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闻仲的军令如同凛冽的北风,迅速刮过边境各关卡。戍守的将士们明显感受到了压力,盘查严格了许多,对往来商旅,尤其是与西岐方向有关的,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
几个与西岐往来较为密切的小诸侯派来的使者,在边境受到了刁难和长时间的滞留,怨气自然传回了各自国内。
闻仲的铁腕手段,暂时遏制了明目张胆的物资和人员外流,但也如同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高墙,将一些原本可能争取的中间派诸侯,推得更远。
与此同时,苏妲己推行的怀柔之策也在缓慢推进。她选派了几名能言善辩、且对天工院技术有所了解的官员作为特使,携带部分棉布样品和改良农具的图样,秘密出使崇侯虎、鄂侯等诸侯国。
特使们避谈政治忠诚,只强调互利互惠:商朝愿意以优惠价格提供御寒佳品棉布和提升农业产量的新技术,换取诸侯国在粮食贸易上的合作与稳定。
然而,效果并不理想。这些诸侯对商朝中央戒心深重,西岐提供的利益更为直接,且闻仲的边境封锁政策让他们感到不安,大多采取了观望甚至敷衍的态度。
朝堂之上,短暂的“合作”表象下,裂痕日益明显。每次商议国事,闻仲必强调军备、边防、纪律,主张集中一切资源强化武。
对苏妲己提出的任何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的民生或技术项目,都持审慎甚至反对态度,认为那是“缓不济急”,分散力量。
“如今强敌环伺,当倾举国之力,锻造利剑!而非耗费资源于织布耕田!”闻仲在一次关于是否扩大龙尾车制造规模的争论中,毫不客气地驳斥苏妲己。
苏妲己则据理力争:“太师,剑锋再利,也需持剑之人有力!将士空腹,如何征战?民心动荡,后方不稳,前方焉能必胜?发展农工,正是为了锻造持剑之人的力量,稳固持剑的根基!”
比干每每在其中斡旋,疲于奔命。他深知两人皆有道理,但如何平衡这“剑”与“持剑人”的关系,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分配,成了几乎无解的难题。他日渐消瘦,眉宇间的忧色愈发浓重。
这一日,闻仲巡查完城防,路过天工院附近,听到里面传来的阵阵金属敲击声和工匠们的议论声,眉头紧锁。他勒住墨麒麟,对随行的心腹将领道:“此等奇技淫巧之地,耗费巨万,却不知究竟于国何益?若将这些资源用于锻造箭矢、加固城防,岂不更实在?”
心腹将领低声回道:“太师,末将日前奉命进去看过,其中有些器械,如那改进的弩机,确实精巧,若能量产装备军中,或能提升战力。只是……主持此地者,终究是那位苏娘娘,其心难测啊。”
闻仲冷哼一声:“妇人之心,纵有才智,也难免局限于方寸之间。治国平天下,终需阳刚正道!你等继续盯紧,凡有与军备相关之物,需详细记录,随时报我!”
他们的对话,虽在远处,却被天工院内一名耳聪目明的年轻工匠隐约听到。这工匠对苏妲己极为崇拜,心中不忿,寻了个机会,将此事悄悄禀报给了杜元铣。
杜元铣又忧心忡忡地告知了苏妲己。苏妲己听完,只是淡淡一笑:“由他去说。我等只需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果,事实胜于雄辩。”但她的眼神,却愈发坚定。
她明白,仅仅在朝堂争论和内部改良,已经不足以打破僵局,更不足以应对西岐和那冥冥中天命的压迫。杨戬送来的那张海图,在她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是夜,月黑风高。苏妲己屏退左右,独自在密室中再次摊开那张神秘的海图。
图上标注的岛屿位于东海深处,远离常见的航路,周围标注着漩涡、暗礁和“风雷不绝”的字样。显然,那绝非善地。
“风雷淬炼,或可铸锋……”苏妲己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杨戬暗示的,究竟是什么?是某种稀有的、能够铸造神兵利器的矿产?
还是某种在极端环境下才能获得的修炼资源或技术?亦或是……那里隐居着某位能够提供帮助的世外高人?
无论是什么,这显然是一次极度危险的旅程。东海广袤无垠,神秘莫测,多有仙神精怪出没,更有甚者,那“东海散人”申公豹近日就在东海活动,此行很可能与之遭遇。
但她已别无选择。朝堂内耗不止,西岐步步紧逼,天庭虎视眈眈。若不能找到破局的关键“锋刃”,商朝和她自己,迟早会被这重重压力碾碎。这趟东海之行,虽九死一生,却可能是唯一的生机。
她下定决心,开始秘密筹划。此事绝不能泄露,尤其是不能让闻仲和朝中任何官员知晓。
她需要绝对可靠的人手,一艘能够远航的坚固船只,以及应对海上和岛上各种危险的准备。
她首先想到了那个研究爆燃粉末的方士小组负责人,一个名叫玄衍的沉默中年方士。
此人虽醉心炼丹,但性格沉稳,对奇异现象和材料有超乎常人的敏锐,且对苏妲己提供的研究机会心怀感激,应是可靠的技术顾问。
接着,她通过那个神秘的内侍渠道,暗中联系了少数几名曾远航东海、经验丰富且口风极紧的老水手。
最后,她以“需海外奇珍药材辅助大王修行”为名,动用自己的私帑,秘密订购了一艘中型海船,并开始囤积远航所需的物资。
这一切都在极其隐秘中进行,甚至连杜元铣和比干都未告知。苏妲己如同一个最耐心的猎手,悄然布置着一切,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然而,就在她紧锣密鼓地准备时,西岐的又一记重拳,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袭来。这次,并非经济或外交手段,而是直指人心根本的文化攻势。
西岐派出的游学士子,开始在商朝境内悄然流传一种名为《牧誓》的篇章。
文中并未直接指责纣王,而是通过歌颂上古圣王之德政,强调“天命无常,惟德是辅”,暗指统治者若失德,天命便会转移。
文中还隐晦地提及“牝鸡司晨,惟家之索”等语,影射后宫干政乃亡国之兆。
这些言论,如同毒刺,精准地刺向了苏妲己执政合法性的最薄弱处,在士人阶层和部分贵族中引起了不小的共鸣。
消息传到苏妲己耳中,她只是冷冷一笑。这种舆论战,在她意料之中。她现在没有精力去与之纠缠,当务之急,是找到那把能斩断一切枷锁的“锋刃”。
她望向东方,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那波涛汹涌的茫茫大海。
“东海……无论你是龙潭虎穴,还是仙境宝地,我苏妲己,都要去闯上一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