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 第377章 林光宗有点奇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知夏这会正愁手里的图纸要怎么安排才合理呢。

    “娘,我这会正忙着呢,实在没心思考虑这种事,再说我今年也才十三,连月事都还没来过,实在有心无力。”

    赵玉珍望着她。

    “那万一沈甫安娶了别人,你能甘心?”

    知夏一听,在脑海里想了想。

    她确实欣赏沈甫安的才华,也喜欢他身上那种从容不迫,温润如玉的气质。

    跟他待在一起,情绪应该会很稳定。

    要说好感,初见就觉得惊艳的人,自然还是有点的,不过考虑到两人的差距,她总是刻意将这种好感忽略掉,就是担心自己年纪还小,中途会发生变故。

    “娘,我觉得这事儿还是顺其自然,看缘分吧,咱别瞎折腾了,他比我大那么多,这里的人又将开枝散叶看的比啥都重要,伯母急着抱孙子也是人之常情,我总不能因为不甘心就早早将自己嫁了吧?”

    怎么说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再着急嫁人,也得满了十六再说。

    赵玉珍叹了口气。

    “都说天时地利人和,地利人和都对上了,天时这一块,还是差了点气候。”

    “就是说。”知夏一脸淡定的看着她,“别操心了,娘看着平安去吧,我还得继续画图呢。”

    赵玉珍点头,往堂屋的方向走去。

    见赵玉珍走开,知夏拧了拧眉头,埋头继续画着图样子。

    ……

    又花了三四天功夫,知夏跟村里几个擅长土木的叔伯沟通了数次,最终定下了绣庄的格局。

    修绣庄的那块地,跟林记食铺在一边,绣庄修在铺子后面,后面靠山,倒是比另外一面铺子隐秘性更好,运输也更加方便,直接从后门进出就成,这要是铺子在街道另外一面,临水那面是修不出路来行车走人的。

    将来要是想扩大范围,还可以直接往山里圈地,到时候将圈的地一并买下就是。

    图样子确定之后,便是找人修缮。

    好在不需要在蚕场那边另外修绣庄,省的知夏两边操心。

    虽然买地花了一百八十两,不过买好地之后,知夏找的几个合伙人也纷纷给她送来了银子。

    何腊梅二十两,她还给何玉梅凑了十两,彩云、三舅母邱氏、二舅母李氏和陈不凡各十两,赵玉珍也没食言,支持了她一百两。

    再加买地之后剩下的,手里还余下四百三十两银子。

    修一个不大不小的绣庄,应该是足够了。

    修绣庄的人是林寄明喊的,知夏起初跟着去指挥了几日,后来确定位置之后,便将监工的活交给林寄明了,她在家里,时而盯一盯桑山那边的活,时而去后山给彩云、邱氏打打下手,亦或者在家帮着带一带平安。

    顺便还在村里物色了两个绣活还不错的人。

    一个是隔壁刘氏,她的绣活得益于去年前年勤勤恳恳的缝制布袋,做成衣上手还算快,另一个是里正家的儿媳妇,姓庄,之前给镇上大户人家绣过被子枕头。

    来妮这两年也跟着刘氏学了些绣活,虽然手艺远不如邱氏庄氏这些人,当个学徒还是绰绰有余的。

    工钱也比大家要少一些,只两百文一个月。

    知夏承诺她,如果能干满一年,便给她将工钱涨到三百文,若能单独制作衣服,工价就能和大家看齐了。

    有了奔头,来妮学起来格外认真。

    起初,知夏原本还想找一些干木材,让别人给她雕刻几个木质模特,外头包裹细棉布使用,但毕竟是女性身体,担心别人骂她变态,便摒弃了这个念头。

    让邱氏帮她用麻布缝了一个内胆,将稻草用铡刀切的细细的灌进去,最后再在外头套上细棉布,固定在带底座的木棍上,以用来展示缝制好的成衣。

    用人体架子撑起来的衣裳,就跟穿在人身上一样,效果立竿见影,比直接用十字衣架摆出来要直观多了。

    “还是知夏这脑子活,衣裳这样挂着好看多了。”刘氏赞不绝口。

    屋里人纷纷应和。

    知夏笑着拍拍手。

    “行了,今儿也不早了,就忙到这里吧,大家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咱们再接着做。”

    大家伙应了一声,相继离开。

    何玉梅最近一个多月虽在林家后山住,却并未跟着林家人吃,晚饭都是去陈大牛家里吃完了再过来的。

    知夏回到前院,见四海拧着眉头,似乎有心事。

    “四海,在想什么?”

    四海没瞒她,“姐姐,我觉得林光宗今天有些奇怪。”

    提起林光宗,知夏也变得慎重起来,这小子不仅喜欢背地里搞耍手段,干的事还叫人抓不到错处,可比林春杏当初要聪明多了。

    “怎么个奇怪法?”

    四海想了想。

    “他今天总不怀好意的往我的方向看,我估摸着他想干啥,又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些啥。”

    知夏望着他。

    “这种奇怪的举动是从今日开始的吗?除了这一点,可还有其他反常的地方?”

    四海仔细将这几天的事情捋了一遍,很肯定的回答。

    “没有了,也可能是我没注意到,最近夫子布置的课业不少,我都没空去留意他。”

    四海今年七岁,比起两年前,要稳重许多。

    知夏点头,在脑海里想了一遍又一遍,实在想不出自家两个食铺还有啥纰漏的地方。

    她摸了摸四海的脑袋。

    “四海做的很对,书院是念书的地方,既然已经在学,那就将夫子布置的课业学好学透,不能跟林光宗一样,一边念书还分心去干害人的事,他的事姐姐已经知道了,回头我会让爹多多留意,让他晚上安排两个人在铺子里守夜。”

    四海乖巧点头。

    “好。”

    知夏找到了林寄明,将四海的话跟他提了提。

    “爹,之前陈不凡向我透露,镇上举报商户无证贩酒就是林光宗的手笔,他本意是想将咱们拖下水,却没想到咱们早已悄悄将贩酒文书给办下来了,林光宗做事向来滴水不漏,我担心他又会想什么法子针对咱们,这些日子你多留意,最好安排人在铺子里守夜,以免他们对咱们的食材动手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