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加入职业球队成为职业球员,对身体抗消耗的要求极高。高强度的训练只是基础,还有密集的比赛,来回的旅途奔波。如果你还想拥有一点业余生活的话,务必有个强壮身体,否则职业篮球会把人吃干抹净,榨得一丝不剩。
李维穿越过来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体能训练成果并不明显。还好李维本身的底子不错,这次试训李维准备比较充分,下午他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心率,让其保持在平稳的状态,比较完美的完成了试训。到最后他忍着不适,压制住了呕吐的冲动,他不想被减分。等到离开时去了趟卫生间,才吐出来一些好受一点。
如果不提升体能的话,就算成功入选,也会因为跟不上球队训练、比赛的强度而被淘汰。李维深知这一点,他因为使用特殊能力,能量消耗本来就比正常打球更大,对体能的要求自然更高。这也是他需要找罗平购买科技的原因,这个时代,穷人光靠变异还不够,科技该上也要上啊。
当务之急是弄到3000美元,不得分挑战赚的那点钱用得差不多了,自己本身没有收入,老爹老妈那里或许能提供一些支持。至于他亲爱的弟弟,所有钱都投到了球鞋贩卖资金链里,李维用了他的鞋,也不好意思再找弟弟借钱了。要想想别的办法。
从体育馆出来准备坐公交车,在那个来时的小站台,一辆土星SUV停在了面前。车窗摇下来,是NetDaily的记者斯科特-米切尔,他冲李维招手:“嘿维克托,你家住哪儿?我送你!”
“法拉盛!”
“我就知道,上车吧!”
李维没有扭捏,上了米切尔的车。坐公交地铁不仅时间长还要花钱,有人愿意免费送自然是好事。而且李维知道,米切尔肯定是想套取更多自己的信息好写专题报道,所以这算等价交换。
即将进入晚高峰,从长岛去皇后区的路上车子多了起来。斯科特-米切尔询问着李维更多更详细的信息。下午他在采访完戴维斯大叔后,对李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看了李维的社交媒体账号,上面有很多他和别人单挑的视频。防守的确相当厉害,他问李维做这个账号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给狗筹钱治病吗?
“你希望我做账号的目的是什么?”李维看着高架上不息的车流,反问道。
“为什么这么问?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我没有什么恶意。”米切尔认为,李维会错了自己的意思。
“我知道你没有恶意。我的意思是,作为一个记者,你喜欢什么样的故事。”
“噢~”米切尔没想到李维会这么说,但他确实说中了自己的心思,自己不就是来采集故事的吗?如果李维真的说,“我就是为了给狗筹钱”,那这个故事肯定会失去一些传奇色彩。米切尔一下子明白过来,这小子是个上道的人。
“从吸引人的角度来说,你做账号的目的最好是,为了试训,为了能成为一个职业球员,这是你追求梦想计划的一部分。”
“Bingo,事实就是这样。这就是我计划的一部分,我通过账号引起了球探的注意,他找到我让我参加试训,然后我就来了。”
“真的吗?是谁,谁注意到了你?”
“肖恩-麦卡利恩。”
“原来是他…真是不错,这是个不错的故事。”
斯科特-米切尔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聪明人,聪明人从来都是会讲故事的人。职业体育本身就是一个超大型真人秀+故事会。高超的球技+精彩的故事,是构成这个庞大商业体的底层基石。没有球技,就没有食材,没有故事,就少了调料。在NBA,球员、教练和管理层提供球技和比赛,媒体、记者等笔杆子们提供故事,他们一起联合起来为球迷贡献精神食粮。
不过联盟笔杆子的竞争和球员竞争一样激烈,甚至更激烈,因为讲故事的权力被少数人垄断。那些位于顶端的媒体人拥有专门的电视节目,文字专栏,能接触到顶级球星,快速拿到第一手资料,得到最丰富,最新鲜的食材,加工出球迷们爱看的故事。像斯科特-米切尔这样的底层撰稿人,要么吃二手、三手的材料,把故事吃进去吐出来再说一遍,做个故事的二道贩子。要么只能采访一些联盟的小人物,边缘人,写一些关于梦想、生活的现实故事,往往叫好但不叫座。甚至有时候叫好都不一定有,因为小人物很少爱看小人物的故事,谁没事总喜欢照镜子呢。
凯尔文-戴维斯是个不错的故事,62岁的新秀标签足够吸引眼球。不过这样的故事只能是个短篇,不会有任何后续。戴维斯自己会出自传,讲述他的生平,但这和斯科特-米切尔已经没有关系了。
篮球界真正的好故事从来都是大长篇,关于球员的人生,成长,坎坷,波折,登顶,像一部波澜壮阔的电视剧,陪伴球迷度过漫漫长路。但这样的好故事不多,一个足够优秀、传奇的故事能养活很多人,像迈克尔-乔丹,他的《最后一舞》去年刚刚上映,依旧能在全美掀起波澜。而距离他那一次退役,已经过去20多年了,有多少故事历经20年还能历久弥新?
斯科特-米切尔现在最想讲的是詹姆斯-哈登的故事,这位刚被交易到篮网的MVP正当红,布鲁克林球迷急不可耐的想知道他能为篮网带来什么,他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心里话想说。但米切尔没有这个资格,这是NetDaily主编的活儿,他只能来长岛烧冷灶。米切尔意识到,李维或许是个还算不错的切入点,他的经历,尤其是他的华裔身份,万一他又是一个杰米-林呢?
当年的林疯狂,成就了好几个纽约记者、撰稿人。海量的报道,专访,再出书,名利双收。当时为了争夺报道资源,甚至有员工违规使用标题撰写内容而遭到了ESPN的解雇。因为这个故事太好太特别了,大家都想抢,最终在泥潭里一片混乱。如果当初有人早早看出杰米-林的潜力与他对接,那后来关于林的一切资源,是不是就被独享了呢?
车已经开到了法拉盛,斯科特-米切尔的问题越来越少,但心思却越来越多。李维向米切尔表示感谢,互相留了电话,下车道别。米切尔看着李维渐行渐远,握着方向盘长舒一口气,想:“我真是想出名想疯了,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杰米-林身上,他能不能入选长岛篮网都是问题……对了,我可以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斯科特-米切尔拨通了长岛篮网助理总经理马特-特勒姆的电话,自己一直是和他对接的。
“嘿马特,我是斯科特,和你打听个消息,今天的试训结果怎么样,谁入选了?”
“噢,有结果了,是维克托-李,那个亚裔球员。”
“他真的入选了?哇哦,真是…他的试训评价怎么样?”
“试训评价是完美,反正布雷特是这么说的。”
“谢特…”米切尔没想到,李维真的成功了,他心思几转,忙又问:“马特,你准备什么时候通知他?”
“计划是明天,马上要下班了,下班我可不干活。明天我还得给他拟一份合同,需要上面批准。”
“好的,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你,下班愉快。”
挂掉电话后,米切尔意识到这是进一步拉近和李维关系的好机会,他连忙找了个地方停好车,准备上门亲自告诉李维这个好消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