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留恋啥啊?那姑娘都已经趁着她爹娘蹲大牢,和村里一个跟你林叔一样从战场回来的小伙子好上了,听说那小伙从小没了爹,他娘是在他离开家的第四年去世的,差点点就能见着最后一面,也是个苦命人,十五去的边关,打了五年仗,回来两年,今年二十二,比陶小燕大六岁。”
听到那小伙也是无父无母,何腊梅共情了。
“大一点倒无妨,会心疼人。”
这样看来,五福和那陶家姑娘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
刘氏一笑。
“谁说不是?上过战场的人有血性,陶老三夫妇哪怕从牢里放回来也不敢随便在他面前撒泼,陶小燕算是聪明了一回。”
转而看向她,“你放心,但凡五福对那陶家姑娘有丁点的留恋,你赵婶都不会跟我提这事儿,而且我看五福对那陶姑娘,也不像是男女的那种喜欢,倒像怜悯同情居多,再者,玉梅今天傍晚回你这儿吃饭的时候被林喜凤刁难,五福可是为她出面了的,说不定还真有戏。”
何腊梅的重点,全在何玉梅被林喜凤刁难这一事上。
“玉梅被林喜凤刁难了?她来的时候都没同我讲。”
“许是怕你担心,就没同你讲。”刘氏说,“我当时听到动静就在院门口看着呢,玉梅没吃亏,倒是林喜凤被她打了一巴掌,再后面五福就来了。”
听到这里,何腊梅也算是松了口气。
“林喜凤跟她小姑一样,都不是让人省心的主,将来也不知道要祸害到谁家里去。”
刘氏家跟林家新屋挨的近,林喜凤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当然清楚。
“她今年十五,原本李氏两口子是想近期请媒人说亲的,没想到林光宗住的屋塌了,这些年林家二房和程伯母仗着林光宗念私塾的时候被夫子夸赞过,到处跟人炫耀,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似的,连带着林喜凤也觉得自己能碍着弟弟的名声得一门好亲事,如今林光宗出了这样大的事,也不知道伤养好之后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她最近正恼火呢,见谁都想刺一下。”
“自己不好过,也不想别人好过。”何腊梅有些唏嘘,“说起来,同是程婆婆的儿子,林家大房二房的差距可真大,简直是两个极端。”
“龙生九子都各有不同,人也一样。”刘氏倒不觉得奇怪,“你程婆婆是在知夏爹两岁的时候生的老二,小儿子出生后,她就宝贝的跟什么似的,全然不顾老大了,知夏爹是他阿爷阿奶带大的,阿爷阿奶去了之后,就开始跟着他爹到处干活,他的性子跟他爹一样,人老实,话也不多。”
何腊梅了然。
“难怪。”
孩子谁带像谁,这一点是不会有错的。
刘氏见时候不早,“行了,要说的话我都说了,家里还有事,得早些回了,你将这件事放心上,我等你好消息。”
何腊梅点头。
“行,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婶子的,婶子慢走。”
刘氏跟院子里的贺氏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
方才两人说话的时候,贺氏一直在院子里带孩子玩,这会刘氏走了,她终于忍不住上前问。
“腊梅,方才你婶子说啥了?”
何腊梅没有具体说,“想给玉梅保媒呢,不过还得问过玉梅的意思,得她自个儿同意才行。”
贺氏点头。
“玉梅今年十六,这事是该上心了,不过也不能光盯着男方家境,想要过安生日子,品行比家境更重要。”
这件事,她深有感触。
要是自家大牛当初娶了林春杏,家里绝对不是现在的光景。
何腊梅一笑,“娘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对方不仅人品过关,家境也很好呢。
这事儿要是能成,估计杏花村和秋水村那边,能惊动不少人。
……
刘氏去陈大牛家找何腊梅说事,林家老宅这边也到了客。
沈纪之来了家里。
赵玉珍将他迎了进来,还叫梁氏去泡了茶,现如今天气暖和,她又叫五福端了几把椅子放在院子里,好让大家伙坐着说话。
沈纪之双手接过梁氏端来的茶,一边吹冷喝,一边望着林寄明夫妻两个。
“我来是想问问你们,苞谷你们今年如何打算的?还是跟去年一样有多少收多少?”
赵玉珍往林寄明的方向望了眼。
家里三四十亩旱地,除了要种苞谷,还得种黄豆和花生,可能到年尾能收个两万斤左右的苞谷。
而根据镇上玉米馒头的消耗,再加上家里的鸡鸭猪,这点苞谷根本不够。
不过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村民肯定会卖掉部分,其余的留着磨面自家吃。
这样一来,到时候将村里的苞谷收回来,至少自家用是足够了。
“我们今年可以收个两三万斤。”
三万斤就是三十两银子,对于家里不算多。
沈纪之一想。
林家大房去年也差不多在村里收了这么多。
两三万斤,那就是跟去年差不多了,到时候再每家多种点磨面吃,或者看粮铺收不收,只要今年气候正常,应该都能过个富足年。
他点头。
“行,得了你们的准信,我心里就有数了。”
又跟林寄明夫妇聊了几句,将杯子里的茶水喝完就回家去了。
……
镇上的成衣铺子在四月底竣工,四个半月的工期,总算修完了,这间铺子比食铺规模要大,知夏领着大家伙将后院该置办的东西置办之后,便直接将作坊挪到了这里。
位置更加宽敞,大家伙干起活来也更顺手了。
布置好作坊,知夏便又领着何玉梅和来妮布置上下两层铺子,并将招牌也挂了上去。
成衣铺子被她取名“云锦阁”,这几个字,是她让四海托书院的岑夫子所书,再请匠人雕刻。
三个大字字体挺拔,行云流水,桃色为底,金边金字,色泽艳丽,在整条街的牌匾中,都极为打眼。
何玉梅自从跟着知夏来了成衣铺子,天天忙的脚不沾地,杏花村也有段时间没去了。
何腊梅一直想趁着妹妹离开林家后,找机会跟她说五福的事,奈何寻不到机会,好不容易等第一批蚕丝全部织成了丝绸,终于逮着了去镇上给云锦阁送丝绸的机会。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