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 第10章 他也是个孩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福点头。

    “娘放心,我会照顾好弟弟妹妹的。”

    赵玉珍又给一旁卖鸡蛋的大娘送了一颗笋。

    “大娘,我去给几个孩子买点东西垫肚子,劳烦你帮我照看着些。”

    大娘见她一个女人家带着大小三个孩子来镇上摆摊也不容易,满口答应。

    “哎,不是多大的事,你快去快回吧。”

    赵玉珍离开后,知夏望向那个卖鸭蛋的大娘。

    “老婆婆贵姓?”

    “我姓崔。”崔氏许是好奇,往四海的方向望了眼,“你娘怎么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出来摆摊,你家里没大人了吗?”

    知夏看这个老婆婆不像是个坏的。

    “我爹没了,弟弟又还小,我娘担心我阿奶他们照顾不好,就一并带来了。”

    崔氏了然,她是过来人,自然也明白,这世道女人没了丈夫,婆家娘家两头都不好做人。

    “我看你娘还这么年轻,真是可怜。”她说着,叹了口气,“女人当家不容易啊。”

    原主爹走的时候,林知夏才五岁,对他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了,只隐约记得,他是一个很好的人。

    杏花村的人也从未说过他半句不好的话。

    但也确实如崔氏所说。

    这世道女人没了丈夫,日子确实不好过,所幸娘现在还年轻,要是有靠谱的,或许能再找一个。

    “崔婆婆是镇上的吗?”

    崔氏摇头,“我是龙泉村的人,到镇上也不远,家里养着三十多只鸭,每隔两三日便会来镇上卖一卖鸭蛋。”

    两人正聊着,有一个中年妇人在崔氏的摊位前蹲了下来。

    “大娘,你这鸭蛋怎么卖的?”

    崔氏笑着应道,“鸭蛋三文五,七文钱可以买两个。”

    “三文卖吗?”

    “哎哟。”崔氏稍作犹豫,最终还是松口了,“也行吧,开个张。”

    那妇人挑了四个鸭蛋,给了十二枚铜板之后正打算离开,崔氏忙指向旁边的摊位。

    “这几个孩子家的笋不错,新鲜又实惠,我也买了一个呢。”她拿起脚边的笋,“娘子要是爱吃笋,也可以买了回去尝尝。”

    林知夏反应快,赶忙说,“正好这位婶子买了鸭蛋,春笋切薄片焯水之后炒鸭蛋,味道很鲜呢。”

    那妇人一听,停下脚步。

    “还有这事?怎么卖的?”

    林知夏一脸真诚,“三文钱一个,大的小的都有,可以随便挑。”

    溪口镇附近村子的竹林确实不少,今日卖笋的也不止他们一家,只不过人家的笋没他们这么多,也没他们家的嫩。

    不过价定太高也是卖不起来的,三文钱一个,价格还算中肯。

    许是见面前三个瘦的皮包骨,穿着破烂衣服的孩子可怜,妇人犹豫之下,还是买了个笋离开了。

    林知夏将今天赚到的第一笔钱攥在手心,望向一旁的崔氏。

    “多谢崔婆婆。”

    崔氏满不在意的摆摆手,“不碍事,你娘刚才还送了我一个笋呢,我总不能白拿你们的东西。”

    卖出去第二个笋之后,去买包子的赵玉珍回来了。

    她展开手中的油纸包,将三个肉包分给三个孩子,自己只吃了一个馒头。

    包子三文钱一个,馒头一文钱一个,三个包子一个馒头正好十文。

    眼下手里总共就一两九钱银子,还不知卖菜能不能赚到钱,家里又还有三个长身体的孩子要养,她只恨一个铜板不能掰成两个花。

    五福将包子往赵玉珍的方向递去。

    “娘,我跟您换吧。”

    赵玉珍直接咬了口馒头,“换什么?你也半大的小子了,一个肉包还不够你长身体的呢,快吃快吃。”

    林知夏将手中的肉包掰两半,跟赵玉珍换了半个馒头。

    五福见状,又将自己的肉包塞给了妹妹,从她手里拿过半个包子和半个馒头啃了起来。

    自从爹走后,别说肉包,就是白面馒头都没吃过了。

    好不容易吃一次,只觉格外香甜。

    赵玉珍和林知夏往五福的方向望去,见他埋头吃的专心,眼底皆闪过心疼。

    从八岁到十三,整整五年,因为是家中长子,又得了爹临走前的嘱托,吃的也好,用的也好,一直都是照顾弟弟妹妹。

    可他自己也还是个孩子。

    吃完包子,林知夏将六枚铜板交给赵玉珍后,牵着四海来到摊位前叫卖。

    五福年纪大一些,干这种叫卖的事脸皮薄,需要心理建设,四海完全不用,让他怎么喊他就怎么喊,可好使了。

    溪口镇石牌坊后叫卖的小商贩中,四海是年纪最小的一个。

    小男孩有着小麦色的皮肤,眉毛浓黑,一双大眼中,迷茫和清澈共存。

    童言稚语三两声,懵懵懂懂,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不少人在摊位前驻足,有些甚至还会伸手揉一揉他的小脸蛋,直呼孩子乖巧懂事。

    在知夏的指引下,陆陆续续有些人跟赵玉珍问菜价。

    “大妹子,你这笋怎么卖的?还有这个香椿是什么价?”

    “春笋三文钱一个随便挑,香椿四文钱一小把,只有六把,卖完就没了。”

    价格公道,摊主人也和善,再加上旁边小姑娘能说会道的,半个时辰的功夫,香椿卖的只剩一把,大多是那些家境好的人家买走了,春笋也去了大半篮。

    林知夏还不忘给一旁卖鸭蛋的崔氏介绍买卖。

    两篮子鸭蛋比往日销的快很多,崔氏急着回去陪孙子,便用剩下的两枚鸭蛋跟母子几个换了他们的最后一把香椿,提着空篮子带着香椿和春笋回家去了。

    赵玉珍总了一下数目。

    六把香椿卖了二十个铜板外加两枚鸭蛋,八个笋卖了二十四个铜板,总计进账四十四文。

    第一天卖菜没有亏本,算是成功了一小步。

    眼见着街上卖菜的商贩一个接一个离开,买菜的人也逐渐减少,望着余下的十一个春笋,赵玉珍有些心急。

    “万一卖不掉,总不能又拎回去?”

    溪口镇距离杏花村虽不是太远,可要背着十几个春笋走那么久的路也累得慌。

    林知夏见状,俯身抱起两个笋。

    “哥,你也抱两个跟我来。”

    五福不知道妹妹要去做什么,但刚才的笋和香椿能卖那么快,确实得益于她和四海。

    也没多想,抱起两个笋就跟上了林知夏。

    赵玉珍比谁都了解自己的女儿。

    她内里住着一个成人的芯子,眼下抱着笋跑,许是想到了卖笋的法子,便朝着摊位前的小儿子招了招手。

    “四海,到娘这儿来。”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