沈长安在太子身侧蹲下,手搭上脉搏。

    对方脉动微弱,若再耽误几日,便是她师父来了,也无药可医。

    想及此,沈长安转而在纸上写下几个字:需要以心头血为引。

    “心头血?”沈长歌狐疑的目光落在沈长安身上。

    她记得沈长安说过要用药引子,她想过许是掌心肉,却未曾想到会是心头血。

    沈长安继续在纸上写到:

    太子殿下病体拖得太久,体内生机微弱,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激活生机。

    心头血珍贵,效用最佳,古医书上亦有记载。

    沈长歌眉头稍紧:“当真?”

    沈长安迎上沈长歌视线,点了点头。

    沈长歌眸光一转:“谁的血都可以?”

    她目光仍盯着沈长安,深处的狐疑之色并未消散。

    沈长安提笔:需要得过时疫并被治好的。

    在场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沈长歌和徐嬷嬷。

    沈长歌不会以身犯险。

    那便只有……

    沈长安余光落在徐嬷嬷身上。

    “嬷嬷。”

    此时,沈长歌的视线随之落在徐嬷嬷身上:“想来嬷嬷定然愿意为沈府做贡献,愿意为太子殿下献心头血。”

    沈长歌不顾徐嬷嬷抽搐的嘴角,继续说道:“嬷嬷放心,沈府必定记住嬷嬷今日的恩情。”

    沈长安心中冷嗤:若沈家是知恩图报之人,她也不会沦落成今天这般模样。

    “奴婢愿意。”

    徐嬷嬷声音勉强,才说完,沈长歌拿着碗走过来:“需要多少?”

    沈长安摊开手掌,示意要用五碗。

    碗不是很深,但碗口比她手掌撑开还要大一圈。

    五碗……

    且不说刀尖划开胸口都撑多久,就是五碗血放出来,徐嬷嬷也活不成了。

    徐嬷嬷打了个寒战。

    沈长安从药箱里拿出小刀,做好清洁,递给沈长歌。

    沈长歌许是不放心,还寻来绳子绑住了徐嬷嬷的手脚,堵住了她的嘴巴。

    锋利的刀尖抵住胸口,深深地划开皮肉。

    鲜血自伤口汩汩外流。

    沈长歌用碗接着徐嬷嬷的血液。

    沈长安眼角微抬,眸光寒凉。

    对面的徐嬷嬷面色惨白,冷汗涔涔,身子止不住地发抖。

    随着碗中血液愈来愈多,弥漫在周遭空气的腥臭味儿也渐渐浓郁。

    沈长歌用帕子掩鼻。

    沈长安示意沈长歌:你先去外面歇着,当心染上时疫。

    沈长歌看完她这几行字,步伐后退。

    她思忖片刻道:“你先在里面忙,我出去透口气。”

    说是透气,沈长歌没再进来。

    接第四碗血时,徐嬷嬷晕死过去。

    沈长安放下碗,看向徐嬷嬷胸前的刀口轻叹:还是太浅了。

    随即,裹着绢帕拿起沈长歌放下的小刀,加深了伤口,直抵心脏,深深地刺进去。

    接足了五碗血,沈长安把这些尽数通过窗户倒了出去,又扔出一包白粉掩盖气味。

    再看徐嬷嬷,瘫软在地,眼看着进气少出气多了。

    沈长安冷眼看着,直至她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毒哑她的嗓子,对她非打即骂,连带着对她的丫鬟也是动辄打骂罚跪饿肚子。

    最后更是协助沈长歌搜罗假证据,污蔑她毒害怀王。

    做了这些恶事,总要付出代价。

    沈长安眼神冷冽:一条命,将将好。

    随后,沈长安将徐嬷嬷的尸体踹到一旁,再次来到太子床榻前。

    她从手袖中抽出银针,分别扎入大椎、中府、膻中等穴位。

    随着针灸,太子舒出一口浊气,苍白的面色舒缓了几分。

    此时,若是每日服用一颗养气排毒的培元回春丹,并以养肺汤药辅之,很快便会痊愈。

    沈长安省去了培元回春丹,之后按药方治疗,也可使其状态与常人无异。

    但内里,却是虚弱不堪,稍受风寒,便会加剧发作。

    沈长安观察着太子面色:

    前世,怀王一死,太子楚昭行,是第一个带人闯进来。

    世上怎会有如此巧合的事?

    沈长安收好药丸没一会儿,只听楚昭行发出一声轻微的声音。

    发觉他有醒来的趋势,沈长安起身推开门,叫来了沈长歌。

    “好了?”

    沈长安点头,同时递给沈长歌写好的几行字,解释太子状况。

    并表示,徐嬷嬷怕是不成了。

    沈长歌看完,把纸条收拢在袖中:“徐嬷嬷也算是死得其所。”

    眸中毫无悲怜之色。

    随后,走出去见过皇后:“皇后娘娘,太子殿下的病情暂时稳住,还需坚持针灸和药疗数日。”

    “退烧了吗?”

    沈长歌点头:“娘娘进去瞧瞧,也好放心。”

    “你说的是。”

    听到张皇后和沈长歌的对话,院中的太医面色紧张,又不敢贸然出言相劝。

    最后只把这份仇恨放在沈长歌身上。

    一个太子已足够他们悬着脑袋做事儿,若是皇后娘娘再染上时疫,圣上不当即扒了他们的皮?

    真是黄毛小儿,做事不知顾忌。

    沈长安将一众太医的神色收入眼底。

    沈长歌这般做事,到时出了事,可没有人会为她辩解一二。

    到时候楚昭行病情复发,沈长歌更是祸上加祸。

    淡淡收回视线,沈长安随沈长歌和张皇后进殿。

    内殿,皇后探得楚昭行的呼吸面色与常人无异,体温也恢复正常,才松了口气,满意地看向沈长歌:“有劳小神医了,赏!”

    “多谢皇后娘娘。”沈长歌喜形于色。

    沈长安在一旁看着:高兴得太早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