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18章 他竟然真想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嘉鑫三人根本没走。

    他们只是回了酒店休息,跨越上千公里来到江州,也不可能当天就走,最好是能把事情一次性解决。

    三人一路也在讨论着。

    “听起来没什么问题,研究方法不说,但模型肯定是真的。”

    “那个博士生是真有水平,讲解的很细致,每个参数的分析、结果分析,也包括微观上的一些关联都说的很清楚。”

    “他对半导体制造的基础理论、技术,也非常了解啊。”

    王长江忽然来了一句,“公司每年不都在江州大学进行校园招聘吗?这样的人才要提前预定。”

    李嘉鑫笑骂道,“想的太远了吧。”

    杜城错开话题,思索着问道,“那个博士生水平高是真的,他说模型有数据就能完善,是真的吗?”

    “这应该没问题吧?”

    王长江道,“能研究出来,那肯定是能缩小范围的。问题在于完善的难度,还有,究竟能够完善到什么程度……”

    “所以,模型能完善是肯定的。他说的难度有多少水分不清楚,但是研究对我们来说确实很重要。”

    李嘉鑫进行了总结。

    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激烈,常规的半导体,需要尽量去降低制造成本,尖端技术的突破要求就更高。

    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单位都是以‘亿’来计算的。

    如果有一种模型可以精准计算衬底的特性,即便只是范围性的,也能够为研发指明方向,会帮助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经费。

    三人回到了酒店,就向材料部组长、副总监石耀坤说明一下情况。

    石耀坤总结性的问道,“也就是说,模型能够通过填充数据来完善,只是完善过程难度高,对不对?”

    “对方就是这个意思。”

    李嘉鑫点头。

    石耀坤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道,“你们明天再去,问问能不能买一下对方的成果和研究方法。”

    “我们把成果和方法拿过来,直接自己来研究。”

    李嘉鑫、王长江以及杜诚都愣住了。

    李嘉鑫犹豫着开口道,“石组长,这不太好吧?”

    王长江和杜诚也跟着点头。

    当发现高校有好的研究方向时,常规的做法都是进行校企合作。

    买成果还正常,研究方法也买过来?

    这就有点欺负人了。

    石耀坤直白道,“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对方只是博士生,能力有限。”

    “模型完善难度这么高,又要超高运算量,又要高水平人员来进行分析,我们把研究方法买下来,到研发基地组织人手做研究,不是更方便吗?”

    “我们也不是强买强卖,就去问一下,具体卖不卖,你情我愿!”

    “也许对方就同意了呢?”

    李嘉鑫三人对视一眼,觉得石耀坤说的倒是有道理。

    对方一个博士生,能力有限。

    把成果和研发方法买过来,到研究基地直接组织人手进行研究,研发速度会更快、结果也会更加准确。

    只是,事情说出去不好听啊!

    李嘉鑫深深的叹了口气,“看来这次是要得罪老同学了……”

    ……

    新创科技的人离开,周奇并没有跟着一起走。

    他是理学部的行政助理,专门负责校企合作业务。

    张明浩讲的太专业了,半导体衬底、器件,复杂的数学模型,他根本就听不懂,全程直愣愣的坐着。

    等李嘉鑫三人离开,他才有机会打听下具体情况。

    “博士生的研究?”

    “模型、完善……新创科技感兴趣?半导体的研究啊?”

    周奇大致是明白了。

    等回看到了理学部行政楼,都已经快到了下班点。

    行政主任王贵元正收拾东西,见到周奇回来顿时问了句,“怎么样?”

    “新创科技的人是来干什么的?”

    他的语气明显不在意。

    新创科技是大型半导体公司,能排在国内半导体行业前五,总市值在两千亿以上,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都有几十个亿。

    这样的半导体公司,必定拥有自己的大型研发基地。

    即便是进行校企合作,也和江州大学没什么关系,大学和‘半导体’沾边的就只有应用电磁实验室。

    应用电磁实验室是个小型科研机构,正研究员人数才只有三个,平均年经费数额两百万以下,有什么能被大型半导体公司看重?

    周奇道,“一个博士生的研究,是什么数学模型之类,牵扯到半导体制造。”

    “我也没听懂,什么衬底、器件之类,都是数学。”

    “新创科技的人走了,可能还会来吧。”

    “博士生?”

    王贵元惊讶道,“哪个博士生的研究,还能引起大公司注意?”

    “薛坤的学生,叫张明浩。”周奇记下了名字。

    “薛坤?张明浩?”

    王贵元一愣,顿时道,“这个学生我还真知道!”

    “他是薛坤点名要的学生,但入学的时候,资料审核还是卡了一下,提交上去,谭院长说给过。”

    “为什么?”周奇不解。

    “上过新闻!”

    王贵元道,“东港大学读博,因为实验问题被清退了。”

    “现在看来还真是有能力,博士生的研究都能吸引大公司关注,怪不得薛坤点名要他……”

    ……

    第二天上午,李嘉鑫三人组再次来到应用电磁实验室。

    周奇又跟来了。

    他就是过来走个形式,是否能谈成合作很难说,但态度还是要表现出来的。

    一行人直奔会议室。

    李嘉鑫坐下来,连着扫了好几眼薛坤,好半天才开了口,“我们回去讨论了一下。”

    “模型完善,需要大量的运算、大量高难度的分析,对吧?”

    张明浩不明白对方什么意思,还是肯定的点头,“是这样。”

    “模型完善很复杂、很麻烦,肯定也很耗时,而我们希望能尽快的完善。”

    “新创微电子科研基地拥有庞大的科研团队,尖端的人才规模,同时,也拥有国际最顶尖的科研环境,再加上拥有足够多的半导体实验数据……”

    “在新创微电子科研基地进行研究,相信模型完善的速度也会更快、更准确!”

    李嘉鑫说了一大通,饶了好半天,在场的人都听的云山雾罩。

    他终于说到了关键,“所以,我们讨论了一下,希望能出资购买模型以及底层的研究分析方法。”

    简单来说,是要买成果和研究方法!

    李嘉鑫说完,包括他自己,也包括王长江、杜诚都有点不好意思。

    别人有了好的想法、有了好的研究方向,就直接过来掏钱买……

    过份了!

    企业和高校之间,大多是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共同研发。

    研究才有了小成果,就要连研究方法一起打包买走,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你们想买研究方法?!”

    薛坤的语调当即变了,其他人的脸色也不太好。

    买成果还说的过去,买研究方法?

    这不明显是欺负人么!

    要合作就合作,买研究方法自己去研究,企业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其他人都看向张明浩。

    张明浩也愣了一下,他还以为对方是要谈合作,没想到是打包买方法?

    这,可以啊!

    别以为研究没有难度,研究难度实际上非常高,他之所以能这么快出结果,是因为过程中频繁运用《正确感知》。

    其他人用同样的方法,真能做的出来吗?

    他眼睛一亮,抿抿嘴带着迟疑问了句,“你们开价多少?”

    李嘉鑫顿时愣住了。

    不应该是严厉斥责,直接拒绝吗?怎么是这个反应?

    其他人也全都愣住了。

    他竟然真想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