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 第96章 无利不起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半个月时间过的很快,老街开始整改之后,赵氏和林寄明就闲下来了。

    赵氏一算,铁板豆腐做了整整一个月,平日里每天进账五六百文看着不打滚,一个月下来,除去成本和赵家嫂子、侄子的工钱,居然还赚了十二两银子,加上修屋子置办东西剩下的,手里目前也余了二十九两。

    利润确实高,因为最主要的原材料是自己做的,但累也确实累,晚上泡黄豆,早上起床要磨要煮还得压的,都不是轻松事。

    好在如今家里有了男人,倒也不用她费多少功夫,有时候晚上她还没来得及想到这头上去,男人就已经将豆子泡好了,早上起床前他都已经将豆子磨好了。

    “好不容易有点奔头,这才干了一个月,居然就遇上整改了,也不知道三四个月之后是什么情况,到时候镇上做小吃的多了之后,还有没有这么好的生意。”赵氏有些发愁。

    知夏却不怕,“娘,豆花和铁板豆腐生意利润这么高,等老街整改之后肯定得接着做的,只要味道好,价格实惠,也不怕卖不出去,就是不知道陈不凡那边要弄多久,既然这段时间做不了铁板豆腐和豆花,咱先歇两天,这会天晚了,等明天我去问问他花车啥时候能好,大不了先做点豆腐卖卖也是可以的。”

    白豆腐的利润虽然只铁板豆腐的一半,但不需要起那么早啊,铁板豆腐做买卖前,至少得提前两刻钟支起摊子,烧灶开火将熟食做出来才能开始卖,白豆腐完全不用,拿到镇上摆开就能卖了。

    赵氏一想,点头说,“也只能这样了,只是做豆腐的话,一天做多少合适呢?”

    知夏耐心给她分析。

    “豆腐的利润比铁板豆腐低了一倍,二十斤铁板豆腐和豆花,除去咱们自家和村里消耗的,时不时给阿公阿婆送点去的,一天大概能赚六百文出头,白豆腐可能就只能赚个三百文的样子,即便如此,六成多的利润也很可观了,除去成本一个月到手也能有个五六两银子呢。”

    “娘要是摸不准的话,咱们还是从二十斤开始,二十斤全部做豆腐的话,大概能有六到七板,后边卖的好了咱再适当加点。”

    知夏的计算过程赵氏直接给忽略了,只记得两个关键的数字,那就是一个月能赚到手的五六两银子和二十斤黄豆,既然女儿都算好了,她也懒得费脑子去想。

    “行,听你的,得空你去问问陈不凡,啥时候能有花车,咱也好早点做打算。”

    从来没反驳过赵氏的林寄明却觉得不妥。

    “让五福去问吧,知夏一个姑娘家家的,还是离陈不凡这种泼皮远一些才是。”

    五福忙点头。

    他怎么样无所谓,关键妹妹要好好的。

    瞅瞅爹娘给她忽悠的,越来越好了,家里也越来越富足了,这个家还真离不开妹妹的忽悠。

    这种感觉,就跟画饼似的,妹妹画好了饼,他们全家跟着往里跳。

    好在这个饼里没有陷阱,是真真实实能饱肚子的。

    知夏却觉得有必要纠正纠正陈不凡在爹心目中的印象。

    “爹,人不可貌相,你不在家的时候,陈不凡给咱家行了许多便利呢,咱们之前摆摊的摊位,摊位费一个月一百二十文,旁边摆几张桌子他也没另外收钱,我听说二叔他们的摊位费是两百二十文呢,整整比咱家多了一百文。”

    “而且等老街整改之后,他还会给咱两个打通的铺面和一辆花车,五年免租呢。”

    林寄明一听,更觉得不对劲,无利不起早,这陈不凡给自家这样大的好处,莫不是奔着闺女来的?

    “他好端端的,给咱家铺子免租做什么?咱也不是交不起店租。”

    赵氏自然看出了他的心思,不由笑了。

    “你以为老街整改是陈不凡一人想出来的?”

    林寄明不解。

    “啥意思?”

    赵氏说,“老街如何整改,陈不凡是采集了知夏的想法,再上报到县衙,得到了县太爷准许的,事后作为回报,才给咱家行了这样的便利,再说那陈不凡,看起来不务正业,和县衙那边都能搭上线,真不务正业的能有这本事?”

    林寄明有些诧异。

    “原来是这样。”

    看来村里人对陈不凡的误会还挺深的。

    知夏在一旁说,“明天还是我去吧,大哥胆子小,回头见了陈不凡,怕是一句话都说不出。”

    五福搔着头,寻思倒也不至于吧?

    他之前是有些怕陈不凡来着,现在已经好多了。

    真的好多了。

    林寄明还是觉得让知夏一人去不妥,“让五福跟你一起吧,兄妹俩做个伴。”

    知夏拗不过,同意了。

    ……

    第二天不需要早起,全家都睡了个懒觉。

    唯独林寄明起的早了些,一大早拿了砍刀,去山里砍了些竹子回来,之后就一直在院子里忙活着。

    知夏起床见他正拿削好的竹条在编织什么,忍不住上前问。

    “爹,你在编什么呢?”

    “正好这段时间闲着,我想编几个鱼笱(gǒU),回头扔几个到水沟里,再扔几个到塘里,说不定能抓几条鱼回来吃。”他往知夏的方向望了眼,“有多余的也可以拿镇上去卖,到时候再给你也添一套笔墨砚台,之前给五福和四海买的那套太差了。”

    女儿那一手字,还得好一些的笔墨来配,至于儿子,刚开始学,用啥都是一样的,反正写出来都不好看。

    知夏点头,见他编的鱼笱都挺大,不由突发奇想。

    “爹,你这鱼笱还能编小一点的吗?咱也能放一些到农田里抓鳝鱼和泥鳅呀,前些日子为了混口吃的,我和大哥还去田里抓过鳝鱼呢,金杯楼的收价也挺好的,到时候抓了我可以帮你去卖,金杯楼的李大厨跟我熟呢。”

    听到这里,林寄明有些心疼。

    几个孩子还小,他不在,他们只能被迫承担本不该他们这个年纪承受的重担。

    如今他回来了,当然得拼尽全力护几个孩子周全。

    “好,等我编完这几个大的,也编几个小的,咱们先试试,要是可行的话,再多编一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