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1950年的机械师 > 第13章 试车成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将现代的设备采购和零件样品生产事宜安排妥当后,陈晓克没有片刻停歇。

    现在他感觉自己干的事,非常有意义,哪怕他知道这次过去对于1950年,也是一天时间,但他的心情是激动的。

    这可不是在工厂里枯燥无味地工作。

    他深知,1950年的时空里,周团长和坦克维修连的同志们正眼巴巴地等着他的消息。

    这可能是他们修复坦克,进行训练乃至准备战斗的保证。

    北面朝鲜的战争,马上就要烧到了鸭绿江边,人民军队要开展艰苦卓绝的战争,陈晓克也要开始准备做出自己的贡献。

    他要尽快搭建起来工厂,力所能及的支援上去。

    他跨上摩托车,挎斗里里稳稳地放着那五个用油纸包裹、崭新锃亮的关键零件,驾驶摩托再次穿越回了那个熟悉的时空。

    陈晓克骑着摩托车,来到吴村,哨兵认出他后,立刻飞奔进去汇报。

    不一会儿,周团长、黄政委、于班长等人就急匆匆地迎了出来,脸上写满了期盼和惊喜。

    “陈同志!你可算回来了!”周团长的大手紧紧握住陈晓克的手,力道十足,“我们还天天念叨,怕你路上不顺呢!”

    “答应好的事,肯定得办到。”陈晓克笑着拍了拍摩托车挎斗,“零件都带来了,赶紧试试合不合用!”

    于班长和几个技术兵立刻围上来,小心翼翼地将零件搬出来。

    打开油纸包装,看到那加工精良、闪着金属光泽的新配件,尤其是那个巨大的炮塔齿轮,众人都忍不住发出惊叹。

    这品相,远比他们磨损的旧件好太多了!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零件搬运到坦克旁,团里维修排的技术骨干们,对照着维修手册,开始紧张地安装调试。

    陈晓克和周团长、黄政委则在一旁等待着结果。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王排长最终从坦克底下钻出来,激动地抹了一把脸上的油汗,高声报告:“团长!政委!全都装上了!严丝合缝。”

    “试试车。”周团长命令道。

    零件好不好,还要看看能不能通过试车,这是假不了的。

    只是坦克打火,陈晓克还是第一次看到。

    原来跟拖拉机差不多。

    美制M3A3轻型坦克,两名坦克兵打开车体前部的检修盖,插入专用的启动摇杆,然后全力、快速地摇动摇杆,直到听到飞轮达到最高转速时发出的尖锐嗡鸣声。

    摇杆者喊出信号,驾驶员迅速将启动操纵杆推入“启动”位置。

    飞轮的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传递给发动机曲轴,发动机随之启动。

    反而日制 97式坦克的启动方式是点启动,也就是用起动机启动。

    坦克启动后,热一下车,就开始在军营里的训练场上,跑了两圈。

    转完圈后,坦克停下来,王排长跳下坦克。

    对周团长和黄政委道,“坦克运转顺畅,这零件做得太好了,比咱们原来都不差。”

    “好!太好了!”周团长兴奋地一挥拳头,坦克恢复战斗力,意味着他的部队又有了重要的依仗。

    他转向陈晓克,真诚地说:“陈晓克同志,你可是立了大功了!解决了我们燃眉之急!”

    黄政委也上前,郑重地道谢,然后话入正题:“晓克同志,太感谢你了。你说吧,这五个零件,制作起来肯定不容易,费用是多少?我们决不能让你吃亏。”

    陈晓克听到这话,却露出了些许为难的神色。他搓了搓手,坦诚地说:“周团长,黄政委,不瞒二位,我这其实是头一回接这种活。这些零件用料、加工精度要求都极高,成本确实不低。但具体该收多少钱,我心里一时还真没个准数。”

    他顿了顿,语气非常诚恳:“我弄这个厂,本意就不是为了挣多少钱。主要是看到咱们部队装备维护困难,想着自己有点门路和技术,能帮上点忙就帮点忙。这样吧,钱的事不急,你们先让坦克跑起来,测试一下可靠性。等我回去仔细核算一下成本,下次过来,咱们再定个公道的价格,您二位看怎么样?”

    陈晓克这番话,丝毫没有商人的算计,反而充满了朴实和支持部队的诚意,让周团长和黄政委大为感动。

    他们见过太多讨价还价的人,像陈晓克这样先把事办好、把部队难题解决,却把报酬放在后面的,实在难得。

    “好!晓克同志,觉悟高!”周团长用力拍拍陈晓克的肩膀,“就冲你这份心,你这个朋友我们交定了!价格就按你说的,你核算好了告诉我们,我们绝对信得过你!”

    黄政委也点头赞同:“没错。以后我们这边需要什么难找的零件,可就要多麻烦你了。你的工厂在什么地方?我们也好派人联系。”

    陈晓克立刻把南昌城里那个工厂的地址告诉了周团长和黄政委。“地方刚收拾出来,叫‘前进机械修理厂’。团长你们随时可以派人去看。”

    南昌是一个英雄之城,这里打响了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

    而人民军队的军歌,第一句话,就是前进,所以陈晓克想着就把工厂起名前进。

    留下了地址,陈晓克便先行告辞,赶往南昌城外的修械所去接收场地。

    他心里盘算着,得赶紧把现代的设备弄过来,才能应对后续可能更多的需求。

    而陈晓克走后,周团长和黄政委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一辆宝贵的坦克就这么被修复了!他们不敢怠慢,周团长立刻亲自撰写了一份详细报告,说明了零件修复的过程和效果,极力推荐师部关注并支持这个“南昌前进机械修理厂”,并派通讯员连夜出发,将报告和一枚替换下来的旧零件作为样本,紧急送往驻防在上海的坦克第2师师部。

    这封报告,即将为陈晓克那刚刚起步、设备还未完全到位的小小修理厂,引来意想不到的关注和一场真正的大考。

    而陈晓克与部队之间基于信任而非纯粹利益的关系,也由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