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 第128章 娶了媳妇忘了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福艰难的扯出一丝笑容来,看着命苦的很。

    寻思就算要哄媳妇儿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了,又不是他现在该干的事,难不成爹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是老油条了?

    不过这话他是不敢问出口的。

    回头没将爹问住,他说不定还得讨来一巴掌。

    爹那巴掌就跟个蒲扇似的,一掌下来,保守起见屁股都得红一边半了。

    厨房里,赵玉珍听到林寄明的话,摇了摇头,没再搭茬。

    ……

    林家新屋。

    林水生刚回到家,程氏就拉着他问。

    “怎么样了?你大哥应了没?”

    林水生点头,“应了,大哥说只能帮咱两日,之后他也有自己的事要忙。”

    “两日就两日,答应了就好。”

    程氏面上带着喜意。

    “我就知道,你大哥心里还是有咱的。”她拉着林水生的胳膊,“等明后天你大哥帮忙的时候,多跟他说说娘的不容易,别总听你嫂子吹枕旁风,咱才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一家人,让他也多想想从前,你爹在的时候,咱一家人日子多好过啊。”

    林水生刚听过林寄明那番话之后,也根本没在意程氏说的啥,只点头应着。

    “我知道了娘,后院还有点事要忙,我先干活去了。”

    见小儿子似乎并没有将她的话放心上,程氏无奈的叹了口气。

    “看来还得我自个儿来说。”

    之前大儿子连新屋的门槛都不踏进来,她根本逮不着机会,眼下大儿子愿意过来帮忙,这么好的机会,她肯定是不能放过的。

    她就不信,她这个亲娘,还能比不过赵氏那个外姓人。

    林春杏上前,一副不怀好意的样子。

    “娘,大哥明天过来给咱帮忙,大嫂会送饭去田里吗?我看大哥之前去赵家庄忙活的时候,大嫂天天不是鱼就是肉的,农忙结束之后赵家人脸上都胖一圈呢。”

    程氏有些拿不准。

    “赵氏向来紧张你大哥,她就算不给咱们送饭,至少也是会给你大哥送的,之前你大哥听了她的挑唆,不跟咱们亲近,如今你大哥愿意亲近咱们家,她说不定会把咱们一家的饭都做了。”

    林春杏一听,突然有些期待起来。

    “那咱们明儿中午还要做饭吗?”

    程氏往她的方向望了眼,“熬锅粥做做样子还是有必要的,万一赵氏给咱送了饭,咱就将粥留着夜里吃,没送的话,咱自家人也得吃饭不是?田里干活不吃点东西,下午可干不动。”

    林春杏点点头应下了。

    ……

    第二天,因为赵玉珍卖完豆腐之后要去买修缮铺子需要的材料,林寄明就让五福将骡车赶去镇上了,以免他们买了东西还得搬来搬去的费力气。

    程氏见他啥也没带就来帮忙,心里顿时有些不愉快。

    “去赵家庄帮忙倒是积极,家里骡也拉过去,还连着送了四五天的饭,来新屋帮忙怎么也不将你家骡子牵过来使使?靠你们兄弟俩,得忙到啥时候去?”

    林寄明往她的方向望了眼,耐着性子。

    “玉珍今天收摊之后要去买修铺子的材料,我寻思有个骡车他们母子也能方便点,就让他们拉镇上去了。”

    程氏眉头一挑,“修铺子的材料啥时候买不行,非得今天,她这是摆明了不想让我们使呢,怎么?她娘家人用得,你亲兄弟亲娘用不得?你可不能由着她这样补贴娘家。”

    能答应来新屋帮忙,全是看在兄弟母子的血脉亲情上,但程氏针对赵玉珍这么一番阴阳怪气的话,让林寄明也逐渐失了耐性。

    “玉珍一个女人带着俩孩子在镇上忙活,身为她男人,让她这么抛头露面的讨生活,我还觉得过意不去呢,水生让我来帮忙,我也来了,娘这边要是不缺人,我就往镇上去了。”

    林水生一听,忙上前拉住他的胳膊劝说。

    “大哥,咱家缺人干活呢,娘就是年纪大了,这嘴就把不住门,你别跟她一般见识。”转而又朝着程氏使眼色,“娘,大哥好不容易来家里一趟,您别说那些丧气话了,有啥事咱过后再谈。”

    程氏虽不甘心,到底没再说骡子的事。

    “你现在是脾性大了,还没说你呢,就说你媳妇儿两句,你脸上就挂不住了,真真是应了那句话,娶了媳妇儿忘了娘,你这个儿子,老娘算是白养咯。”

    她边说,还边将眼神往林寄明的方向瞟,见他脸上神情不变,心里更气了。

    林寄明虽糙了些,并不傻,程氏什么目的,他心知肚明。

    “白养就白养吧,反正我们大房如今也已经分出去了,娘往后有啥事就多想着点水生,以后养老主要还得靠他和弟妹呢。”

    明明是顺着程氏说的话,却将她气的一张脸铁青,在院子里待不住,哼了一声,起身去了屋里。

    林水生见状,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大哥,我们去田里吧。”

    林寄明点头。

    “好。”

    ……

    豆腐卖完之后,赵玉珍领着几个孩子先将东西送去了陈不凡划给他们的铺子里,就领着几个孩子买修缮铺子需要的东西去了。

    陈不凡前些日子又从知夏得了一些好法子,拿着商铺的位置到处去邀人来做买卖,两边街道总共三十六个小铺面,现如今已经全部租了出去,且大部分都已经开始修缮,速度快的,胡乱将铺子整理了一番,如今都已经开业了。

    见有人已经开了张,赵玉珍也有了些急迫感。

    “咱们今天中午就在镇上随便吃点,既然要买,就先将铺子里东西都置办齐全了,该买的买,该定的定,等过几天你们爹和几个舅舅得了空,就可以直接着手修缮铺子了,省的需要什么东西还得另外去补,耽搁咱们开张的时间。”

    对于赵玉珍说的,五福当然是没意见,他只知道,听娘和妹妹的准没错。

    知夏则望着赵玉珍。

    “娘,我突然想起来,咱们还得去铁匠铺定一个东西才好。”

    赵玉珍不解,“啥东西?”

    “鸡蛋仔的模具呀。”知夏说,“咱有了铺子,肯定得多几个花样,鸡蛋松饼做起来多麻烦啊,一次一个,还得盖盖闷,时间又长,有了单独的模具,等熟练之后,省心又省力,最主要可以在外形和名称上跟金杯楼区分开来。”

    金杯楼虽然不介意她卖不卖,但也得有细小的区别不是?

    毕竟他们现在要的是特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