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红楼:重生贾瑞,铁血风流 > 第六十三章 戚公神作,纪效新书(三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劳长史,奔波一日,只想早些歇息,不知王府可有清净书房?若能寻一两册闲书翻看助眠,便感激不尽了。”

    贾瑞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提出了其它请求。

    这倒不是贾瑞故意摆架子,或者是个不近女色之人。

    只不过和这忠顺王还不熟悉,第一天贸然接受侍寝,难免会留下授人以柄的口舌。

    以后如果相处融洽,忠顺王想要赏赐美人,那他自然就却之不恭。

    史学钧眼中掠过一丝惊讶与敬意,随即躬身应下。

    片刻后,贾瑞被引入一间陈设雅致的书房,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样样兼备。

    不过他的目光,很快停留在一函线装蓝布函套的书籍上,封面那几个遒劲的行书让他瞳仁一变——

    《纪效新书》

    戚继光的书吗?

    贾瑞心中有了兴趣,忙将书取下,急切翻开。

    之前贾瑞也听过戚继光的名声,这位原本应在嘉靖朝闪耀的抗倭名将,在此一世界,则是大周太宗时期功勋虎臣。

    只不过其主战场并非东南海疆,而是塞北边疆,当时女真尚未做大,塞北土默特部俺达汗多次南下劫掠,给新生的大周带来巨大威胁。

    戚继光便是此时崭露头角,他在太宗的带领下多次击溃敌军,还在河套平原构筑防线,让大周的旌旗插遍漠南。

    后来云贵土司叛乱,前明的沐家当初并未归顺,此时又趁机兴风作浪,联合乌撒、东川等土司妄图割据西南。

    又是戚继光率军远征,大破土司联军,连平十八寨,把前明沐家余党给连根拔除,滇黔多地的土司更是闻风丧胆、俯首称臣。

    也因此,太宗皇帝敕封戚继光为靖国公,命他世镇黔地,也类似于前明的沐家,是朝廷在西南边疆的定海神针。

    如此看来,这一世的戚继光比正常时空的本尊还要地位崇高,才华可以尽情施展。

    毕竟他遇到的是大周太宗这个雄才大略的君主,而不是昏聩多疑的嘉靖皇帝。

    但历史也有惯性,戚继光依旧留下了《纪效新书》,只不过比原著更加博杂丰富。

    贾瑞本就对兵事感兴趣,此时看到《纪效新书》,难免心潮澎湃,翻了几页,还发现这里面居然还有忠顺王及其他收藏此书的将领批注。

    这些批注多是实战心得与战术推演,看得出来写批注的人,定是有实际领兵作战经验的边塞统帅。

    只是此时已然是深夜,贾瑞想白日还要为忠顺王诊治,便就把《纪效新书》放回原处,先上床安歇。

    不知不觉间天已破晓,门外传来轻叩声,原来是史学钧前来请他去给忠顺王复诊。

    贾瑞霍然坐起,眼底再无一丝睡意,迅速跟随脚步急促的史学钧赶往内院。

    忠顺王依旧躺在榻上,然而那肥厚的嘴唇确实在微微翕动,喉间发出断断续续、意义不明的音节。

    虽然仅仅片刻,那微弱的动作便停歇下去,但在场的太医及陪同的王府官员,均是面露喜色,知道这是病情好转的迹象。

    “贾公子,你真是妙手回春。”即使是见多识广的夏守忠,此时也是难掩激动。

    毕竟是他极力保荐贾瑞前来诊治王爷,如果贾瑞能治好王爷,那么他也是大功一件。

    “要感谢夏公公的信任与举荐。”

    贾瑞心中自然欣喜万分,不过他很好藏住了这情绪,而是走到床前,再次拿起金针,凝神静气,沉稳落针,再进行喂药,一切依昨夜之法而行。

    时间在紧张与期待中缓缓流逝。

    骤然,一声低沉而略带痛楚的呻吟清晰传来:

    “……嗯……”

    除了贾瑞外,所有人都猛地望向床榻。

    只见忠顺王那双紧阖多日的沉重眼皮,竟颤颤巍巍地掀起了一线缝隙。

    他浑浊的眼珠先是茫然地转动了下,随即带着巨大的困惑,精准地聚焦在了床前那张年轻得过分,而又神情专注的脸庞上。

    “你…是…何人?”

    “为何在本王身边?”

    还不及贾瑞开口作答,一旁的夏守忠连忙躬身向前,恭敬急切道:“王爷,您终于醒了!是这位贾瑞贾公子。

    奴婢斗胆保荐,陛下亲自点将允准,让他前来为王爷诊治,也多亏贾公子医术精湛,施展神奇手段,救了王爷的性命。”

    这番话极为高明,自然是夸赞贾瑞,同时也是彰显自己,还提及了圣明的皇帝,可谓是职场教科书回答。

    忠顺王张文恭的眼珠缓缓转动,看着贾瑞,审视、愕然、惊奇轮番上演,最终难以置信地惊道:

    “贾……瑞?”

    “贾?贾家之人?”

    贾瑞随即明白,忠顺毕竟是皇亲贵胄,对他们贾家这等勋贵有所耳闻。

    不过他没有直接接话,有些话他说不合适。

    果然夏守忠在一旁忙道:“王爷,贾公子虽然是贾家旁支,但却品行端正、医术卓绝,陛下十分嘉许,王爷大可放心,且今日若无贾公子,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这话犹如拨云见日,忠顺王脸上那丝因姓氏带来的阴霾豁然开朗,还竟对着贾瑞咧嘴一笑道:

    “好小子!真没想到,救我张文恭一条老命的,竟是你这样年轻的后生,还是贾家人?奇异……”

    他喘了几口气,眼神灼灼道:“本王平生最恨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最敬佩重情重义、有真本事的好朋友!

    你救了我......不管你是谁家的人,就是本王的朋友!

    大恩不言谢,但这情,本王记下了!日后但有吩咐,在我忠顺王府……力所能及,绝不推辞!”

    话语掷地有声,虽然因病痛尚且虚弱,有些气喘吁吁,但那股子豪爽劲儿,却是发自肺腑。

    贾瑞心中也泛起一丝异样的波澜,他当初看红楼的时候,还以为这忠顺王是蛮横霸道之人,没想到今日亲见,却觉得他有种江湖豪杰的气概。

    不过贾瑞两世为人,自然知道人性难以捉摸,没有深交,不能轻易对他人下结论。

    所以贾瑞客气一揖,姿态坦荡道:“王爷言重,能救王爷,是我贾瑞机缘,更是王爷福泽深厚。王爷乃国之干城,社稷柱石,瑞不过尽医者本分罢了。

    瑞亦最敬佩王爷这般磊落坦荡的真豪杰,日后王爷若是有需,贾瑞愿意效犬马之劳,与王爷共守这份赤诚。”

    这番话,谦逊得体,却又暗含了对王爷气度的赞赏,忠顺王也是满意地呵呵笑了两声,牵动伤口又皱了皱眉,精神到底不济,显出疲态。

    正说着,忠顺王想要感谢贾瑞,忽听外面一阵轻微骚动。

    只见一个仆役匆匆进来,快步走到王府长史史学钧耳边低语了几句,史学钧原本还带着笑意的脸色瞬间大变,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

    他不敢耽搁,赶忙转向贾瑞,神情焦急道:“贾公子,刚下人来报,您家里是否有个老仆人叫焦大?

    他此刻正在王府外大喊大叫,说是您家中遭歹人上门,情况危急,若公子再不回去,老太爷就要被赶出去了,阖府都要大乱!”

    此话一说,贾瑞,忠顺王还有夏守忠,脸色都是一变。

    谁这么大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