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24章 这后台是有多硬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嘉鑫等人连续讲了三天。

    研发基地的‘特别小组’,也坚持了听了三天。

    李嘉鑫讲得头昏脑胀,但感觉收获颇丰,原来模模糊糊没搞懂的地方,一遍讲下来都弄清楚了。

    ‘特别小组’的工程师们,就感觉脑子都快炸了。

    三个最难的部分,好多人都没有搞明白。

    输出数值的手动计算、近似转化、数值趋近性验证,前面两个还好一些,大部分人至少明白是怎么做的、难点在哪里。

    数值趋近性验证,则干脆没几个人弄明白,有些人连逻辑关系都梳理不清。

    讲解结束,工程师们都长呼一口气。

    他们也讨论起来,“这只是一组数据验证吧?换一组,方法又不一样了。”

    “我已经明白了,每一次的方法都不一样,所以要手动来进行,尤其是最后那个趋近性验证,做不了。”

    “我们的一次实验的数据,就要验证几十次吧?”

    “反正我能力有限,这个工作肯定参加不了。”

    “我也宁愿闷在实验室……”

    “……”

    下一步工作就是开会讨论。

    石耀坤也知道难度高,但研究方法都买下来了,还能怎么办?

    他硬着头皮说道,“半导体模型的完善方法,大家也听了一遍。”

    “确实很复杂、难度很高,但高端的研究哪有不复杂的?这么重要的模型,也会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我决定让李嘉鑫担任研发组的组长……”

    话音刚落,李嘉鑫顿时摆手推拒,“石组长,我不行,我真的不行!”

    “讲讲还行,做不了。”

    石耀坤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李嘉鑫坚持无辜的摆手,他可不想担任组长的工作。

    研究太难了。

    他讲的都是张明浩讲过的,到现在才梳理个明明白白。

    如果换上一组数据,怎么做?

    别说是三天了,一个星期、半个月都做不来啊!

    他赶忙道,“石组长,这么重要的工作还是您来,我知道的都说了,我懂的也不比您多啊……”

    石耀坤被一句话顶得满脸通红。

    他懂个毛啊!

    李嘉鑫讲了三天,他也跟着听了三天,但根本就没有搞明白。

    石耀坤黑着脸说道,“组长的事先不谈,我们要组建研发小组,研发小组成员,每个月能拿到工作补贴。”

    “大家可以自由报名……”

    虽然没说工作补贴多少,但一个月肯定也有几千块。

    他说完,没人主动报名。

    石耀坤点了几个名,结果都被拒绝了,“石组长,我的工作还忙不完呢。”

    “我真没时间做研发啊!”

    “我不行,能力有限,到现在都没搞明白最后那个趋近怎么算的……”

    一个想进组的都没有!

    在场可没人是傻子,半导体模型完善的难度这么高,研发进展肯定非常的缓慢,到时候再被人说能力不行,还不如不进组。

    另外,进入研发组以后,原来的工作肯定会受到影响。

    到时候,工作被别人顶替了怎么办?

    再回去还有位置吗?

    石耀坤见到众人的反应都感觉头大,但有什么办法呢?

    研究已经买下来了!

    难道放着不用?

    买断也不是无限期的,合同上有规定,五年后,对方就可以发表成果了。

    他们买过来自己搞研发,也是希望能更快的完善模型。

    按照最初的想法,三个月时间完善模型,再利用模型做各类型半导体衬底计算,就能让半导体制造技术取得突破。

    技术领域,时间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连个研发小组都建不起来,还谈什么三个月完成……

    “难道再找那个博士生?”

    石耀坤思索着,叹了口气,“还是问一下吧,对方也许有办法?”

    ……

    张明浩啃了几天的资料,对于视觉光感模型也有了一定了解。

    他试了下《正确感知》。

    可以!

    “方向正确!”

    “视觉光感模型和光学超材料理论结合,能实现隐形技术!”

    这个结论太有意义了。

    《正确感知》判断方向正确,跟着结合进行研发的路就是正确的。

    研发用的是‘光学超材料理论’,而不是真正的光学超材料,也代表不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路’也不会太远。

    “应该是靠视觉观感的设计,再结合具有微弱光学超材料特性的材料。”

    “理论构造设计,再去研究转化……”

    “怎么做呢?”

    张明浩思索着摇了摇头,研究问题不可能短时间解决。

    ……

    周一傍晚,一栋教学楼的西侧大教室。

    张明浩要做一项挑战性的工作--教学助理,简称助教,薛坤的助教。

    薛坤交代一番,就让张明浩先过去了。

    这是一节专业选修课,是面向整个理学部的大课,课程的名字叫《原子与分子物理》,选修的学生有近两百人。

    张明浩的工作是进行点名,随后简单对课程进行一番介绍。

    正式上课,就交给薛坤了。

    “我是这课程的助教,和你们一样,也是学生,博士生。”

    张明浩站在讲台上,亲切的做了个自我介绍,还把名字写在黑板上,“以后叫我张老师,或者叫学长都可以。”

    “有关课程的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其他问题当然也可以,是否回答就要看心情了……”

    教室里顿时传来一阵哄笑声。

    在进入教室的时候,张明浩还是有些紧张的,毕竟是第一次担任老师。

    助教,也是老师。

    在调侃着说了几句后,紧张感也就渐渐消失了,他进入到正规流程,“下面来点名,抽点。”

    “谁没来,再被点到名,就是怪自己运气不好了。”

    两百多人的大课,不可能一一点名,也就是象征性的点一些人。

    他拿着学生列表喊了起来——

    “王林燕!”

    “到!”

    “余钢!”

    “这里!”

    “柯杰平!”

    “到……”

    在点了几个名后,他忽然想到是否能用《正确感知》试试?

    一试,果然可以!

    《正确感知》能够帮助确认答‘到’的学生是不是本人。

    “吴晓东!”

    “到!”

    前排传来一个答到的声音,《正确感知》却给出了否定的反馈。

    张明浩停了下来,他抬头看向前排问了一句,“吴晓东来了吗?”

    “到!”

    开口的是第二排的一个男生,小眼睛、胖胖的看着很敦厚。

    张明浩都看笑了,他走下讲台看着对方问道,“你叫吴晓东?”

    其他学生也都看过去,“那不是周杰吗?”

    “是他!”

    “帮点名被抓到了……这个老师怎么知道的?”

    “难道认识吴晓东?”

    有认识周杰的都开始窃窃私语。

    周杰则憋得脸颊通红,还是辩解道,“不是,我刚才听错了。”

    张明浩笑问道,“你叫什么?”

    “周杰。”

    “下次要听的清楚点,吴晓东和周杰的音可差太多了。”

    张明浩说笑地走了回去。

    他挺欣赏对方的义气,若是对方坚持说自己是吴晓东,也干脆当成不知道。

    可惜,对方没坚持。

    周杰感觉在同学面前丢了脸,暗恼的小声嘀咕一句,“一个助教,牛什么牛!”

    点完名,薛坤也来了。

    张明浩就坐在一侧,听了一趟基础的物理课程。

    他不是学习知识,而是旁观教学方法。

    一节课,还是有收获的。

    不过他还是觉得,教学方法应该找更专业的教室。

    薛坤真是不擅长教学,他就站在台上不断讲啊讲,连和学生的互动都没有。

    好多学生都昏昏欲睡。

    下课,学生们纷纷离开教室,周杰也是其中之一。

    他记挂着点名时的尴尬,回宿舍和舍友说了起来,“今天丢人了!”

    “那个年轻的助教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知道我不是吴晓东。”

    舍友们也只是听听、笑笑,毕竟只是一次点名而已。

    周杰还是很郁闷。

    他打开浏览器搜索了一下‘张明浩’,想看看是否能找到更多资料。

    博士生?

    什么专业、几年级,怎么就当起了助教?

    搜索页面出现了很多连接,而排在前面的都是同一个新闻——

    “学术调查委员会确定,物理系博士生张明浩涉及实验数据造假、论文造假,东港大学决定予以清退处分!”

    周杰愣了一下,马上招呼舍友说道,“看看!是不是他?”

    几个人都围了过来。

    “清退,不就是开除吗?也叫张明浩,应该不是同一个人吧?”

    “哪有那么巧,不可能。”

    “二月份的新闻,清退也不可能这么快入学吧……”

    “谁知道呢?查一下!”

    几个人顿时开始各种搜索,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的。

    有人找到了三月份江州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入学名单,上面有张明浩名字,年纪一栏写的是‘23岁’。

    有人找到了微博信息,上面是一大堆负面讨论,借‘张明浩实验数据造假’扩大化批评国内博士教育。

    最重要的是,有人找到了东港大学电磁工程实验室的网页。

    实验室网站里,‘教工风采、博士名录’一栏,还贴着张明浩的照片。

    电磁工程实验室是校级单位,实验室网站就是象征性的,根本就没人维护。

    张明浩的学习成绩拔尖,再加上年轻、长得也不错,就成为博士生代表被贴在网站上,一直保留到现在。

    “就是他!”

    周杰激动的说道,“实验造假,退学了,竟然来我们学校了!”

    其他人也都惊住了。

    还真是!

    二月份实验数据造假被东港大学清退,三月份就入学江州大学继续读博?

    “这后台是有多硬啊?”

    “真牛!超牛!”

    “肯定背景雄厚,不是一般人,学术造假很严重吧?结果只是转了个学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