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1950年的机械师 > 第50章 捐坦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话间厂里的喇叭开始播送着关于朝鲜前线战况和全国捐献运动的新闻,这时大家也都渐渐不再聊天,都被这里吸引住了。

    听完陈晓克和几位老师傅招呼着大家入座。他端起一碗酒,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边:

    “工友们,师傅们!今天是团圆节,咱们很多人的亲人,有的在朝鲜前线保家卫国,有的在后方辛勤生产。我们在这里过节,不能忘了他们!更别忘了我们身上的责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质朴而坚定的面孔:“上级发出了号召,要我们捐献飞机大炮坦克,支援最可爱的人!咱们厂小,底子薄,但也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这时,刘金生师傅猛地站起来,他脸色涨红,声音洪亮地打断道:“经理!别说了!咱们人穷志不穷!我提议,咱们全厂职工,捐出一个月的工钱!咱们勒紧裤腰带,饿不着!让前线的战士们有炮开,有飞机开!有坦克跑,有大炮轰这些帝国主义坏人,大家说,行不行?!”

    “行!”

    “同意!”

    “捐!必须捐!”

    “刘师傅说得对!咱们少吃一口,前线就能多打一发炮弹!”

    工人们群情激昂,没有丝毫犹豫。老钳工魏长水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洗得发白的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他攒了许久、准备给老母亲看病的一点钱,他毫不犹豫地全部放在了桌上。年轻的学徒工们也纷纷掏出了兜里仅有的几张零票。

    陈晓克看着这一幕,眼眶发热,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他知道,这些工友们拿出的,是他们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最实实在在的心意。

    他深吸一口气,压住内心的激动,用更加坚定的声音说:“好!既然大家有这份心,咱们‘前进厂’绝不能落后!工友们的工资,咱们照发!这捐款,厂里出一部分,我个人,也出一部分!咱们也捐一台坦克车。”

    几天前,陈晓克已返回现代,通过符老的渠道,将他积攒的所有具有收藏价值的第一套旧版人民币悉数变现,换成了黄金。他重新熔炼,做成了几块毫不起眼的“金疙瘩”带了回来。

    此刻,他拿出一个沉甸甸的小布包,当众打开,里面是黄澄澄的金块,在夕阳下闪着夺目的光。

    “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的一点家底,如今国难当头,拿出来给国家买坦克,正好!”陈晓克朗声道,“加上厂里的结余和工友们的心意,咱们凑一凑,咱们就捐一辆坦克!名字就叫——‘前进号’!”

    “前进号!”

    “前进号!”

    工人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激动。他们“前进厂”,一个小小的地方修理厂,竟然能捐献一辆坦克!这是何等的荣耀!

    邹师傅激动地抹了把眼角,大声说:“对!就叫‘前进号’!让咱们的坦克,开着‘前进号’,冲上前线,把美国鬼子碾碎!”

    那一晚的月亮格外圆,格外亮。月光下,没有太多的欢声笑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充满力量的使命感。人们吃着月饼,谈论的不是家常,而是前线的战事,是如何多生产零件,是如何节约每一颗螺丝、每一度电来支援“前进号”。

    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团圆节,这是一个在特殊年代里,用奉献和家国情怀凝聚起来的、更具深意的“团圆”。它团圆的是全厂上下、乃至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共同意志。那辆即将奔赴战场的“前进号”坦克,成为了“前进厂”这个中秋之夜最独特、也最荣耀的“团圆”象征。它承载着小人物的大梦想,即将驶向历史的滚滚洪流。

    一九五一年的十月一日,这个国家第二个生日,NC市市委委大院内。

    阳光洒在大院门口。

    这里一扫往日的严肃,变得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一幅巨大的红色横幅横跨大门,上面写着苍劲有力的白色大字:“NC市抗美援朝捐献武器表彰大会”。

    院子里,人声鼎沸,热气腾腾。

    各工厂、机关、学校的代表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激动的红光。

    队伍的最前方,是几家贡献突出的企业代表,也包括“前进机械修理厂”的工人们位列其中。

    陈晓克、刘师傅、邹师傅、魏师傅站在最前面,他们身后是几十名穿着整齐工装、胸戴大红花的工人代表,四个人合力抬着一块覆盖着红绸的巨大牌子,牌子上用遒劲的毛笔字写着他们的捐献目标:“捐献‘前进号’坦克一辆”。这是全厂工人省吃俭用、加上陈晓克默默倾其所有才凑齐的巨款。

    市里组织的秧歌队和锣鼓队卖力地表演着,激昂的鼓点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将气氛推向高潮。

    市委邓书记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拿着一个铁皮喇叭,但他的声音几乎要被下面的声浪淹没。

    他不得不连连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同志们!工友们!市民们!”邓书记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力量,“今天,我们在这里,是要向全国人民、向党中央、向我们最可爱的志愿军将士们,汇报我们NC人民的心意!”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邓书记继续喊道:“自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号召以来,我们NC人民,我们JX老表,没有落后!我们节衣缩食,我们加班加点,我们把对敌人的恨、对祖国的爱,化成了这一分一厘、这一颗颗螺丝、这一滴滴汗水攒下来的捐献款!”

    他拿起一份报表,大声宣读,每一个数字都像一枚炮弹,重重砸在现场,激起一阵又一阵的欢呼浪潮:

    “我宣布!截至本月!”

    “我们NC市各界人民,共捐款248亿元!”

    “这些捐款,可以购买:‘英雄城’号喷气战斗机十架!‘八一’号坦克二十辆!‘赣江’号大炮三十门!还有数十门高射炮!”

    每念出一个数字和名字,台下就响起地动山摇的“好!”声和掌声。人们挥舞着拳头,眼眶湿润,为自己的城市感到无比的骄傲。

    邓书记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深情:“这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字!这背后,是我们工人兄弟加班不要的加班费!是我们农民兄弟多卖的一担粮、一筐菜!是我们学生娃娃省下的糖果钱!是我们文艺工作者一场又一场的义演!是我们每一个人,最赤诚的爱国心!”

    他目光转向“前进厂”的队伍,声音陡然提高:“在这份光荣的名单里,有一个厂子,他们人不多,厂不大,但他们的心,比炉火还红,比钢铁还硬!他们不仅日夜不停生产前线急需的零件,更是全厂职工捐献了整整一个月的工资,他们的经理陈晓克同志,更是捐出了祖传的家底!他们,就是‘前进机械修理厂’!他们捐出了一辆完整的坦克!名字就叫——‘前进号’!”

    “哗——!”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到“前进厂”的队伍上。掌声、喝彩声如同海啸般涌来。刘师傅、邹师傅、魏师傅激动得满脸通红,用力挺直了腰杆。工人们高高举起那块写着“捐献‘前进号’坦克一辆”的牌子,红绸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陈晓克被工友们推上前台。他接过喇叭,望着台下无数双热切的眼睛,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成了一句最简单却最有力的话:

    “保卫祖国!支援前线!‘前进厂’永远前进!”

    “前进!前进!”工人们齐声高喊,声音汇入全场的热浪之中。

    这一刻,陈晓克感觉自己算是彻底融入了这个时代的浪潮。

    市委的大院仿佛不是一个政府机关,而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将每个人的微小力量熔铸成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那“前进号”坦克,以及所有以江西地名命名的飞机、大炮,将承载着四千多万江西人民的殷切期望,奔赴前线,成为捍卫和平的利器。

    这是一场物质的捐献,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胜利的宣言。

    历史上江JX全省捐款1168亿元,购买了约78架战斗机,命名为“JX空军师”。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接近再次被帝国主义近距离欺凌地的一次。

    而这一次帝国主义的企图最终没有实现,被死死地按在了朝鲜,这给了中国赢得了喘息之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