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它与普通灰铸铁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内部的石墨形态。
普通的灰铸铁,内部石墨呈片状。如同内部充满了无数微小的裂纹,严重割裂了金属基体,导致材料脆性大、强度低、几乎没有韧性。
球墨铸铁通过在铁水中加入球化剂,使石墨生长为球状。
球状石墨对基体的割裂作用降到最低,应力集中效应大大减小,从而使铸铁的机械性能发生质的飞跃,其强度、塑性和韧性远高于灰铸铁,某些性能指标甚至接近或超过普通碳钢。
这就是陈晓克要发展的铸铁。
球墨铸铁于1947年在英国被发明,是当时世界上最前沿的金属材料技术之一。
中国在1950年代即开始实验室研究,并很快取得突破。中国科学家创造性地利用本国丰富的稀土资源,研制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稀土镁球化剂,解决了当时纯镁球化工艺复杂、成本高、不安全的难题。
只是现在国家还没有真正的拿出来研究成果。
在1950年代初,球墨铸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属于高度机密,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技术。
只有极少数国家重点企业和研究所掌握核心技术和进行小批量试生产。
使用球墨铸铁对于百废待兴、钢铁工业极其薄弱、又面临西方封锁的新中国来说,球墨铸铁的出现具有战略级的意义。
历史上中国“以铁代钢”,突破钢材短缺的卡脖子困境,这是最核心的意义。
中国当时极度缺乏轧制大型钢材的重型轧机和生产优质钢的平炉、电炉。球墨铸铁的出现,意味着可以用铸造这种相对简单、成本低廉的工艺,生产出性能堪比锻钢的零件。
例如,原本需要昂贵锻钢制造的柴油机曲轴、重型机床的传动轴、大型齿轮、汽车后桥等,现在可以用球墨铸铁铸造出来!这为国家节省了宝贵的外汇和战略物资。
而且球墨铸铁还可以“以铸代锻”,简化制造工艺。
锻造需要大型锻压设备,投资巨大、工艺复杂。
而铸造相对容易实现。球墨铸铁使得许多形状复杂、承受交变载荷的关键零件,可以通过一次浇注成型,大大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制造成本。
后来中国用稀土替代镁作为球化剂,这充分发挥了中国的优势,要知道中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
利用稀土镁球化剂,走出了不同于西方的技术路线,形成了中国特色,将资源劣势转化为技术优势。
球墨铸铁发明后,立即被应用于最急需的领域——军工,特别是坦克、火炮零件上,还用在了拖拉机曲轴、齿轮、柴油机、压缩机曲轴、火车配件等,为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和国防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球墨铸铁的配方是高度机密,可对于陈晓克来说,现代社会球墨铸铁已经是相对落后的技术,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前进厂完全可以使用这台冲天炉进行球墨铸铁的生产,所需的一些球化剂,陈晓克也能从现代携带过来。
接下来不过就是反复的试验而已。
而且这样的技术并不是超越世界,还是在推广中,陈晓克拿来正好。
而且陈晓克也要试验一下如他采取这种再研发的方式,会不会触动时空规则。
因为稀土球化剂还没有被发明。
未来这种被他在这个时代再重新发明的事情还会出现很多,他要小心的试探,别被时空规则直接碾压了。
只是有这种想法,实践起来还是需要他在现代找一家工厂,真正的学习过,操作过,观察过,这样才行。
不要以为看了说明书就真的懂得,工业生产可是没有那么简单,那样恐怕需要付出太多的实验代价。
陈晓克自己在操作机床生产上就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要亲自找这样的工厂进行练习。
这方面他就跟符老安排给他的李经理联系了。
“你说要去进行球墨铸铁生产的厂子?”
“是的,就是60-70年代那种,机械化程度低的工厂。”
“这种工厂现在可不太好找,现在环保压力大,这种小厂子都不好生存,也就生产一些井盖栏杆之类的产品。”
“那就麻烦李经理了。”
“不麻烦。”李经理赶紧道。
公司把他安排到这里,他一开始以为公司把他发放了呢!
可是看在公司每月多给他5000块钱工资的情况下,他也忍了。
本来人到中年被优化了也是非常正常,他心里也都有准备。
可是来到这里之后发现他的工作是如此的简单,一天都可能没有任何事做。
平常只需要三五不时的检查一下陈晓克使用的物料补充上就行。
而陈晓克提出的一些要求,也非常简单,没有什么难度,让他在这里干的好不自在。
现在陈晓克提出这样的要求,他二话不说赶紧去找,虽然他不知道陈晓克到底是要干什么,但是上级跟他说过,不要问人家让你干什么,你完成就得了。
他一开始还有点儿忐忑不安,担心接手一个烫手山芋,可是看着陈晓克在车间里学技术,还是这种老旧淘汰的技术,他也就不管了。
谁知道是不是人家有什么癖好而已,钱不少拿活又不多,也没有什么危险,他想那么多干什么?
只是找这种铸造厂有些难。
NC市里的铸造厂,都是是精密铸造,智能化机械化,不适合陈晓克的要求。
也只有从周边城市找一下。
最后在丰城找到一家,丰城市是传统重工业基地,过去有大量煤矿、机械厂,配套产生了许多小型铸造厂。
虽然很多已升级或关闭,但仍有保留传统工艺的小厂存在,生产井盖、农机配件等。
找到工厂并不是完成了任务,他需要联络工厂,能安排陈晓克过去学技术,还得让工厂老师傅可以倾囊相授,让陈晓克可以最短最快的时间内学习会。
这样才对得起公司给他开的高工资。
这看似不难,实际上也不简单,但以振华企业的关系网络很快就就解决了问题。
这家工厂还跟振华集团下属单位有不少生意往来,通过集团协调一下,就把陈晓克的要求完全满足。
普通的铸铁技术,都是已经要淘汰的,也没有什么技术秘密可言,还有人愿意来学自然没有问题。
……
陈晓克跟李经理约好时间,上午由李经理亲自开车拉着他,一起前往丰城市。
丰城市距离NC市并不远,走高速用不了两个小时。
他们还没有上高速,李经理就跟那边铸造厂的老板联系了一下。
他昨天已经确定了行程,现在再确定一下。
而他们刚下高速,对面就已经把电话打了过来。
人家的老板已经等在高速口。
在高速口会了面,陈晓克看对方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面庞黝黑,挺着一个大肚子,一看就是一个老板的派头。
可是他见了李经理和陈晓克一上来就热情的不要不要的,好似下属见了上级来视察一样。
实际上情况也大差不差,振华集团现在已经是他们公司的业务大户,可是一点都得罪不起。
反正陈晓克真正来头他也没有打听到,跟他们接触的采购主管只说是集团总部派下来的人,具体情况他们也不清楚,反正伺候好了就可以。
“李经理辛苦呀!我都说了我们可以去NC市里接一下陈主管的。”这位握着李经理的手,就是一顿恭维。
李经理也是老油条,对于葛老板的态度自然就只是装作看不见。
葛老板要拍集团的马屁,他还真把陈晓克自己放出来,让葛老板接走,而自己不送一下,再去这边看一看,万一出点什么事,他这经理也就不用干了。
那么他这几万的工资也拿的太简单了。
葛老板又夸奖了几句陈晓克,也是一顿青年才俊的论调。
显然他还在猜陈晓克的身份。
只是他万万想不到陈晓克的跟脚,这就让他的话听起来非常好笑。
但要论起人家的接待,自然是没得说的。
一行人没有直接去工厂,而是直接去了饭店。
说是要给陈晓克接风洗尘。
丰城的饮食跟NC市基本差不多,也没有太多特色,但是来的饭店规模很大,档次也不低,吃的一顿还是非常不错。
加上作陪的人,都非常积极主动,这顿饭吃的叫陈晓克也算是开了眼界。
他本来就是一个小打工的,要说高档的场所,实际上他也没怎么涉及,现在在里面这么走了一圈,也算是长了1分见识。
李经理却是常吃常看,颇为自在。
饭后葛老板还安排了洗脚按摩,到了下午才陪着陈晓克去厂子里转悠去一下。
认识了各级领导和几个师傅。
住的地方,葛老板给他安排到了一个酒店,等级虽然不高,但是胜在干净,距离工厂也近。
陈晓克一开始还没有懂这是为什么,晚上葛老板再次安排他跟厂里的人吃了一顿后,算是跟厂里的人都熟悉了。
再次回到酒店,倒在床上,他才有些明白过来,葛老板这是把他当成了振华集团的太子爷下来视察了。
陈晓克感觉这样不行,他又不是什么振华集团的太子爷,他是来学技术的,就要踏踏实实的学技术,不要搞的走过场那一套,来看一看就行。
这样让葛老板的工厂里面的人如何看待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