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组建了十几个人的团队。
针对单一一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团队的花了一整天时间才完成。
一次大型实验包含几十组数据。
研发基地有大量的实验数据,正规做完善记录的都有过百次。
这要做到什么时候?
当发现模型完善难度太高,工作量太大,常规组团队根本就做不了,基地内就发生了决策性分歧。
李嘉鑫和其他几个顶尖工程师,都建议找张明浩进行合作。
张明浩研究出了半导体模型,自然精通计算分析方法,也许就能够研究出一套通行方法来加快完善速度。
石耀坤觉得不靠谱。
对方只是个博士生,即便研究出半导体模型,但创新性科研工作中,想法往往比能力重要的多。
即便对方能力很强,但一个人又能做多少工作?
基地内有这么多尖端人才,数学水平高的比比皆是,而且都是专业做半导体研发,理论和技术都是顶尖的。
当然,尖端人才多也解决不了问题。
这才是前来的原因。
“对方现场做一次计算分析,也许就能找出什么遗漏点,或者是取巧的办法呢?”
石耀坤是这样想的。
所以才决定拿分析过的数据,让张明浩帮着再做一次。
突袭,外加全新的数据。
对方没有任何准备,也能真正看看计算分析能力了。
……
张明浩就没有那么多想法了。
新创科技买断了模型和研究方法,买断期限是五年,买断费用都到账了,自然有理由进行‘后期咨询’。
对方找一组实验数据过来,让他帮忙分析计算,也能算是‘方法讲解’的一部分。
他浏览了下电脑里的数据,开口问道,“你们的数据很复杂啊!”
“最初始的计算做了吗?”
有个工程师立刻道,“做了、做了”,他说着操作调出了输出数据文件。
张明浩看了下输出数据,点头道,“做了就好,数据太复杂,用普通电脑算不了,要连上服务器。”
“做了就省了时间!”
有了计算后的输出数据,就可以直接进入到手动计算环节。
这一步对张明浩也有一点点难度。
就像是求解一个数学问题,没有固定的方法公式。
不过解题方法并不是无限的,依靠《正确感知》可以判断求解方向,求解过程自然会非常顺畅。
张明浩花了大概三分钟,找到了正确方法,接下来边计算边讲解,“这一组,我们这样做。”
“看排列形式,很明显,从第三组数据入手最容易……”
“下一步,对比……”
“看到了吗?很明显,组组对比以后,就能够……”
两个工程师都听懵了。
很明显?
哪里明显?!
张明浩继续算着,边说着,“如果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后续做计算、理解,简单的过程就不说了。”
简单的过程?
两人不约而同的咽了咽口水,但还是什么都没说。
他们参与了数据分析,也知道怎么去做手动计算,而对方的分析计算方法和他们是一样的。
结果也一样!
张明浩边讲边说,花费二十分钟完成了手动计算的部分。
两个工程师拿着结果都有点懵,他们十几个人,可是花了近两个小时。
对方用时二十分钟。
张明浩做完了计算分析,也不浪费时间,就快速转到了下一步。
下一步主要是计算机来算,但计算量比最初少得多。
对方操作着连上新创科技的共享服务器,需求输入后,几分钟就有了结果。
在输出了结果后,就到了近似转换的部分,近似转换比上一步计算还要简单。
张明浩没有再讲解,直接快速完成了近似转换。
得出结果后,的补充一句,“这部分就不用讲了,你们回去对照结果算算就行。”
下一步就是最复杂的部分--趋近性验证。
身边的人都变多了。
石耀坤等人一直在关注进展,他们都做好了待上一个下午的准备。
但没过多久,前面两个部分就过去了,结果还和他们算的一样?
这么快吗?
他们都有种不可置信的感觉,连话都不再多说一句,就仔细听着那边的讲解。
当到了趋近性验证部分,其他几个工程师,包括石耀坤,都凑近了些。
这个部分的逻辑关系复杂,到现在还有人搞不明白。
对张明浩来说,趋近性验证才是最容易的。
趋近性验证,是验证实验数据是否能帮助缩小模型参数范围。
如果能帮助缩小参数范围,就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否则数据直接舍弃就好了。
前者,他能直接得出结论。
现在是后者的情况,也就是说,实验数据能够帮助缩小模型参数范围。
他仔细研究了一下,感叹一句,“这组数据很有价值啊!”
“从数值上来看,可能会修正模型中γ、δ、ζ以及K几个参数……”
他说的是‘可能’。
石耀坤等人全都愣住了,这个结论和他们的计算结果一致。
他们是一群人计算分析了很久。
对方似乎就只是看看数据,用笔做了几下验算,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张明浩没有解释,就开始手动代入计算、分析,边计算还边做简单讲解,一口气讲了有四十多分钟。
全程停都没停一下。
石耀坤等人只是听着,偶尔跟着点下头,他们非常确信,若不是计算分析过一次,就不可能跟上思路。
对方的计算分析方法,和他们用的一模一样。
唯一的区别就是快!
超级快!
他们一群人花了一天时间完成的分析研究,对方只花了……
一个半小时?
张明浩完成了最后一步,把数据带入到模型中,并对模型进行了数值范围修正。
随后轻呼一口气,“就是这样了。”
“什么样的数据,都是这个流程、这个方法,你们应该懂了吧?”
他说着看向石耀坤。
石耀坤绷着脸僵硬的点头,其他人也做出了同样的反应。
听懂什么啊!
原来懂的就懂,原来不懂的还是不懂。
每个人的心情都很复杂,他们十几个人进行一天的分析计算,对方一个多小时就搞定了?
差距,要不要这么大!
这个速度是不敢想的,他们都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
好多人看见了石耀坤。
石耀坤僵着脸,都感觉现实有些荒谬,‘他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
‘怎么可能……但对方提前不知道数据,计算分析过程明明白白。’
他感觉脑子有些乱,干脆说道,“张明浩同学、薛坤教授。”
说着朝旁边看了眼,才发现还有个外人,迟疑的说道,“还有这位……”
“周奇!”
周奇郁闷的说了名字,补充乐居,“叫我小周就行。”
“周老师。”
石耀坤还是叫了‘老师’,随后道,“我们想开个会商量一下。”
周奇顿时反应过来,拉着薛坤和张明浩出了门,还顺手把门带上了。
周奇在门外等。
张明浩、薛坤则去了楼下办公室,边聊着新创科技一行人的来意。
“他们是不懂研究方法?”薛坤带着疑惑问了句。
张明浩猜测道,“可能因为难度太高,就再过来问一下。”
“是这样?”
薛坤思索了一下,摇头道,“我感觉不是那么简单,刚才在会议室,他们背着我说话,几次提到了你。”
张明浩不在意的笑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要干什么,一会儿就知道了。”
“也对!”
朱炳坤、陈帅从实验室回来了,王贵元也过来看看情况。
大办公室热闹起来。
他们都说起新创科技一行人的来意,还询问张明浩对方具体问了什么。
没等多久,石耀坤一行人也下了楼。
大办公室。
石耀坤满是欣赏的看向张明浩,认真开口点说道,“张明浩同学,你的研究非常有价值,你的能力也非常突出!”
“我代表新创科技,正式邀请你加入我们的半导体研发团队。”
“加入我们团队以后,你直接担任‘半导体模型研发组组长’,并在入职后享受两百万年薪的顶格待遇。”
“另外,我们是十六薪制度,年终还能得到利润分红……”
顶薪两百万!
一年十六薪、年终企业利润分红……
朱炳坤、陈帅、王贵元、周奇,乃至于薛坤都听的直咽口水。
张明浩听着都有一丝心动,但他面色严肃、语气坚决的回道,“石总监,感谢贵公司的欣赏,但是,我拒绝。”
他认真道,“我才刚入学,上博一。”
“我很喜欢江州大学的氛围,也希望能跟着薛坤老师把博士读完。”
“高薪的诱惑很大,但对我来说,工作是几年以后,现在,最重要的完成学业!”
话音一落,集体鼓掌!
朱炳坤、陈帅、王贵元,再加上周奇,都激动的拍起了手,就连石耀坤身后的人都有跟着鼓掌的。
薛坤双目通红,感动的差点流下泪。
听听!
学生拒绝两百万年薪的工作,就是为了跟着我读博!
张明浩郑重其事的说完,伸手摸了下嘴角,心底暗自吐槽,“看重我?给顶薪?”
“说白了,还不是为了省钱!”
“当别人都傻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