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 第57章 阿公的念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到了赵家庄,知夏将手里的篮子放去了堂屋桌上。

    “阿婆,这些芝麻糖馅饼是我娘一早特意准备了让我带来的,她说上回二舅三舅去镇上看她,怎么都不肯带几个饼子回家,一直想让阿公阿婆也尝尝她的手艺来着。”

    两个村隔的近,路上也没耽搁多长时间,如今天气暖和,馅饼到这会还温热着,一揭开上面盖着的布,香气顿时飘散到了整个屋子。

    赵成忠又没管住自己的嘴,“你娘一天统共也只能赚那么点银子,今儿来带点,明儿来带点,家里还能存下几个铜板?”

    马氏忙用手拐子怼他。

    “孩子一番心意,东西都带来了,难不成还让她又拿回去?”

    她没再理会自家老头,拿出芝麻馅饼,大房一家六口,二房一家四口,三房一家四口,再加他们老两口和知夏四海姐弟俩,十八个饼子就这么分下去了。

    “都吃吧,尝尝玉珍的手艺。”

    自从二儿子和三儿子上次去了镇上回来,说了女儿摊位上的情况之后,她倒也没那么担心了,会赚钱,说明她是想好好过日子的。

    如今日子好了,知道回馈娘家也是好事,回头几个儿子再去杏花村帮忙,她也能少听儿媳妇几句念叨。

    人情嘛,有来有往的才能长久。

    将来他们老两口没了,还得靠这几个孩子自个儿维系关系。

    寻常时候,家里一年上头也难得吃上一回甜食,今天不仅吃到了,男女老少人人有份,对于他们来说,就跟过年似的,大人们甚至过年都不定能吃到这么好的东西。

    孩子们一边吃一边夸。

    “小姑做的馅饼真好吃!”

    “比之前大哥给我们从酒楼里带回来的糕点还要香呢。”

    知夏悄摸摸往阿公的方向望去,老头望着手里的馅饼,起初脸上有些心疼,似是舍不得吃,紧接着咬了一口之后,神情略有些诧异。

    他望向知夏。

    “这真是你娘做的?”

    “你这话说的,不是玉珍还能是谁?”马氏笑的一脸欣慰,“难怪珍儿这买卖能做起来,味道确实是不错。”

    她紧接着又望向篮子里剩余的两个饼。

    “你们既然让赵水帮忙做竹帘,这两个饼子带他家去吧,回头他对你们的事情也能多上点心。”

    赵松全站起身。

    “我先随你们走一遭,等会回来再去田里看看水。”

    知夏忙说,“大舅留步,这次我自己去就行了,大舅要是有事可以先忙着。”

    赵松全也没强求,转头让自己的大儿子陪她一起去,四海这次也是跟着一起的。

    来到赵水家,知夏进门便将那两个饼子交给了朱氏。

    “伯母,这是我娘一早准备的芝麻糖馅饼,特意带两个来给你们尝尝的。”

    “这怎么好意思?让你娘破费了。”朱氏笑着招呼兄妹三人进院子,“快进来吧。”

    赵水听见前头的动静,拿着已经打好的样品从后院过来。

    “这是竹帘的打样,你瞅瞅,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转而往几个孩子后头瞅了眼,“你大舅今天没跟来?”

    赵松全的儿子赵原已经十九,今年年初才成的亲,不过在赵水看来,仍旧还是个孩子。

    就让这几个孩子过来拿主意?

    见知夏接过竹帘在打量,赵原忙说,“我爹去田里了,他让我领着表妹表弟来的。”

    赵水点头,往知夏望去。

    “如何?”

    知夏面上带笑,“伯伯的手艺自是没得说,竹帘没有问题,加上这个,我们前期总共需要六个,不知伯伯这边工价是如何算的?”

    赵水想了想,望着她手中的竹帘,“这东西工艺虽不复杂,但竹篾处理的要细致也挺费功夫,就按三十文一个算吧。”

    知夏点头,东西做起来复不复杂是一方面,细不细致又是一方面。

    越细致的东西,越费工时。

    同样的一张竹席,便宜的可能就几十文,贵的能卖到几百文,这就是区别。

    收三十文,应该也是看在大舅一家的面上了。

    “成。”她从自己的钱袋子里数出一百八十文,“竹帘的事,就有劳伯伯了。”

    赵水将知夏之前定的两个灯笼交给她。

    “三天后来取吧。”

    沟通好竹帘的事,知夏正打算告辞离开呢,回头见四海蹲在不远处摸着小狗,突然想起今天来还有另一个目的。

    她转头望向朱氏。

    “伯母,你们家小狗卖吗?正好我们家想养只看家护院。”

    朱氏抬头望向院子里,想着这丫头刚给自家送了两个芝麻馅饼。

    “自家狗生的狗崽,村里人嫌狗费粮食没人肯养,我们又舍不得杀,已经养了一个半月,刚断奶吃食,你们要是想养就抱一只回去吧,不用钱。”

    知夏面露兴奋,让赵原帮她拿着灯笼,上前抱起四海摸的那条黄褐色斑纹的小狗打量着,忽略它狗的特征,毛色看着倒有点像小老虎。

    想了想,又问,“伯母,我可否花二十文再跟您买一条走?我们村里没人养狗,带两条回去也好有个伴。”

    朱氏有些犹豫,狗跟他们要的竹帘和灯笼不一样,收钱吧,人家是个孩子,回头他们不想要闹到村里,大家还以为她黑孩子钱呢,不收钱吧,这狗毕竟是吃自家粮食长大的,给一条是为了还人情,同时给两条出去她也确实舍不得。

    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可以是可以,回头你家里人要实在觉得养两条太多,你再将这狗给我退回来就是。”

    “不会不会,多谢伯母了。”

    知夏忙给她付了二十文钱,又挑了一条黄色的狗,正好一公一母,跟四海一人抱了一只随赵原回家去了。

    路上,赵原倒是想说点什么,但想到自己和表弟表妹并不熟悉,恐怕说了两人心里有意见,还是忍住了。

    赵成忠却不管两孩子会不会怨怼他,见俩孩子抱着狗回来,忍不住又是一顿说,又说狗费粮食,又说这么费粮食的畜生他们还抱回来两只,又说知夏做决定也不问问家里大人的意见,主意太大,之后还提到她娘做买卖赚点银子不容易,得省着花。

    等等等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