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黄易小说 > 重生妲己:开局斩了封神榜 > 第十八章 余威荡涤,新患暗生

第十八章 余威荡涤,新患暗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 http://www.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祭天大典上“硬抗天雷”的景象,如同一个威力巨大的神话种子,在朝歌乃至更遥远的土地上疯狂滋生、传播。

    在口耳相传中,纣王子受的形象被蒙上了一层“天命所归”、“不畏天威”的神武色彩,而苏妲己则愈发被神化,从“妖妃”逐渐变成了“身负异术、辅佐明君”的神秘存在。

    尽管费仲、尤浑及其党羽仍在暗中散布“妖法惑众”、“侥幸一时”的流言,但在那日万千民众亲眼所见的“神迹”面前,这些诋毁显得苍白无力。

    朝堂之上的风气,为之一肃。原本摇摆不定的中间派官员,开始更积极地靠向苏妲己和天工院代表的新政方向。

    商容等老臣虽对具体方法仍有保留,但面对实实在在凝聚起来的人心和纣王难得的振作,也采取了更为合作的态度。

    比干则更加沉默,他如同最谨慎的舵手,在惊涛骇浪中仔细观察着航向,一方面利用自身威望帮助稳定因祭天而过度狂热的情绪,防止出现“人定胜天”的冒进思潮。

    另一方面则更深入地介入天工院的管理,试图将这股强大的新生力量纳入更稳妥的规制之中。

    借着这股东风,苏妲己推行各项政策的阻力大减。龙尾车的试制推广加快,更多的工匠被招募培训。

    棉花种植面积在官府引导下稳步扩大,同时严格限定不得占用良田;天工院的管理架构初步成型,各司其职,效率提升。

    甚至那个研究爆燃粉末的方士小组,在苏妲己的默许和严格管控下,也开始尝试不同的配方比例,记录各种反应。

    然而,苏妲己并未被眼前的顺利冲昏头脑。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祭坛上的“胜利”是多么的侥幸和脆弱。

    那依靠的是杨戬暗中相助的结界、瞬间凝聚的人道气运以及对方可能并未全力以赴的试探。真正的危机,并未解除,只是转化了形式。

    果然,新的麻烦,以一种更实际、更棘手的方式悄然浮现。

    这一日,杜元铣和刚刚被提拔为天工院匠作司主管的公输凡,一脸忧色地求见苏妲己。

    “娘娘,大事不妙!”杜元铣顾不上礼节,急声道,“近日城中多家传统麻布、葛布作坊主联名上书,状告官营‘天衣坊’及民间棉布倾销,致其生意凋敝,工匠失业,难以为继!已有数百工匠聚集在司市衙门外,要求官府给条活路!”

    公输凡补充道:“不仅如此,制作龙尾车需大量优质木材、铜铁,已开始与制作兵甲、车驾的官坊争夺原料,负责王室用度的少府也颇有微词。还有……各地诸侯进贡的丝绸、珍玩,因大王近来偏好棉布、奇器,价值大贬,负责贡赋的官员抱怨连连,说长此以往,恐伤诸侯之心。”

    苏妲己静静地听着,脸上并无意外之色。这正是技术革新必然会带来的“创造性破坏”。

    棉布的效率优势冲击了传统纺织业,新式器械的推广消耗了大量资源,触动了旧有利益分配格局,甚至纣王个人喜好的改变,也影响了上层建筑的经济链条。

    “还有……”杜元铣压低声音,“有风声说,西岐那边,伯邑考返回后,西伯侯姬昌并未有任何斥责商朝的言论,反而下令在西岐境内鼓励农桑,整顿吏治,并……并似乎也在暗中探听我天工院流出的一些简易技术,比如那改进的纺车之法。”

    苏妲己眼中寒光一闪。姬昌果然老辣!他不直接对抗,反而借力打力,利用商朝技术革新带来的社会波动,巩固自身“仁政”形象,甚至试图吸收这些新技术来增强西岐的实力。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对手。

    “本宫知道了。”苏妲己语气平静,“意料之中。”

    她走到窗前,看着宫苑内忙碌的景象,沉思片刻,转身下令:

    “第一,告知那些上书的手工作坊主,朝廷可提供低息借贷,助其转型,学习棉布纺织或转向更高端的丝绸、刺绣工艺。同时,天工院可派出工匠,指导他们改进现有麻葛织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愿意转型者,官府优先采购其产品。”

    “第二,龙尾车所用木材,转向采购民间特定树种,不得与兵甲争抢官林。所需铜铁,命少府开辟新矿,或鼓励民间报矿,朝廷高价收购。同时,天工院需立项研究,能否以陶管、石料部分替代金属构件。”

    “第三,诸侯贡赋,可灵活变通。仍以传统珍玩为主,但朝廷可明确表示,若有诸侯能进献优质木材、矿料、或特有作物种子、善于水利农耕的巧匠,其价值等同于甚至高于珠玉。引导贡赋转向实用资源。”

    “第四,”她看向杜元铣,目光锐利,“加强天工院技术管制。关键器械图纸、核心配方,一律编号存档,匠人宣誓保密,严禁外泄。凡有私下与诸侯交易技术者,以叛国论处!至于西岐……”她冷笑一声,“他们想学,就让他们学些皮毛好了。真正的核心,他们拿不到。”

    这一系列指令,既有安抚怀柔,也有强硬管制,更有对资源渠道的开拓和引导,显示出了苏妲己超越时代的宏观视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元铣和公输凡听后,茅塞顿开,心中叹服,连忙领命而去。

    处理完这些应急事务,苏妲己独自来到观星台。夜幕低垂,繁星点点,但她的心情却无法像星空那般宁静。

    祭天之后的余威正在荡涤旧弊,但更深刻的社会经济矛盾也开始显现。

    她就像在驾驭一辆高速奔驰的战车,既要保持前进的方向和速度,又要随时应对车轮下不断出现的新坎坷。

    她能感觉到,那来自九天的威压并未远离,只是变得更加隐晦,如同潜伏在深海中的巨兽,等待着下一次出击的机会。

    杨戬的出手相助是福是祸?他代表的又是哪一方势力?这些谜团如同阴影般萦绕在她心头。

    “看来,仅仅发展技术还不够。”苏妲己喃喃自语,“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甚至……军事力量,都需要相应的变革。否则,内部矛盾和外部分化,就足以瓦解这一切。”

    她望向西方西岐的方向,目光坚定。与姬昌的较量,将是理念、制度、国力的全面竞争。

    而隐藏在幕后的天庭、阐教、截教各方势力,更是她必须谨慎应对的庞然大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