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白雾缭绕之中,衣衫猎猎作响,蓝天白云白衣蓝云,略显瘦弱的身躯显得有些病态的苍白的脸庞,抬眼望向前方。
此处,一只巨鼎正居平台中央,望向巨鼎的上方,隐约可见其中有几支残香尚未燃烬,嶙峋的似麦茬的香柄高低不齐。旁侧一个魁梧大将与一个黑衣老朴在此恭候,并肩而立,显得黑衣老朴瘦弱不已。
正是昨日为吴量送来衣服的狄沓以及老仆陆苟。
狄沓此人给吴量的印象是此人的名字,真是特殊,怪异非常。
怎么会有人叫这么个名字?
回望地面,便刚好俯瞰全部人群。
此刻狄沓先行,陆苟随后,让出半个身位。
二人分别端着一个托盘,第一个托盘质地细密柔滑,是小叶紫檀制成,其上镶嵌红蓝条纹。
第二个托盘是百年沉香制成,这一个则并无过多装饰,依稀可以闻到上面散发的淡淡清香。
可以感受到上面散发出的氤氲神念,已然孕养成灵,依稀可以听见托盘内成精的生灵,明显灵智并不高,正在欢呼雀跃。
托盘上均盖着块嵌金红布,红布细腻棉绸,红布边缘是紫色条纹。
前者托盘依稀可见是个长条形装,似乎是一把剑。
后者约莫是个装饰物,不大。
但是看那紫金丝托盘和其上红布就知道,两件物品定然珍贵非常,意义非凡。
台阶下唱词人不停的诉说着吴国先祖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大败妖族侵犯,血洗城池,引得台下化为人形的妖族暗自皱眉,心里发虚。
“这吴国的风云都是杀胚,现在唱词都是挑着我妖国的惜败说的,不会突然如我妖族一般,想把我留在这里祭旗吧?我妖族虽有如此习俗,但是没听说过吴国也有啊,这怎么说的比我妖族还要野蛮啊?”
吴淞江手持三根香,双手恭敬插入巨鼎状的香炉,躬身朗声道。
“永和十四年,岁在甲辰,时至重阳,天地肃清,山河静谧。吾等后裔,谨备清酌庶馐,香烛纸钱,以至诚之心,恭祭先祖。”
“不孝后代吴淞江,携子吴量,于重九祭先祖,告青天。”
吴量紧随其后,上香之后,弯腰躬身。
吴淞江抬手示意,狄沓端着托盘来到近前,吴淞江转身,揭开红布,只见托盘上端着一把蓝白长剑,剑鞘通体呈白玉色,上有蓝色条纹构成两个古字,依稀可见与当今的“风云”略有相似,剑柄处是一把蓝白剑穗,似乎吴量这身衣服便是为了与这把剑相配。
“吴量。”吴淞江朗声道。
“儿臣在。”吴量上前一步,来至吴淞江身前三步远,神情肃穆。
吴淞江朗声道,“一国大事,在祀与戎,大德不器,大德不官。君王者德霸兼备,为民示之以德,为贼当动以雷霆。犯我神威,即是若龙,必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神威封于剑刃,恶鬼难遁人间。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吴淞江低头凝视吴量,“今吴氏大兴格局,‘列祖列宗’在上,授剑立嫡。”
登时天边狂风袭来,万里白云倒卷,少年长发飘摇,躬身伸出双手,“吴量接剑。”
剑身入手冰凉,但是双手灼热难耐。
吴量双手接过此剑,转身面对山下,长剑横亘于胸前,左手握住剑鞘,右手抓住剑柄,低声沉吟道,“起剑!”
只见剑身先是缓缓移动,待到剑身出鞘一半,骤然发力,只听一声清鸣,脆如鸟啼,剑身泛寒光,刺目耀眼。
山下吴国守卫将士见此,一齐拔剑,一时间整片天地充斥着剑鸣声,远远看去,此地剑气冲霄。
待到剑气达到顶峰,缓缓四溢,吴量收剑而立,只觉身上气血激荡,恨不得当场配合炼气口诀,全力挥出一剑,斩向远方高山,崩山裂地虽远远达不到,但也可以试试看,能否留下一方痕迹,以发泄心中痛快。
但是若问为何独独你吴量独领风骚,风光占尽?
天资冠绝古今?学识经天纬地?德行可照日月?
年少成名,时无英雄?
无他,祖辈积德,祖辈积威。
吴淞江再招手,陆苟走上前来,吴淞江伸手揭开红布,便见一个白色玉佩静居其中,吴淞江拿起这玉佩,摩挲片刻。
“此玉并不完整,尚且需要你自行去补全,待此玉补全之日,便是你正式接手风云的之时。”
吴量抬手,躬身道,“儿臣谨遵教诲。”
吴量接过此玉,拇指摩擦之下,觉得此玉从上至下,有约莫三道裂纹,似便是这玉不完整的原因了。
此玉下半部分多半是后补上去的,至于说为什么肯定下面是是后补的,便是因为上半部分隐隐散发出淡淡念力,甚至吴量觉得此玉有灵但是避而不见,那两个托盘就因为久放这玉和剑就化灵成精,更何况这玉本身?
只是那剑似乎没有灵智,只是有丝丝念力,感觉气内空空如也。
此时的吴量左手持剑,身着蓝白长袍,前中左侧挂着玉佩,整个人的气质与之前大不相同,颇有一种英姿勃发之意,靠近此人,便会觉得很是矛盾,明明有一种亲近温和之感,但就是又有一种剑气逼人的违和感。
如此一来,更显得吴量出尘飘渺,蓝白淡色相衬托下,便似岳释一般,好似仙人临世,于其先生岳释不同的是,一位是少年仙人,一位是年老谪凡。
吴量抬头,便见祖祠门旁楹联内容。
上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下联:力有不逮龙蛇起陆。
横批四字:大道不器
“跟上。”眼见吴量出神,吴淞江并未提醒,只是陪着静默片刻,直到动身时,才出言提醒。
吴量连忙快步跟上。
二人缓步走入门中,再次恭敬上香,只见眼前便是一排排的牌位,有如七代宗主吴清汗,九代吴王吴继安,一代家主位列最高位,是为吴记轩。牌位其后不是木质的背景板,而是一块石碑,碑上文字看不真切,大多不认识,与当今文字大不相同,只能依稀看出几个与当今文字相似的字。
似乎也能理解,阴暗面是为宗主,光亮面是为皇帝,唯一一个不同的即是一代的是家主,或许是这一代还没有登基称帝?又或是第一代其实是兼任两职?
接着又是一套繁琐的礼仪,吴量倒是无所谓,又不需要自己想什么,只要听着旁边侍者的要求,跟着前面父亲的动作就行了。
此时吴量才有时间细细打量一番这个父亲,只见眼前父亲虽修为深厚,正直壮年,但是眼角已经有了些许皱纹,使得原本如冠似玉的面庞变的些许憔悴沧桑,此时细细看来,其实吴淞江英气勃发,并不如此前在外面第一次见到时的严厉。
此前见面次数实在是屈指可数我,自己还是在五岁时第一次见到他,那时自己偷偷摸入第二层玲珑阁,偷看功法,意外凝练成执念,使得吴淞江不得不前往一见。
那日,皇宫运出许多尸体。
吴淞江当时面色僵硬,好似在责怪吴量,又好似在责怪自己,“怎会如此?”但是终究也没有怎样,只是登上了玲珑阁第三层,自那之后,便开放了玲珑阁二楼的藏书。
自那之后,吴量才开始偶尔见到他几次,每次都是带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带来鱼也就算了,带鸡来是怕我饿着吗?
吴量也不知为何,明明如此年纪,本应念头纷杂,想的多是今日吃什么,明日吃什么,后天玩什么?
如此启蒙神念,本应心力耗尽早夭,但他却偏偏凝练成了执念,如此小的孩子,心有所执,谁信?
执念本应是修炼到化灵之后的境界时,经历一些痛彻心扉的事情,形成心魔,此后修为难以寸进,但是启蒙之始,便已凝练执念,古史未有,其惊骇程度,正如吴淞江执剑,大败天道气运垂幸的当代天骄。
“你五岁时,巧合之下,意外过早启蒙,如今你的年纪到了,启蒙一事,还需谨慎,今日我将吴家祖传功法,正式传于你。”吴淞江说着从袖中掏出一本书籍,书上只有四个字,是为“静照自观”。
吴量立身聆听。
“神念一道,由来已久。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言:自由夐古。先贤有人名仓撷,天生四目,可见人所未见,终日癫狂,不为人解,某日突然静坐,以指为笔,于地上书写画符,众人围观,对此引以为奇,骤然天光黯淡,乌云密布,大雨骤降,众人皆惊,雨势渐大,而字符岿然不动,仓撷狂喜,‘成了,我成了,我之所见方为真!’而后张手抹去地上符号,云雨俱散,众人大悚,以为神仙。众人询问之下,仓撷如实相告,原来其天生四目,可见人所不能见,其可见万物生发,气运茵茵;其可见天地牵引,相互勾连;其可见人念头生发,心念起伏。如此伟力,世人以为癔症,纷纷不以为然,而今感天应地,终有所成。为证其道,再次于地上书写符号,骤然一团火光亮起,众人深以为然,纷纷请教,仓撷不吝赐教,一一为其解答,三日后,突有所感,自觉似有劫难将至,感应似乎被天地所排斥,于是心念微动,有凤凰衔碑而来,(本事件完全虚构,与古史记载“凤凰衔书台”有所冲突,有兴趣的道友还请自行查询相关事宜,希望不要误导诸位)仓撷召集所有求学者,一边以手为笔,将感天应地所得大道至理所形成的图案刻画成形,一边口口相述,诠释其字含义,碑成之际,天地一片黑暗,不可视物,仓撷遣退众人,独自飞身而起,凌空虚度,众人如获大赦,只是离去不久,便见一道道雷光从天而降,雷劫结束,天空落下一道霞光,隐约可见一个人影乘霞光而去。仓撷渡劫飞升,文字碑在那场天劫中损失过半,后人寻觅无踪。”
吴淞江沉稳道来,“自那之后,化神一道修行神念,成为主流,与之相比,早有的肉身武道沦为下乘。但是自仓撷飞升以来,无人成功渡劫,一旦修为达到最后一个境界,要么以各种方法,‘瞒天过海’,企图混淆天听,要么就是找个没人的地,被雷劫劈成劫灰。”
吴量已然看过类似记载,如今再听,只觉恍然,再看那块石碑,心中若有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心神念想,内观存想,似乎觉得神念凝成的执念,似有变化,但是却又不可言清。
“这碑文是后人根据记忆摹刻,有些已经失传,但这集大道至理而形成的文字,因为太难理解,故而如今已经被新的简单易写的字体所替代,但是用以对各大家族的孩子启蒙,效果可谓不凡。”吴淞江将往事缓缓道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